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説“報復性存款”來了,你存了嗎?

最近,A股極度亢奮,火熱的交易量甚至讓多家券商交易系統宕機,投資者蠢蠢欲動。但過往經驗表明,越是瘋狂交易,越要留意背後風險,2015年股市從快牛到股災便是警醒。

就在股市躁動的背後,另一個隱秘的羣體引人關注。比起眼花繚亂的證券操作,他們更願意精打細算,“存為上策”。疫情後,人們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似乎並沒有站穩腳跟,一場波及全球的“報復性存款”卻提前來了。

從央行數據來看,2020年一季度,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 201.0 萬億元,同比增長 9.3%,比上年末高 0.6 個百分點。其中全國居民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同比多了4000多億元。這意味着,短短91天裏,平均每天有700億以上的存款流入銀行。另有學者稱,低收入家庭存款的意願最強烈。

放眼全球,疫情衝擊下,人們愈發不敢亂花錢,儲蓄變得更加重要。歐洲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元區家庭儲蓄率上升至16.9%,為199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在英國,家庭儲蓄率也從去年同期的5.4%上升至8.6%。此外,一向不愛存錢的美國今年4月份的個人儲蓄率從年初的7.9%飆升至32%以上,5月份略有回落至23.2%,但仍遠遠高於年初水平。而這也成為全球央媽們的新難題。

較高的居民儲蓄率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裕資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即期消費,同時對經濟復甦、消費政策產生消減作用,影響經濟長遠發展。更有學者直言,“大家存錢越多,經濟衰退的程度就會越嚴重。”

為此,全球多個國家都在推行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增加流動性投放。我國也推出了系列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並多次下調貸款利率,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發展。

此外,全國各地發放消費券,進一步推動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據商務部初步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國28個省份、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超過190億元。

具體到個體微觀層面,最近有關報復性消費、報復性存款、存款安全感的討論此起彼伏。有觀點稱,過去幾個月的疫情帶來了現金流的突然斷檔或大幅減損,相較於報復性消費,人們更樂於報復性存款。因為特殊時期,現金流才是王道。

也有網友坦言,理性的消費者會減少不必要的信用消費,避免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畢竟,高負債不適合“危機時期”的生活和消費。此外,還有些人對報復性消費或存款已經無感,因為無論是消費還是存款都需要一定的本錢。

小編最近接觸到幾位朋友,有些是月光族、透支消費人羣,有些是小微企業主,發現他們身上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再大手大腳花錢,不再輕易負債,而是從過度消費、盲目消費轉向“報復性存款”,用他們的話説“存錢是第一位的。”

“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買首飾、做美容了。”華中一位從事廣告設計的個體商户老唐説,“疫情發生後,店面好幾個月沒開張,而租金一分不少,差點就坐吃山空了。”

三年前,老唐盤下這家80平米左右的店鋪開始做廣告設計生意。疫情前,生意好、忙的時候還請了2名學設計的大學生幫忙設計,趕製訂單。“今年疫情來得突然,廣告設計的單子基本上都是之前談好的,新訂單很少。”老唐説,為了減少成本,僱員早就辭了,每單的回款都被小心分拆,謹慎使用。刨去必要開支,她把錢全部存進了銀行,以應付可能出現的緊急用款。

90後的小貝去年買房辦理了貸款。疫情下,小貝所在的公司出現經濟困難,績效工資的20%以“同舟共濟”為名被公司暫扣。“沒有足夠的收入,哪來消費的勇氣,以前沒有存錢的習慣,也從來沒想過存多少才有安全感,但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存錢,不單是為了還貸款,更是為了內心的安定和抵抗不可預知的風險。”

還有些人一度用消費貸吹出超前消費的泡沫,製造幸福的假象,如今均被“打回了原形”,開始想方設法減少負債,增加存款,重啓人生。

無論是迫於形勢,還是主動為之,當外部不確定性增加或發生負面突發事件時,個人或企業往往選擇存款“過冬”。知萌諮詢機構發佈《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理財消費趨勢報告》稱,疫情讓很多人意識到“現金為王”的重要性,不論是成為主力消費羣體的千禧一代,還是更加年輕的90後或是Z世代,在花錢這件事情上,開始趨於理性。該機構對一到四線城市18-60歲的1500位消費者調研顯示,59.8%的消費者表示,疫情後要更加努力的存錢,讓手裏留住更多的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理性儲蓄”成為了趨勢。

聽説“報復性存款”來了,你存了嗎?

業界稱,報復性存款是特殊時期產生的一種“臨時性現象”。隨着經濟的逐漸恢復和投資渠道的拓寬,未來“報復性存款”也將出現各類搬家情況。而對個體來説,不管有無“報復性存款”,平衡好收入、消費和儲蓄的關係,減少透支和債務風險至關重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4 字。

轉載請註明: 聽説“報復性存款”來了,你存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