近日,銀行理財虧了成為熱點。
因發行的理財產品跌破淨值,僅某投訴平台上,平安銀行就收到了300多條投訴。投資者紛紛質疑其風險等級造假,欺騙消費者,説好的低風險理財產品竟然出現暴跌。
其實,因理財產品虧損被放在火上烤的不止平安銀行一家,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招商銀行。其代銷的招銀理財子公司發行的“代銷季季開1號”,近一月年化收益率為-4.42%。同時,該行同系列產品“季季開2號” 也是浮虧狀態,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0.63%。
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固收類的銀行理財產品,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低風險投資,在投資者甚至很多機構專業人士眼中,基本上是和保本保收益掛鈎的。
那麼,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為什麼會出現虧損,甚至有投資者認為是鉅虧要投訴維權呢?這種情況下,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還安全嗎?投資者會鉅虧嗎?
要解答投資者關心的這些問題,需要弄明白此次銀行理財產品跌破淨值背後的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市場性因素,這類固收類理財產品對應的債券市場近期出現波動,影響到投資這一市場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另一個因素則是,資管新規之下,產品估值方式有所變動。
估值方式變動,虧錢看得見
市場瞬息萬變,賣了這麼多年理財產品,銀行在投資過程中真的沒有出現過收益浮動、虧損情況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之所以之前投資者一直沒有發現,甚至一直默認銀行固定收益類產品保本保息,是因為產品估值方式不同,投資者看不到。
這裏需要先説一下金融機構投資產品的兩種估值方法,攤餘成本法和市值法。按照資管新規要求,目前除部分封閉式產品、定期開放式產品、公募的貨基型產品外,均需使用市值法進行計價。
所謂攤餘成本法,評估的方法是將持有到期的利息平攤到每一個計息日中。假設某理財發行了1萬份,每份初始淨值1元,理財產品用1萬元購買了一張面值1萬元1年期到期利息為5%的債券。那麼,1年後可以產生500元利息,扣除0.5%的管理費,還剩450元。450元/365天=1.233元/天。所以,每1萬份理財產品每天的理論價值就增加1.233元,也就是每天淨值增加0.0001233。
但是,由於市場變化,產品的投資收入可能與到期利息產生偏離,理論上不管是產生虧損還是超額收益,都需要和投資者的收益掛鈎。
由於此前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很多時候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資金池,通過不同產品間的調劑,銀行按照預先設定的收益率給投資者兑付本金和收益,自己承擔投資的風險,這就是人們常説的剛兑。
為了降低金融機構風險,資管新規嚴格要求打破剛兑,這一背景下出台的理財新規,要求銀行的理財產品對於持有的標準化債券必須使用市場公允價格計價,即需要採用市價法計價。
嚴格按照市場現行價格為標準來確定資產價值,可以真實反映投資組合的變現價值,但市場一旦發生劇烈波動,產品淨值就會出現波動。
回到這一次引發關注的兩款產品,其實都是銀行的低風險固收類產品,其淨值波動甚至浮虧則是其投資的債券市場出現較大波動的反映。
説白了,以前我們買的固收類理財,所投資產肯定也出現過波動,不過那都是銀行的事,貌似跟投資者無關,只要剛兑一直沒破,投資者保本保收益就行了。
現在,由於採用市價法估值,投資者能夠清楚的看到年化收益率,一旦出現虧損就緊張了。
債券市場波動影響
事實上,銀行理財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廣大個人投資者,投資風格是以穩健為主。銀行的理財產品大致分為四類,風險從低到高分別是結構性存款、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
據普益標準統計,目前新發固收類淨值型產品佔據主導,佔比超過九成。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各類型銀行新發淨值型產品均以固收類產品為主,其次為混合類,二者各季度佔比均在99%左右,而權益類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佔比較低。
最安全的是結構性存款,可以理解為理財性質的存款,保本但不保息。其“結構”裏,會有一小部分資金掛鈎金融衍生品,用來博取可能比存款本身高一些的收益,但這部分投資同樣存在風險,其利息通常大部分來自這部分投資。
所以結構性存款的收益可能有一個大的浮動區間,比如2%-5%;個別產品甚至是0或一個相對較高的收益。
結構性存款安全,但門檻高,一般都有一個比較高的起投金額,所以更多的投資者還是會選擇固收類產品。
固收類產品的底層資產,80%及以上是國債、央票、政策性金融債、其它債券、同業存單、資產支持證券、其他固定收益金融資產、拆放同業及買入返售資產等。
銀保監會的規定是這樣的:
銀行在售的固收類產品風險等級基本都標R2,理論上不適合純保守型,不接受本金虧損的投資者,但由於此前這類產品基本沒有出現過虧損,或者出現過虧損也被剛兑了,所以投資者通常認為這類產品沒有風險。
事實上,由於固收類產品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債券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而債券的風險主要是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利率浮動一般不是特別大,除非遭遇黑天鵝事件,債券類投資一般不會出現鉅虧;信用風險機構則可以通過投資級別較高的債券儘量規避。
不過,不會鉅虧不代表沒有浮動或者出現一定幅度的虧損,這次引發關注的理財產品虧損就是市場利率發生變化造成的。
前期,由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刺激經濟的需要,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機構傾向於將資金更多地投向債券市場,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上漲。近一個多月以來,疫情緩解、經濟復甦,為了減少資金空轉,央行一直在緩慢回收流動性。十年期國債利率在觸及2.5%的底部後開始反彈,債券市場隨着下跌,影響到主要投資債券市場的銀行固定收益類產品及債券型基金。
不必過於恐慌
弄清楚此次理財產品浮虧的原因,投資者顯然不必過於恐慌了。
多數債券持有到期,最終的收益率會向利息收益靠攏,不會出現淨虧損,而真正虧損的人就是那些在浮虧時贖回的投資者。
即便如此,對比招銀理財的那款產品,虧損也算不上很大。近一個月年化4.36%的虧損,換算成月其虧損比例只有0.36%,出現鉅虧的説法並不準確,而由於相關產品還沒有到期贖回,準確表述只能説是浮虧。
不過,這也提醒投資者,投資都有風險,銀行理財也不例外。資管新規明確要求,任何理財,不管是銀行理財還是信託,都不能承諾保本,閉着眼睛買理財的時代已經過去。
在市場人士看來,債市的快速調整可能也已經結束。
業界普遍認為,近期債券收益率的波動,更多源於市場對貨幣政策預期的改變,而不是受到基本面和貨幣政策本身的驅動,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説,債市長期大幅下跌的趨勢並不可持續,投資者也不必對相關產品過於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