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一週股市回顧:A股房板微跌,機構稱估值在歷史低位,一季度有望築底反彈

房地產一週股市回顧:A股房板微跌,機構稱估值在歷史低位,一季度有望築底反彈

陸肖肖 梳理並製表

上週,房地產企業A股同H股出現了不同的走勢,A股房地產板塊微跌,H股地產板塊飄紅。具體表現來看,新城控股漲幅最大,達到了23.92%,共有七家企業的漲幅超過了7%。市值方面,龍頭企業仍然牢牢佔據着市值的榜單的前排。有機構分析,當前地產行業政策利空已悉數兑現,行業基本面及估值的持續背離將得以改善,一季度地產行業可能會出現築底反彈行情。

股價漲幅港股優於A股

1月22日,一週股市收盤,A股三大股指震盪分化,截至收盤,滬指收報3606.75,跌0.4%,深證成指收報15628.73,漲0.70%,創業板指收報3358.24,漲2.27%。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1月18日至22日,A股房地產板塊跌幅為0.05%,H股地產板塊漲幅為2.79%。

《華夏時報》記者統計了40家重點上市房企最新市值及一週漲跌情況,相比之下,H股房企的漲幅普遍優於A股。截至1月22日收盤,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在漲幅前10的房企中,有9家房企是H股。排在第一位的是A股的新城控股,漲幅達到了23.92%,但隨後的2-10位均為港股房企,旭輝控股的漲幅達10.71%,中國恆大周漲幅為9.19%,融創中國的漲幅在8.07%,華潤置地、佳兆業、中國金茂的漲幅均在7%以上。A股中的陽光城、華僑城A同樣漲勢不錯,周漲幅分別為3.68%和1.18%。

1月18日-19日,A股的地產板塊整體向好,但隨後的三天房地產板塊走弱,尤其是1月22日,A股地產板塊跌幅達到了2.2%,有多個地產股跌幅較大,南國置業、美好置業跌幅在9%以上,新黃浦、粵泰股份的跌幅超過了6%。

首創證券指出,在政策層面,房企三道紅線及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限制了行業融資規模的提升,但從中長期視角來看,地產企業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同時考慮到土地市場競爭格局的優化,品牌房企潛在利潤率存在邊際改善的預期。當前地產行業政策利空已悉數兑現,相信行業基本面及估值的持續背離將得以改善,看好在政策和基本面企穩的大背景下,一季度地產行業的築底反彈行情。

龍頭房企估值居前

根據上述40家重點上市房企最新市值及一週漲跌情況,截至1月22日收盤,在市值方面,龍頭企業仍然牢牢佔據着市值的榜單的前排。

萬科A、龍湖集團、華潤置地是房企市值的前三甲,萬科A以3399.35億元的市值高居榜首,龍湖集團的市值超越了2000億元,達2251.13億元居於榜單第二位,華潤置地則以1993.98億元的市值排在第三位。緊隨其後的是碧桂園、保利地產、中國恆大、融創中國、招商蛇口、新城控股這些頭部房企,分列榜單的第四至第九位,總市值均達到了千億以上。

首創證券研報指出,2020年全年房地產銷售及投資延續了高景氣度,市場表現的持續韌性有助於催化中長期行業悲觀預期的逐步修復。從估值層面,當前房地產板塊估值已隱含了行業空間變小及盈利水平下降的預期,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

房企估值有望重塑

在2020年房地產政策環境持續收緊的背景下,2021年調控勢頭延續,開年已有多地調控措施落地。近日,上海房地產市場火爆異常,新房市場甚至出現了一日售罄千人搖號的局面,為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官方調控落地。1月21日,上海市的調控政策升級加碼,住建委等部門發佈了相關文件,明確指出夫妻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嚴控“假離婚真購房”現象,文件還從税費等多個方面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

未來房企將面臨怎樣的市場環境呢?據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綜合考慮“不急轉彎”的宏觀政策定調,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落實”,以及“三道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實施”,2021年地產金融環境將“撥雲見日”,擁有更高的能見度,市場將從過去追求爆發轉向具備持續健康發展能力的房企。雖然銷售和業績增速難以回到過去的輝煌,但是更加穩健的發展預期將改變市場對企業的偏見,看好優質房企的估值重塑機遇。

在上述背景下,華泰證券分析,融資新政打破行業路徑依賴,房企的估值體系有望重塑,展望未來,機構重點推薦三類企業,第一類是未來有望受益於融資優勢,在多元化領域擁有前瞻佈局的龍頭房企;第二類是目前槓桿較高但未來有望改善,且在土地儲備或者週轉能力上擁有優勢的房企;第三類是融資新機制將助推房企探索多元化賽道,繼續看好存量資產價值重估的房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9 字。

轉載請註明: 房地產一週股市回顧:A股房板微跌,機構稱估值在歷史低位,一季度有望築底反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