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談優化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幣值穩定、重視就業

  “千招萬招,管不住貨幣都是無用之招”。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撰文闡述如何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他表示,貨幣政策應以幣值穩定為最終目標和首要目標,更加重視就業目標;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要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1月13日晚,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政策研究”欄目發表孫國峯的《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一文。這是“政策研究”欄目推出後發佈的第九篇研究文章。

  文章指出,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包括優化的貨幣政策目標、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和暢通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央銀行需要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體系,不斷疏通傳導渠道,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將這三者形成有機的整體系統。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人民銀行以“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為目標。對於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孫國峯在文中表示,要堅持以幣值穩定的最終目標和首要目標。首先要保持幣值穩定,對內保持物價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方向,將就業納入考量。

  過去,在高速增長階段,我國經濟潛在增速較高,實際增速圍繞潛在增速波動,因此設定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的數字目標。

  近年來,人民銀行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平均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2018-2019年實現了大致相當;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2020年,為應對疫情,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目標為明顯高於上年,隨着經濟恢復常態,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孫國峯指出,隨着我國潛在增速有下降趨勢,如果繼續按照過去的實際值來設定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的數字目標,就可能導致貨幣信貸與經濟運行偏離,形成過度寬鬆的局面,也不利於穩定宏觀槓桿率。有必要優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錨定方式,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將其作為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重要內容。

  “這一錨定方式實際上將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機制內嵌進了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之中。”孫國峯強調,這一中介目標錨定方式有利於搞好跨週期政策設計;有利於為宏觀政策實施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錨”;有利於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債務增速的走勢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孫國峯認為,中介目標錨定方式要把握幾點: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可以根據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治理需要略高或略低於名義經濟增速,體現逆週期調節;此外,要綜合考慮名義經濟增速、潛在產出和經濟增速目標;同時,基本匹配是中長期概念,不是短期概念。在操作上是按年度做到基本匹配,而不是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要匹配,以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孫國峯強調,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首先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根據形勢變化靈活調節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既要避免“大水漫灌”導致經濟過熱和通脹,也要防止信用收縮,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其次,健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繼續抓準作為貨幣創造直接主體的銀行,通過管理央行對銀行債權工具,設計激勵相容機制,不斷完善基礎貨幣投放的方式、渠道、工具等相關機制;把握好結構性工具與總量工具的協調配合,結構性工具的存續期要與其服務的階段性目標相適應,穩妥調整和接續特殊時期出台的應急政策。

  再次,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健全利率走廊機制,推動貨幣市場基準利率改革,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中樞運行。

  最後,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時,完善宏觀經濟治理,促進貨幣政策與其他宏觀經濟治理政策目標優化、分工合理、高效協同。堅持央行和財政兩個“錢袋子”關係定位,既合理分工,又高效協同,防止財政赤字貨幣化,維護銀行貨幣創造的正常市場化功能。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7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談優化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幣值穩定、重視就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