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理財產品即將發行 萬億“銀髮經濟”市場待挖掘

養老理財產品即將發行 萬億“銀髮經濟”市場待挖掘

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與養老相關的政策也陸續出台。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佈,針對當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提出一系列相關措施,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要求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大力發展企業(職業)年金,促進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當前養老保障體系第二、三支柱空間廣闊,宜採用免税、降低整體税率、延期徵税等優惠政策,培育和發展我國的商業化社會保險市場。同時,在規範發展下,充分發展多樣化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和商業養老金融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多樣的養老需求。

企業年金擴容前

需先減負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參加企業(職業)年金6953萬人,其中參加企業年金2718萬人。總體來看,自2004年就開始建立制度的企業年金參加職工數不到企業職工人數的10%,且低於自2014年起實施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參加職工數。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企業年金最大的問題就是其税負較重,企業年金所提取的個人所得税高於工薪所得税。因此,企業為職工建立年金的意願低,職工也因為到手工資受影響參與意願低。

同時,許多中小企業在做好社保繳費後已難以額外建立企業年金,導致民營、中小企業企業年金參與率較低。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毛道維告訴記者,中國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繳費標準已處於較高水平,其中,名義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已達28%(包括企業繳費20%和個人繳費8%),再加上醫療保險、事業保險等,導致有能力為員工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較少。

在改善方向上,普遍觀點認為,税費優惠政策有望助力企業年金擴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就認為,應積極探索推動完善年金的優惠政策,實時調整費率結構,逐步增強企業年金的吸引力和強制性,推動企業年金覆蓋率提升。通過調整費率結構,探討自動加入機制等辦法來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向記者指出,鼓勵中小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可以通過年金税前扣除個人所得税優惠、企業所得税優惠等形式,減少企業年金的税收障礙。例如,對中高收入人羣的個人所得税一般在15%到25%,若繳納個人年金就可以少繳所得税,將充分調動這部分人羣的繳納意願。在鼓勵發展企業年金上,還應該大力體現年金的保值增值功能和税收減免功能,提高市場主體和居民參與的積極性。

養老理財產品即將發行

除税收激勵政策外,多位專家認為,在市場規範運作和嚴格監管之下,應儘可能提供多樣化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和商業養老金融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多樣的養老需求,提升適應養老金投資要求的長期投資能力。

機構正在加快佈局。9月份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選擇“四地四家機構”(工銀理財在武漢和成都、建信理財和招銀理財在深圳、光大理財在青島)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以內。

近期,養老理財產品迎來實質性進展。工銀理財、建信理財已經相繼披露,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已報備,將很快正式發行。

建信理財首批擬試點產品具有四大特色:一是產品豐富,將在首批發行產品中同時試點封閉式和開放式產品,兼顧單筆購買和小額定投模式,補償各類養老需求。二是智能便捷,嵌入定投、分紅、申贖場景等人性功能,提升養老體驗。三是堅持普惠,在建行和招行雙渠道公募發行,發揮銀行服務優勢,覆蓋更廣泛的養老客户。四是穩健收益,落實各項風險保障機制的基礎上,發揮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大類資產配置、優質資產獲取、信用風險把控、長期投資經驗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管好人民養老錢。

內蒙古銀行戰略研究部總經理楊海平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之前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總體上效果不錯,不足之處包括,部分銀行養老理財產品適老性不足,主要表現在期限較長,流動性較差;與一般理財產品並無明顯不同,有名無實;資產配置方面也沒有考慮到老年客羣對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要完善的方向包括,在養老產品的設計上,充分考慮老年客羣的特點,對資金的需求。以開放型產品特點滿足老年客羣的流動性需求和應急性需求;資產配置上充分考慮老年客羣對資金安全的特點。

楊海平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養老理財產品的推出,能夠增加老年客羣的產品適應性、風險適應性,能夠提升老年客羣的理財意識,提升客户體驗。同時又增加了老年客羣的投資選項,提升了老年客羣的財產性收益,有利於老年客羣做好資金規劃、提高生活質量。對於發行者而言,通過精準的市場細分,推出專屬理財產品,對於服務客户、提升客户綜合收益,是一個良好的探索。通過這種方式,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參與到龐大的養老金融服務中。此次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推出養老理財產品,將引領新一輪養老金融產品創新,進一步完善養老金融產品譜系。同時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參與到養老金融市場,是完善多元化養老金融產品供給格局的有力舉措。

豐富老年人

保險產品供給

商業養老保險是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重要內容,截至目前,全國有1.07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持有商業保險保單,老年人商業保險滲透率為41%。老年人保單件數2.26億件,佔保險業全部保單件數的11%。“十三五”期間,老年人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4萬億元,承保人次、保費收入呈現逐年上升態勢,投保積極性明顯提高。

為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在養老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銀保監會近日表示要重視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保障和社會服務需求,鼓勵保險機構發展各類老年人保險產品,豐富老年人可選擇的商業保險品種。一是出台長期醫療險相關政策。引入費率調整機制,規避因醫療費用上漲帶來的保險產品定價風險。二是豐富老年人保險供給。引導保險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放開相關產品投保年齡和續保年齡上限。三是編制老年人常見重疾病種發生率表,為老年人保險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提供定價基礎。

在產品供給方面,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精算師、董事會秘書利明光認為,保險公司要進一步在養老保險產品的領取條件、領取方式、收益模式、安全性和流動性安排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增強“產品+服務”模式的深度和廣度。

銀保監會也表示,將督促保險機構積極對接老年人保險需求,開發相關產品,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包括提高養老保障水平,積極引導和規範專屬養老險試點,支持保險公司發展提供終身領取功能的養老年金保險,滿足長期養老資金管理需求;優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支持政策,為失獨、單身高齡等老年羣體盤活養老資源。優化老年人保險服務。豐富老年人健康險供給。引導開發以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病等老年人高發的特定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產品,加強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務融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27 字。

轉載請註明: 養老理財產品即將發行 萬億“銀髮經濟”市場待挖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