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金證券
主要看點:
1. 對上週的大類資產價格變化進行回顧。
2. 分析短期影響大類資產的主要因子,並對下週重要觀察因素進行展望。
3. 判斷資產價格短期變化是否對中期大類資產價格運行形成影響(拐點判斷)。
主要結論
上週A股和美股都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上週,風險資產整體回落,避險資產價格小幅上漲。其中,美股進一步向下調整,A股也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原油、基本金屬也出現一定的回落,黑色系呈現震盪格局,玉米等農產品表現較強;中國國債和美國國債收益率小幅下行;美元指數進一步上漲,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股債蹺蹺板”效應再現,但這次是“股跌債漲”,會持續嗎?
A股和美股的相關性有所下降,但市場回調的結構表現類似。從市場表現來看,美股通過市場情緒、匯率等渠道對A股的影響正在弱化。上週儘管整體上美股和A股都出現回調,但兩者的節奏並不太一樣(上週三美股大幅反彈,A股高開低走;上週四美股大幅下跌,但A股低開高走)。但美股和A股回調的表現形式類似:都是“殺估值”。那麼,“殺估值”的原因是流動性還是風險偏好呢?
“股債蹺蹺板”給出的答案是“風險偏好下降”導致的“股跌債漲”。風險資產下跌,同時利率債價格上漲,一般對應流動性相對穩定、風險偏好下降。但是,風險偏好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在於前期市場的下跌引發的賺錢效應下降,而引發市場下跌的原因可能在於流動性邊際收緊的預期。當前,流動性已經有所企穩,但市場下跌到風險偏好下降的正反饋何時能夠結束?
A股何時能夠企穩?需要“市場下跌→風險偏好下降→市場進一步下跌”的反饋中斷。在流動性保持相對穩定的背景下,風險偏好出現企穩存在幾種可能:一是貨幣政策明顯轉向,市場重新回到拉估值的路徑上來;二是分子端企業盈利大超預期,拉動股價進一步上漲;三是估值回調至合理水平,配置資金再度進場;四是政策釋放信號,提振資本市場風險偏好。
沒有新的利空因素的前提下,A股進一步回調的空間不大。如果以上證指數為參照對象,3000點以下對應疫情、中美摩擦和企業盈利最差的情形。如果不再出現多重利空因素疊加的情形(換句話説,如果沒有比6月份更差的基本面),那麼上證跌破3000-3100點區間的概率並不高。但由於流動性大幅寬鬆的概率也不高,單靠分子端企業盈利拉動的上漲,可能意味着市場機會更多體現在結構上。一個相對積極一點的信號是,8月份的金融數據意味着整體信用還在擴張。
展望後市,我們認為,短期來看(1-2周的時間框架),美股轉向震盪,A股弱勢震盪概率較大,中債收益率區間震盪,美元指數逐漸回升,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工業品價格轉向震盪。
風險提示:中美之間出現更大的衝突對抗導致全球需求再度出現回落;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寬鬆力度不及預期;疫情再度出現超預期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