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正使得全球經濟繼續惡化,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判斷,全球經濟或在5年內都陷入低迷。記者8月8日從第二屆雁棲湖論壇獲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分析,得益於我國市場規模和容量的擴大,明年我國經濟有望在內循環的帶動下率先實現反彈。
全球動盪之下中國經濟的未來在哪裏?在阿拉丁控股集團等主辦的這一論壇上李稻葵提出,疫情後全球經濟或未來5年或都持續低迷,中國經濟也面臨質和量兩方面的挑戰。
李稻葵認為,內循環的內涵包括大幅度提升中國的最終需求,建立統一大市場和科技上的自主創新能力。他表示,內循環是國內經濟持續發展根本和主要的動力來源,能夠提升中國經濟總量;外循環則可帶來質的提升,這要求國內各界持續學習,讓開始領先的科技走向世界並做大做強。
對此李稻葵還表示,疫情也給我國帶來啓示,城鎮化是內循環的根本,包括醫療、教育等在內的城市基本服務還要加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張燕生分析,在全球化倒退,美國“退羣”影響上升的情況下,中國的外貿、投資形勢也在發生變化。不過利好之處在於,我國市場的規模和容量也在擴大和上升。
張燕生認為,在全球系統性風險上升的情況下,我國經濟要適當收縮以規避風險,並主要深耕東亞和“一帶一路”等地區。在內循環的帶動之下,明年我國經濟有望率先反彈,經濟增速或將在全球居於前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稱,今天的中國已經可以用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構建起高水平的國內經濟大循環。
王微認為,未來我國需要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推動國內消費變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則認為,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不僅能帶動中國經濟發展,也會對世界經濟形成強有力的拉動。
張立羣分析,在世界經濟恢復過程中,中國要有信心通過補短板、激活內需,真正把中國經濟的大循環暢通起來,進而帶動國際國內經濟實現雙循環,為世界經濟擺脱困難提供支持,也為中國經濟全球化掀開新的篇章。
圖片來源:阿拉丁控股集團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記者 趙鵬
編輯:趙鵬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