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1日,美股驚魂再次上演。
經歷多月反彈後,美股創下12周以來最大跌幅。截至收盤,道指跌1861.82點,跌幅6.9%,報25128.17點;納指跌527.62點,跌幅5.27%,報9492.73點;標普500指數跌188.04點,跌幅5.89%,報3002.10點。恐慌指數VIX一度漲超54%至42.46。
市場為何大跌?一方面,美聯儲彈藥有限,6月11日釋放的鴿派信號對投資者而言或成利空;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反覆,復工復產受挫,美國經濟實質性衰退成定局,投資者信心再遭暴擊。更重要的是,經歷一波快速上漲甚至納斯達克創出新高後,美股處於超漲狀態,股市與經濟基本面脱節,漲勢必然難以為繼。
問題在於,此次美股暴跌會否成為更多危機的預兆?A股市場是否做好準備?
圖源 / 網絡
美聯儲彈藥有限
鴿派信號或成利空
北京時間6月11日凌晨,美聯儲公佈最新的利率決議,宣佈維持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在0-0.25%的區間不變,美聯儲預計將維持這一利率水平直至2022年底。
除了重申低利率承諾,美聯儲的政策聲明強調,為了支持信貸資金流向居民和企業部門,未來幾個月美聯儲將至少以目前的速度繼續購入美國國債、機構住宅及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保障市場平穩運轉。
“保持零利率到2022年”加上“維持當前資產購買速度”,再次讓人嗅到了鮑威爾講話中的鴿派信號。根據紐約聯儲發佈的一份相關聲明,當前的購債步伐是指每月購買約8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以及約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分析認為,此舉意味着美聯儲為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設定了一個下限。
但事實上,對於權益投資者來説,這次講話或是一個利空。CF40青年學者、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李奇霖分析認為,權益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美聯儲會進一步加大寬鬆力度,零利率、購買國債和公開市場操作都是之前的舊信息,無法給投資者帶來新的刺激。相反,鮑威爾談及的零利率會維持至2022年,實際是表明了美聯儲對經濟長期無法恢復的預期和態度。
據統計,美聯儲已經實施或者將實施的工具已經比較健全。支持金融方面,有降息、量化寬鬆、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PDCF)、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等;支持企業方面,有商業票據融資便利(CPFF)、一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PMCCF)、二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SMCCF)、薪資保護計劃流動性便利(PPPLE)、主街貸款計劃(MSLP)等。即使美聯儲維持低利率水平,也難以進一步加大寬鬆力度,未來的經濟復甦情況主要看疫情控制而非貨幣政策。
不僅如此,鮑威爾還表示,收益率曲線控制否會有用地補充美聯儲的主要工具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美聯儲將繼續進行討論。這個表述,無疑低於市場預期。
實質性衰退已成定局
投資者信心再遭暴擊
在過去兩個多月時間內,美國一直是全球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隨着5月份以來多州重新開放解封,此前疫情並不嚴重的20多個州的新增病例重現增長趨勢,引發市場對美國將出現第二波疫情的擔憂。
目前,美國本土的50個州均已開始逐步“解封”,所有州已允許全部或部分“非必需”的零售業店鋪開放,或有限制地開放,約有三分之二的州允許餐館堂食或人數有限地堂食。在重新開放的同時,近期延燒全美多地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也引發恐將加劇疫情的擔憂。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日7時33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2018875例,死亡113774例。公共衞生專家擔心病毒第二波暴發,到9月初全美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或達20萬。
為何急於復工復產?失業率居高不下成為關鍵問題。同在當地時間6月11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31日至6月6日一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154.2萬,反映出經濟重啓使得就業崗位流失速度持續放慢,但申請人數仍在高位徘徊。
根據美聯儲的最新測算,直至今年年底,美國失業率仍將徘徊在9.3%的水平,這對應的失業人口約為1500萬人左右,相比當前的2000萬失業人口數據,也僅僅是解決了500萬失業人口的工作問題。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對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最糟糕的噩夢”。
美聯儲決議認為,持續的公共衞生危機將在短期內嚴重影響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貨膨脹,並在中期對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公佈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對2020年美國GDP增速中性預測為-6.5%,對2020年美國失業率中性預測為9.3%,對2020年美國核心PCE通脹的預測為1.0%。
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中稱,經濟衰退可能比失業率等數據顯示的更加嚴重,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人們的經濟活動也會受到約束,還談到了這次疫情對窮人、對少數族裔帶來更嚴重的衝擊。
無疑,復工復產的推進才是近日美國市場反彈的最主要驅動力。疫情反覆出現、復工復產受阻的情況下,投資者信心再遭暴擊。
李奇霖認為,在6月11日市場出現暴跌前,納斯達克指數完全克服了疫情重壓的邏輯就在於兩個方面:其一,美聯儲無限制的擴表,大放水帶來的流動性支持與低利率下的高估值支撐;其二,投資者對疫情能夠得到及時控制,經濟重啓復工,並在美聯儲與財政部積極的政策作用下重新強勢起來的預期。
然而,如果這種預期無法被證實,或者向着證偽的方向前進,那麼市場便會因為預期差而修正之前對積極信息的定價,漲勢放緩出現震盪下跌的局面。要美股繼續上漲,需要疫情和經濟持續好轉,繼續向預期靠攏或流動性進一步寬鬆來支持。一旦這兩者沒有出現,那麼漲勢乏力,投資者對利空敏感,美股轉跌便是遲早的事,只是需要一個觸發劑。
鮑威爾的最新講話和美國或現第二波疫情的擔憂,便成了美股轉跌的觸發劑。
美股超漲
資產泡沫風險引發市場擔憂
此次美股暴跌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經歷過去兩週的快速上漲甚至納斯達克創出新高後,美股處於超漲狀態,股市與經濟基本面脱節,漲勢必然難以為繼。
6月11日,當被問及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存在引發資產泡沫風險時,鮑威爾回應道,“我們一直專注於我們的實體經濟目標,根本不會專注於資產價格朝向一個特定方向的發展。”
有機構指出,假若就業和通脹無法達到目標,即便資產價格再高,美聯儲也不會因此停下寬鬆腳步。鮑威爾的這一表述,既可以解釋5月以來的美股超漲,也説明即便美股繼續強勁甚至出現泡沫暫時也不會改變聯儲的寬鬆意願。
然而,美股超漲的現狀早已引發市場擔憂。美國知名基金經理約翰·胡斯曼(John Hussman)近日再次表達了他對市場前景的悲觀看法。“由於人們過於相信‘錢是可以憑空而來的’,華爾街與主街產生了巨大的脱節。這讓人想起20世紀70年代‘漂亮50’(Nifty Fifty)下的股市繁榮,以及2000年科技泡沫中的高市值股票。”
不少經濟學者及市場人士表示,長期來看,即使疫情過去,經濟所受衝擊依然難以修復,美股的大趨勢必然是向下。美股確實存在高估風險的情況下,如果疫情導致美國企業債務危機爆發,那麼全球市場可能再次暴跌。高盛前CEO科恩(Gary Cohn)認為,此次美股暴跌可能是個預兆,市場在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更多動盪。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短期內美股下跌,會不可避免地通過投資者情緒傳染到A股市場,但此次美股下跌並引發A股調整的時間可能比較短。
潘向東表示,中國經濟的需求正在緩慢改善,負的產出缺口收窄,PPI增速可能已處於底部,將要反彈,企業的盈利也會隨之改善,至少在一個季度內中國的經濟增速仍是不斷修復的。加上美國貨幣寬鬆、低利率,海外資金不斷湧入A股,這是近期A股向好的經濟基礎。
整體來看,外圍的暴跌並不會給A股造成過多影響,A股依舊會有自己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