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英財經網1月9日文章,原題:如果中國不再想當世界工廠,誰將取而代之?中國向世界製造強國的轉變令人矚目。當初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還是全球製造舞台上的一個小角色,此後幾年就成為世界低成本工廠,為全球製造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玩具、服裝等。對中國來説,這些行業是跳板,使之得以發展經濟並進入電子產品等更先進生產領域。但如今中國希望專注於更高端製造業,依靠國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並將生產廉價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工作留給別國。
若中國的計劃奏效,誰將取而代之成為世界工廠?這是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經濟學教授戈登·漢森在近來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撰寫的文章中試圖解答的問題。在審視最有資格的候選者、並研究正發生重要變化的中國自身能否繼續保持該角色後,他坦承“誰將取代中國仍是謎題”。
或許填補缺口的最顯而易見競爭者是亞洲新興出口經濟體。但過去20年來,只有孟加拉國、柬埔寨和越南在全球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中佔比顯著增長。“孟越增長最迅速”,漢森説,“若必須説誰是下一個中國,就是這兩國。但問題是它們的規模完全不足以像中國在當初那樣取代東亞的生產。”考慮到經濟生產力時,中國更是令其相形見絀。而羅馬尼亞、波蘭、摩洛哥、土耳其等歐洲、北非和中東的候選者,就更不起眼了。
那中國自己是“下一個中國”嗎?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仍將留在中國,但正經歷鉅變——技術上尤其是自動化。事實上,中國是使用工業機器人的領軍者,但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等領域,低成本商品行業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應用動機。
漢森認為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或將分散到中國其他地方,“如此一來,中國或將最終取代自己”。二戰後的美國曾出現類似發展。但在中國,企業並未迫切地從沿海遷往內地,後者缺乏工業基礎設施或將抑制生產力。
儘管一些公司努力擴大在中國以外的採購,但發現放棄中國代價太高。這導致“中國+1”戰略興起,即公司繼續將大部分製造業留在中國,把部分業務分散至越南等地。但中國製造業基礎設施依舊無與倫比,且性價比極具競爭力。(作者馬克·貝恩,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