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深度覆盤:新品牌創建認知路上的那些坑

作者|黃斯理   來源|浪潮新消費(ID:lcxinxiaofei)

今天,就消費品行業而言,隨着供應鏈端越來越集中和成熟,創建一個新品牌的壁壘被明顯地降低。

但與之對應的,因為渠道端和媒介端的高度碎片化,新品牌創建認知、佔領心智的難度卻越來越高。從快抖、B站等新媒介,到社交、直播等新渠道,玩法層出不窮,但新品牌往往資源有限,稍有不慎就會深陷泥潭。

面對日益複雜的商業環境,新品牌如何降低用户的初認知成本?在擴大認知的過程中如何避坑?

麥肯品牌戰略總監、鮮榨果汁品牌Black Juice管理合夥人David深度覆盤了品牌創業以來經歷的坑和思考,包括創造新品類的陷阱、品牌如何從品類的底層邏輯思考破局,以及新品牌早期如何解決信任問題等。

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對新品牌擴認知產生了非常獨到的見解。

早些年大家逛商超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貨架上有一個標籤叫“新上市”?

根據零售業的定義,產品上市不足一個月的都可以掛這個標籤,這是從時間維度來定義的。那什麼叫新品牌呢?從這個維度來看的話,Starbucks和NIKE這些肯定不算是新品牌。

但有一個問題是:喜茶算不算新品牌?在2016年到2017年,它肯定是。但今天至少在一線城市,喜茶的新鮮感已經不存在了。

反過來我們再想一個問題,今天星巴克如果去六線城市某一個鄉鎮上開店,它在那裏算不算是一個新品牌?可能沒有標準答案。

但我覺得一個品牌新不新,跟它是否超出用户的認知範圍有關。

這意味着,如果我們的品牌超出一些人的認知範圍,即使我在這個業務上做得特別強,對於那些人來説也仍然是一個新品牌。

就像翁總提到的,品牌本質上就是認知創建的過程,這點我非常認同。其實今天在座的大家都知道自己是新品牌,不僅是因為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用户的認知裏面還比較微弱、侷限。

所以,新品牌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他怎麼去擴大認知。這裏面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點是什麼?我覺得至少要讓消費者理解,你到底是個什麼的東西。

如果你沒有把品類定義清楚,那倒不如不要定義了。

比如我們品牌初衷及產品設計邏輯,是為了解決不同人的健康管理問題。一開始內部想過,要不要把它定義成一個新的品類,通過這種方式來造成一個新的品牌。

但最後決定沒有這麼做,是因為上述新品類方法隱含了兩個很重要的假設:

第一,新品類回應了舊品類沒有回應的問題,它做了優化。

第二,新品類在創建的時候,建立消費者對它認知的成本是比較低的。

如果我們需要花很大的成本去創建一個新品類,那倒不如不創建。因為創業者手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沒法做大推廣或者鋪很多的場景和渠道。

但從新品牌的角度,我不可避免地要解決初認知挑戰,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就像男女朋友談戀愛,如果今天都不知道對方的基本信息,性格怎麼樣,我也沒法確定要不要繼續。

所以在創建一個新品牌的時候,大家可能過於關注要如何創造一個新的品類以及給它一個新的內容。但我們有一個觀點叫:始於品類,忠於認知。

什麼叫始於品類?

所謂始於品類,即它的原生屬性是什麼,可以理解為“業內如何定義、用户如何形容這類消費”。最近有一個很火的東西,叫自熱鍋。其中有一個相對頭部的品牌,名字叫自嗨鍋。

它現在碰到的問題就是,品牌名跟品類名過於重疊。有一部分消費者已經把自嗨鍋當成一個品類來處理了,而不是一個品牌,這種情況對品牌來説是一種階段性困擾。

所以當你定義一個品類的時候,你要先去思考消費者是怎麼理解這個業務的。

第二,什麼叫忠於認知?當我們去創建一個新品牌的時候,要規避這個品類本身的一些認知風險,這裏的風險包含兩個層級:

一是從品牌設計初期,就把業務定位在一個偽需求或品類上。比如購買啤酒這事,已婚男士與未婚男士的消費偏好與特徵是一致的,某個品牌非要定位“適合已婚男士的啤酒”,註定了品牌發展局限。

另一個風險是,品類是客觀合理存在的,但在解釋過程中發生負面認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大家現在都知道王老吉和加多寶是什麼,但早年它們從廣東往全國走的時候,對全國消費者來講,就是一個新品類。

其實這個品類就是涼茶。但在那個階段,他們能不能叫自己做涼茶?不能。因為它們走訪之後發現,上海的消費者對於涼茶的理解是有藥性的。北京更誇張,消費者覺得涼茶是隔夜茶,喝了會拉肚子。

所以當它推全國的時候,如果還用涼茶來定義,其實會束縛自己。後來大家都知道,它們很聰明地把自己定義為一個防上火的飲料。

也是基於上述思考,從創業到現在我們沒有明確地説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新品類,就把它迴歸到大家的理解,是一個線下鮮榨果汁的店。

我們不會用創始團隊的思想去綁架消費者的認知,我們想做什麼是我們的事情,但是消費者怎麼理解是另外一回事。

團隊在2015年創業,進入線下鮮榨果汁領域的時候,説老實話不是那麼的討巧,因為當時整個中國的果汁賽道已經沒有那麼快的增長了,只有個位數。

當時,我們也在討論,在這種傳統的領域裏,究竟還有沒有新的機會?我們能夠立足於這個品類的獨特性和價值到底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鮮榨果汁在認知上,至少大家都覺得是比較健康的;

第二,整個消費趨勢都在從低濃度果汁往高濃度轉移;

第三,我們發現在很多食品品類裏面,大家都在從以前的工業製成品的消費往短保質期的現制過渡。

比如以前吃的是桃李麪包,現在可能更多會去烘焙店買;以前喝的是香飄飄,現在喝的是一點點。這個趨勢是能看得到的。

但同時,為什麼在果汁這個品類裏面還沒有像新式茶飲和咖啡那樣,長出一個全國性的大品牌,甚至在區域範圍內都沒有很強的品牌出現?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所有的果汁店,都沒有解決一個問題:復購。不解決復購的問題,就不能把這個業務變成品牌。那他們沒有解決復購的原因是什麼?

在創造新品牌的時候,我們要去回應這個品類本身的底層邏輯。飲料行業最簡單的底層邏輯就是解渴和好喝。

解渴是很清晰的,那好喝是什麼?

第一種好喝是氣泡水,碳酸飲料提供的那種爽感;第二種好喝是咖啡和茶,它的原料裏帶有成隱性的物質;第三種是所謂的甜,比如奶茶、冰淇淋。

健康對於果汁而言是個很好的東西,區別於咖啡和奶茶,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品類邏輯。但健康的轉化並不是很高,為什麼?因為我在家吃個水果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或者喝個代餐、味全的果汁等等,都可以達到。

所有的這些外部的轉化,都會鬆動鮮榨果汁的價值,所以必須要解決好喝的問題。老錢(Black Juice創始人)是這方面的專家,他通過很多方式去做產品創新,解決了口味的問題。

我們在任何一個場所去做試飲,復購率都是97%以上,屢試不爽。我們之前的店是在淮海中路,很多台灣、香港的客人,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來這裏喝杯果汁。

所以解決了口感的問題,就相當解決了復購的問題,我只有先把這件事情完成了,才有可能去走第二步,通過果汁來管理你的健康。

一個健康的產品,如果需要消費者花很大的成本,通過很痛苦的方式才能獲取,那這個產品是沒有辦法長期、持續地做下去的。只有先在口味上解決長期復購的問題,健康的邏輯才會跑的通。

在新品牌創建的時候,你要去思考你為這個品類帶來了什麼樣新的價值,是不是回應了這個品類的底層邏輯。這是我要分享的第二點。

第三點是在做新品牌的時候,我個人覺得要善用一些B端的力量。

剛才也談到,新品牌最大的問題是信任,擴大認知本質上就是要解決信任的問題。

為什麼喜茶做這麼多聯名?其中一個邏輯是他們也要擴大認知。

當它做聯名的時候,就可以跟很多企業一起出現在各類場合,比如跟八喜一起做個冰淇淋,當你是冰淇淋的顧客,在全家看到它的時候,這個認知就被擴大了。

在這個案例裏,喜茶用B端的力量搞定的是誰?是C端。

除此以外,對於新品牌而言,一個比較大的困擾是,我今天想去跟產業鏈的上下游談判,其實都沒法談。但如果我能拿到一些B端的背書,就擁有了更多跟產業鏈上下游坐在同一張桌子上談判的機會。

專業上叫及時補充信任狀,一個新創品牌,當外部認知不對稱時,它是沒法獲得更多資源的,這時如果能獲得有價值的信任狀,相當於在產業鏈端提供了加速器。

那我們今天再去找B端賦能的時候,到底是自嗨式地,講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品牌,比如行業協會頒了個什麼獎,還是用更本質的方式去詮釋?

以Black Juice為例,門店用了半年的時間,在沒有任何營銷的情況下,做到了大眾點評上海飲品類目的第一名。有了初步口碑之後,我們決定通過B端去助推更大的認知信任。

當時的契機是上海大師杯網球賽主辦方的CEO到我們店裏消費,喝了果汁覺得特別好。就破例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成為他們的官方指定果汁供應商,這件事我們連續做了兩年。

其實也有其他的背書,但這個背書是我們在做品牌露出時的唯一選擇,這裏考量的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行業協會頒獎,或米其林給我個三星的邏輯。它的調性匹配,會幫Black Juice建立在健康度、營養度等方方面面的認知。

這是我們在整個創業過程當中的心路歷程和思考。相信大家自己在做品牌的時候都會説這麼一句話:“我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品牌,沒有人會説想做一個什麼樣的新品牌”。

因為所有的品牌都希望自己能夠去“新”化,只有去“新”化才能留下來。但如何把這些認知層面的坑給規避掉?我覺得是大家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06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業者深度覆盤:新品牌創建認知路上的那些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