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核心觀點
白馬股殺跌暗示機構抱團二次鬆動,留意十四五會後交易模式
上週螞蟻集團公佈發行方案+金融界論壇重提“總閘門”帶來流動性預期壓力,風格再平衡趨勢明顯,前期強勢的白馬股集體殺跌反映臨近年底機構抱團效應再次鬆動,但對比7-9月機構抱團首次鬆動,本次調倉方向或有差異。短期A股或依次經歷會後交易(五年規劃建議發佈)選情交易(大選靴子落地)春季躁動,風險偏好有望逐級提升。配置上,短期繼續關注十四五政策催化的科技,維持下半年四個基本思路與β+α五大鏈條。
風格再平衡顯著,白馬股殺跌反映機構抱團二次鬆動
上週市場縮量下跌,寬度收斂,週中螞蟻集團公佈發行方案+金融街論壇重提“總閘門”後,風格再平衡趨勢顯著,白馬股集體殺跌,或反映年末機構調倉壓力下,抱團效應再次鬆動。以上週跌幅前200個股計,跌幅領先的個股相對全A:1)偏高價股、偏大市值,2)中報基金持倉佔比與陸股通持股佔比顯著較高,3)年初至今尤其是年初至7.15期間漲幅顯著較高,集中在醫藥與半導體板塊,4)Q3業績披露率(21.5%)稍高於全A(15.5%),Q3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中樞與中位數(38%/25%)高於全A(22%/15%)。
對比7-9月機構抱團首次鬆動,本輪機構行為亦有差異
對比7.1-9.10機構抱團首次鬆動,10.13至今機構抱團二次鬆動的調倉方向或有不同。7.1-9.10期間超額收益領先的板塊偏向成長型週期股,如軍工/汽車/電新,傳統順週期板塊整體超額收益並不顯著;本輪超額收益領先的板塊更多為傳統順週期,如銀行/石化/鋼鐵,這一點也體現在傳統順週期屬性更強的港股vs 成長型順週期屬性更強的A股的相對錶現,7.1-9.10期間,恆生國指表現(-0.8%)<創業板指(1.8%)<滬深300(10.0%),10.13至今,恆生國指(2.5%)>滬深300(-2.2%)>創業板指(-6.4%)。
經濟修復結構指引製造業景氣回升,留意十四五會中會後交易模式
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繼續修復,製造業改善的貢獻大於採礦業、電熱燃水生產供應業;Q3實際GDP增速雖略低於Wind一致預期,但結構向好,製造業投資環比改善幅度強於季節性,上述兩點仍指引非金融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景氣回升。從十五至十三五規劃來看,滬指在五中全會期間、會議結束至規劃建議發佈前表現平淡(平均表現分別為0.81%/-0.65%),但規劃建議發佈後短期或有政策驅動行情(一週平均表現3.01%),且政策重點行業,如十二五的環保、十三五的互聯網+受政策催化更為顯著。
三大外圍風險下外資波動延續,短期資金面不算寬裕
上週北向資金淨流出140億,連續7日淨流出;上週新成立股票+偏股型基金361億份,處於年內偏高位水平;上週融資淨買入54億,兩融成交佔比8.6%,均環比下滑明顯;上週產業資本淨減持113億,減持規模環比擴大。海外疫情(美國日增病例創新高)、爭議大選(拜登民調優勢從10%降至8%)、財政懸崖(財政紓困難產)三大風險短期或繼續導致外資波動,而高位AH溢價亦制約外資流入幅度;據Bloomberg,螞蟻集團計劃融資350億美元,對應逾200億人民幣A股打新規模,短期資金面不算寬裕。
行業配置:延續四個基本思路、五大鏈條,關注十四五政策驅動
外圍市場延續基本面與情緒的拉鋸,美國就業/零售等數據向好引導盈利預期上修,但疫情、大選與財政懸崖風險仍壓制情緒;美債收益率熊陡下美股成長股估值壓力加大,全球順週期板塊優勢迴歸或迎來共振;短期繼續關注十四五等政策催化的科技,維持順週期優於弱週期、中游製造優於上游原材料、可選消費優於必需消費、金融優於地產的基本思路,持續推薦β+α五大鏈條:大金融/汽車產業鏈/製造業投資鏈/新能源鏈/長三角區域。
風險提示:內外疫情反彈;中美關係壓力顯著增大;市場避險情緒上升。
風險提示
內外疫情反彈,景氣修復進度不及預期;中美關係壓力顯著增大,外資大幅流出;市場避險情緒升温,資金大幅流出風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