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龍頭竟然不賺錢?伊美爾能否借IPO變得更“美”?

醫美龍頭竟然不賺錢?伊美爾能否借IPO變得更“美”?

  在資本市場,醫美一直被視作暴利的熱錢賽道。去年,醫美行業上游愛美客登陸A股,今年7月,又再度向港股進軍。資源正在越來越向頭部集中,就在傳統行業紛紛轉型醫美時,老牌醫美機構也盯上了上市這條路。

  8月3日晚間,民營連鎖醫療美容集團北京伊美爾醫療科技集團股份公司向港交所遞表擬香港主板上市。海通國際為獨家保薦人。關於募資用途,伊美爾表示將主要用於升級醫療機構、新設醫療機構及收購醫療機構等。

  企查查顯示,伊美爾經過三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8億元,華泰瑞麟、鼎暉投資、愉悦資本、天圖投資,君聯資本為其投資。

  這也不是伊美爾第一次登陸資本市場了,伊美爾曾於2016年10月11日在新三板掛牌,代碼為839070.NQ,後於2017年3月7日起終止掛牌。

  招股書顯示,伊美爾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一家老牌醫美機構,以非手術類醫美服務為核心發展戰略。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0年醫療美容服務收益計,伊美爾在中國北部所有私立醫療美容機構集團中排名第一;以相同指標計,伊美爾在中國所有私立醫療美容機構集團中排名第四。

  2003年伊美爾曾聯合媒體策劃了轟動一時的“人造美女”事件,通過對所謂人造美女整形手術的全程曝光,伊美爾品牌在短期內得到大量曝光。

  此外,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活躍客户由2018年的7.05萬人增加至2020年的8.66萬人,及由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2.21萬人增加至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4.57萬人。

  財務方面,公司的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由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1.2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119.4%至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2.7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未必能於未來實現或保持盈利。截至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公司錄得持續經營業務淨虧損分別為3853萬元、6024.7萬元及1524.4萬元,2021年一季度經營業務淨利潤則同比扭虧為盈至1988.2萬元。

  截至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3月31日,公司分別產生累計虧損1.71億元、2.77億元、2.67億元及3.13億元。其中,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99億元、2.19億元、1.88億元及6422.1萬元。相應期間,公司淨利潤則分別為-1億、-1.18億、828.6萬、1005.3萬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從2016年至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總收入已從776億元以11.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1176億元,並預計由2021年的1353億元以19.7%的複合年增長率在2025年進一步增至2781億元。

  其市場規模也由2018年的1217億元人民幣預計增長到2023年的3600億,年化複合增速24.2%。從用户規模來看,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用户規模達到1120萬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1520萬人。不難看出醫美行業在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

  目前,我國醫美仍處於起步階段。在行業步入成熟階段以前,行業增速大小更多地來自需求端和價格端的影響。目前在所有醫美機構中,私立機構佔據主導地位,2020年私立機構佔中國醫美市場總量約82%,並預計將從2021年1136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2447億元,複合年增速達21.1%。

  在資本市場,醫美一直被視作暴利的熱錢賽道。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問題頻出,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5年間投訴量增長近14倍。虛假宣傳、非法行醫是涉訴醫美機構的兩大突出問題。

  當下,伊美爾面臨的不僅是行業上游企業的利潤抽成、線上醫美APP的融資熱,還有來自於想獲取行業暴利的跨行業競爭者。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伊美爾想借資本力量去升級現有醫療美容機構,並通過併購醫療美容機構的打法來擴大自己產業規模的想法。但顯然,伊美爾的“升級”之路,並不是那麼坦蕩。而未來能不能成功登陸港交所博得投資者喜愛,還要看它能不能給消費者講出更好的故事。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2 字。

轉載請註明: 醫美龍頭竟然不賺錢?伊美爾能否借IPO變得更“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