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A股的老字號們最近漲勢不錯。
截止到9月2日,桂發祥實現三連板,8月31日上市的五芳齋仍未開板,黑芝麻8個交易日喜提6個漲停,全聚德股價也迎來一波小高潮。
但是一眼望下去,放不下架子,是老字號企業的羣體性弊病。
比如,前段時間張小泉菜刀拍不了蒜還試圖教育消費的事就引起了社會的輿論。
再比如,一名網絡大v曾實地探店在大眾點評評分最低的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並進行了一番吐槽。王府井店得知後,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給出解釋,反倒理直氣壯的發聲明表示餐廳名譽權受到了侵犯,並以報警來回擊。給人的感覺是,狗不理不會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評判。這難道是對待“上帝”的態度嗎?
2020年,《最強大腦》節目嘉賓王昱珩一行到厲家菜就餐,隨即發了一條微博:環境和菜品還不如學校食堂。此事一出,厲家菜的回應簡單粗暴:清者自清,我們沒有必要回應什麼。換句話説,你愛吃不吃。
站在企業的角度,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學會和公眾打交道,很重要,特別是C端的企業。其實很多時候,消費者最在意的並不是出現產品質量問題,而是問題出現後企業的態度,一副蠻不在乎的俯視姿態是最不能被公眾所接受的。一意孤行,到最後傷害的還是企業自身利益,哪怕你是老字號,品牌價值也經不起透支。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擺不正位置還不是老字號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最近幾年,文化自覺驅動國貨崛起,李寧、安踏、飛鶴等本土品牌借勢跳躍,不管是盈利能力還是品牌知名度都得到極大提升。反觀一眾老字號企業,不僅沒有充分利用自己歷史悠久和文化傳承的賣點優勢,反倒在市場競爭中愈發力不從心。
根據商務部之前的統計,現存中華老字號企業中,只有10%的企業還在蓬勃發展,40%勉強盈虧平衡,剩下近一半都處於持續虧損狀態。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全聚德,淨利潤從2017年的1.36億元下滑到了2019年的4462.79萬元。2021年虧損1.57億,今年上半年虧損1.53億元。
張小泉過去三年的淨利潤分別為0.72億元、0.77億元、0.79億元,基本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而在此之前,狗不理的營收已在1億元左右多年徘徊不前,最終於2020年從新三板摘牌。
如何繼承傳統、融合現代,找到一條適合當下的發展道路,是所有老字號企業的必答題。但現在來看,大多都不及格。
以張小泉為例,有媒體翻出公司總經理夏乾良此前在接受採訪時的一段表達,大意是:中國人學了幾十年的切菜都是錯的,應該像人家米其林廚師看齊。
張小泉可能忘了,它的用户基本盤是中國14億最普通的平頭百姓,每天過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哪有時間在切菜上精雕玉琢。至於米其林,別説吃,見都沒見過,這好比拿大學教授的學術素養要求小學生,有意義嗎?
企業可以製造賣點,但起碼要符合實際,不能跑偏。所謂的“消費者教育”也不是讓企業拿着自以為是的真理向消費者宣佈該如何做,而是找到消費者真實的需求與痛點,然後給出解決方案。
事實上,找不到方向的又何止張小泉,老牌國藥公司廣譽遠也一樣。公司坐擁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四大核心品種,但始終沒有找到好的商業化道路,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以龜齡集為例,本來是傳統中藥,自己也對外宣稱有 500歷史的保密配方,但現在竟然做成了西藥形式的膠囊,驢唇不對馬嘴,傳統神秘色彩一下子沒了。再者,龜齡集聲名鵲起是因為乾隆帝吃過,因此才會成為高端人士往來的禮品,本質是一種高端保健品,現在做成膠囊,身份直接變成了藥品,請問誰送禮會送藥品?最後,產品定位和賣點也不清晰,龜齡集最核心的功效是什麼?具體面向當代社會哪部分羣體?都很模糊。
結果是錢沒少花,但事沒辦成。2021年,廣譽遠的銷售費用高達7.82億元,但全年虧損高達3個多億。
轉型不成,跨界來湊,很多老字號企業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2019年,狗不理併購了澳大利亞益生菌企業,號稱要在益生菌領域進行新技術的探索和研發。同樣在這一年,狗不理在第二屆中國進博會上賣起了面膜和眼罩,2022年,狗不理又成立一家咖啡公司……
張小泉也一樣,2021年,公司成功在創業板上市,隨後便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進軍“化妝品批發、零售”等相關業務。此後,張小泉更是頻頻跨界,先是賣廚具和廚電,最近又新增了食品銷售業務。但這種毫無根據的隨意跨界並未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從去年上市至今,張小泉的股價已經自高點腰斬。
老字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品牌的歷史和淵源,所有的轉型和跨界一定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和拓展,盲目出擊只能加速衰亡。
《大學》開篇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親民”,指的是體察人民生活。老字號企業本就具備歷史傳統,希望也能有中國傳統思想的覺悟,踏踏實實,端正態度,找準方向,止於至善,少一些自以為是的説教,多一些實事求是的探索。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