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黃金期”,為“五年取得突破”強動力
山東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指出,幾年來,我們攻克了很多新的老的發展難題,破解了很多有形無形的瓶頸制約,積累了很多點上面上的有益經驗,塑造了很多顯在潛在的比較優勢,鋪設了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路,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為實現“五年取得突破”的目標,全省須把握利用好“黃金期”這一寶貴的時間窗,堅定不移謀創新、促改革、擴開放、優環境,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如何以超常規舉措構建全域創新體系?如何推動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取得更大成效?如何理解把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圍繞增強發展動力這一話題,有關部門、市負責人,企業家代表和基層代表進行了闡釋和解讀。
“動員大會向我們發出了以強化科技創新求突破的動員令。”省科技廳廳長唐波表示。戰略事業要投入關鍵力量、核心工作要配置最優資源。過去三年,我省科技投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提速趕超,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愈發顯著。而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在高質量發展中的主引擎地位,就要以超常規舉措構建全域創新體系。唐波表示,全省科技部門將對標先進地區創新理念和政策,加快構建十大科技創新體系和全域創新生態圈,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能級平台建設、科技人才引育和國際國內科技合作、科技企業培育、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方面實現“五個重點突破”。
大手筆投入研發是這些年萬華化學成功的密碼。“萬華化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高端化工新材料技術、碳減排、可降解材料等方向發力,儘快實現尼龍12、檸檬醛、可降解塑料等產品工業化,做好中國製造轉型升級。”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增太表示。
創新強則企業強,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將進一步鞏固、擴大其發展的優勢地位,形成創新向上的正螺旋。據悉,我省將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趕超計劃,國有企業要打頭陣,發揮示範作用;建立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到2022年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不低於10%。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能掌握科技創新的主導優勢。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春秋表示,今年,全省科協組織要繼續在匯聚創新人才上下功夫求突破:搭建高層次人才交流平台,建立人才庫、繪製人才地圖,推動更多條件成熟的市進入“科創中國”試點行列,讓更多項目在山東落地、更多科技創新在山東策源、更多成果轉化在山東實現。
實現突破必須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要在更深層次推動觀念變革,以新發展理念的思想利器引領高質量發展。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認為,抓落實求突破,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過程中,必須打破“文件沒發過、上級沒講過、過去沒幹過”的思想禁錮,打開各項工作以改革創新求突破的通道。“當前大循環、雙循環正在重塑產業發展格局和經濟地理格局,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登高望遠、搶抓機遇,用明天的思維來做今天的事情,換道超車、塑成優勢。”江敦濤説,立足新能源汽車、氫能、自動駕駛、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先發優勢,淄博要按照“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羣發展”的產業組織理念,推動“四強”產業攀登跨越,加快打造具有領先性、標誌性的未來產業集羣。
“動員大會提出要更大力度向市場放權,意味着我們必須在更大程度和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進一步釐清政府權責邊界,減少非市場干預,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的土地、勞動力、資本、知識、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有序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被中央賦予“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儘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制度”的使命和職責。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説,青島片區獲批以來,已形成68項創新案例,“在此基礎上,今年青島片區將圍繞極簡審批和平台建設、數字貿易新基建、金融風控創新、人才集聚、海陸聯動五大重點開展改革創新。”
“山東是RCEP和上合組織國家政策的疊加地,應充分釋放這一政策紅利,促進高水平開放,推進制度創新。”上合示範區經濟發展部部長賈存玉舉例説,RCEP簡化了海關通關手續,快運貨物、易腐貨物等或將實現貨物抵達後6小時內放行,有利於果蔬和肉、蛋、奶製品等生鮮產品的快速通關和貿易增長,建議統籌海港、陸港、空港、鐵路聯運功能,在青島打造上合組織在亞太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物流中心和營運分撥中心。“目前,已委託海南絲路研究院和復旦大學自貿研究院開展對標RCEP的制度創新系列研究,力爭在年底形成30項左右的成果在示範區內進行推廣。”
“以優化法治環境求突破,為做好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司法廳廳長王玉君表示。全省司法系統要在統籌推進依法治省、加強行政立法、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嚴格刑事執行工作、強化隊伍建設的基礎上,適應時代、服務羣眾,儘快實現司法行政工作理念由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轉變,工作方式由管理模式向服務模式升級。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離不開良法善治的基礎。動員大會提出要切實強化法治思維,樹牢法治觀念,落實法治要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各項工作。省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劉曉華深有感觸:“作為審判機關,人民法院必須堅定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加大對‘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種源等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
膠州市裏岔鎮黨委書記時海濤説,下一步,將把推動全鎮法治建設與構建“三治”融合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相融合,鎮級層面推行“綜治+信訪+司法”,成立羣眾工作辦公室,整合信訪、司法力量,對全鎮來電、來訪等各渠道訴求進行統一辦理,實現羣眾訴求“一口進、一口辦、一口出”。村級層面深化“新村+警區”,依託原有社區+警區的有益探索,實行新村黨委、警區、司法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實現固有自治、德治資源和現代法治秩序的有機耦合,補齊村級治理中的法治短板。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20年山東外資外貿頂住疫情壓力“逆風生長”,外貿進出口跨上2萬億元台階,與過去一年來我省法治保障明顯增強息息相關。濟南海關關長趙儒霞表示,通過優化法治環境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就要繼續落實落細各項税收優惠政策,推廣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台,深化“互聯網+海關”“單一窗口”應用,落實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和隨附單證要求,進一步降低企業通關成本,為實現“五年取得突破”的目標貢獻口岸力量。(記者 李振 王亞楠 孫源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