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涉華輿論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新變化,《德國每日鏡報》刊發題為《西方必須證明它可以給民眾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的文章,強調中歐之間良性制度競爭的意義,文章認為,如果歐洲能夠有效解決自身社會貧富差別和分裂的問題,“就不必擔心中國的崛起”。德國10家孔子學院的外方理事長或院長也於近日發表聯合立場聲明,強調孔子學院與德國歌德學院功能類似,作為學術、文化和社會交流的機構,對中德互相理解作出了重要貢獻,不應對此予以政治意義上的解讀。這些理性聲音,是以往德國涉華輿論少見的現象。
過去一段時間,一些關心中德關係的人士一度深感憂慮,主要的原因是中德相互交流與合作中的理解和認知赤字在不斷轉化為信任赤字,並被進一步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甚至朝牴觸和敵意方向發展,一些人士擔心,德國及歐洲政壇局部出現了“特朗普化”傾向。
客觀上講,如何定義和發展涉華關係對歐洲的確是個空前挑戰,中國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歷史少見,歐洲難以在自己圈定的“夥伴、競爭者或對手”概念中做出平衡選擇,而媒體、智庫和政界在中國發展面前似乎感受更多的是壓力和威脅,就連德國一位多年在華擔任高級外交官的政治分析人士都曾認為,“中國的經濟正在逐漸粉碎歐洲的統一,西方的企業正在被擠出中國”,因此,“歐洲要共同採取針對中國的反制措施”。這顯然是把因果關係弄顛倒了。
中國的發展對歐洲,尤其是對經濟高度外向的德國是福音,而不是歐洲統一的破壞力量。數據顯示,兩年來外國資本流向中國股市的總量接近翻了一番,達到近6000億美元。筆者從一些歐洲在華企業那裏瞭解到,其在華業務疫後率先恢復,超過其在全球的業務狀況,預計將支撐今年全年經營業績。今年6月,歐盟在華商會與羅蘭貝格諮詢公司發佈的《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0》顯示,考慮把生產經營移出中國的企業從此前的15%下降到11%。這些都説明中歐經貿關係十分密切、相互倚重,不是“破壞的力量”。
中國更沒有把歐洲企業“擠出去”的打算,相反在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和支持歐洲企業在華投資經營。中國市場對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企業在此獲得成功需要在創新和質量方面付出更多努力,這是給包括歐洲企業在內所有企業提出的挑戰,把這樣的挑戰加以政治化敍述只能使問題更加繁瑣複雜,解決不了企業的實際問題。
歐洲在對華關係中的糾結很大程度上還來自美國。不少歐洲媒體很清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頂着疫情一趟趟往歐洲跑其實是“分裂之旅”,最終目的是“擠壓中俄,分裂歐洲”,實現其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維持全球霸主地位。説到底,美國習慣而且繼續要在其全球戰略中維持歐洲的工具意義,目前更是迫不及待地讓歐洲跟着對付中國。為威逼歐洲選邊站隊,“老盟主”不惜對歐洲的領頭羊德國揮舞制裁大棒。對德國和歐洲能源供給具有戰略意義的“北溪-2”項目可能面臨被美國扼殺的危險,德國政壇有人形容美國此舉是對德“經濟宣戰”。問題是,美國正在成為歐洲的問題,而歐洲至今缺乏解決問題的辦法,缺乏有效的“反制措施”。“北溪-2”有可能成為歐洲對外關係中的屈辱符號。
近來的數據顯示,即使受新冠疫情影響,中歐經濟關係仍展現出了強勁的活力和互補性,這意味着,雙方關係遠遠好於一些媒體和政治人物的感受。德國涉華輿論近期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新變化是積極的。應該看到,中歐關係關乎雙方發展全局,絕不僅僅是“一個議題的關係”,不應狹隘地看待,更不應給它套上意識形態的枷鎖,其豐富多元的特性要求各方理性全面地加以觀察、塑造與呵護。(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