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綠色金融發力 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財經

  編者按:2020年,我國經濟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GDP同比增長2.3%,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經濟穩定恢復,主要目標完成好於預期。《穩中求進,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將從不同維度,深度探討中國經濟發展的內核力量與前進動力。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峯和碳中和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列為了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這也意味着我國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投資結構、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將發生深刻轉變。

  綠色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20年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科技創新日趨活躍,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研發投入總量已達到世界第二,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專利申請國。

  去年我國高科技產業增速顯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等信息高科技已位居世界前列。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的產量都是高位增長,分別為19.1%、17.3%、16.2%。此外,在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兩年下降後,也在2020年迎來了大爆發,全年新增裝機量高達48.2GW,創近三年新高。

  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離不開自主科技創新,這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創新驅動力。無論是前幾年經濟下行壓力,還是去年疫情衝擊,我們的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這一點一直沒有改變。

  去年,我國產業的數字化和數字的產業化趨勢明顯,綠色發展的底色也相當亮麗,節能降耗取得成效,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的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

  未來,以“碳達峯和碳中和”目標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發展的抓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向綠色、高效率的高端製造業轉型,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綠色金融“輸血”綠色發展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近年來,我國通過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疫情後,實現經濟綠色復甦不僅是產業升級改造的需要,更是中國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2016年,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共同印發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確定了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方向。四年來,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正式啓動運營,此外,綠色金融、綠色信貸,包括環保信用的作用也都逐漸顯現。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11.55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6.3%,存量規模居全球首位;綠色債券存量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

  中國人民銀行2021工作會議報告中強調服務好碳達峯、碳中和的戰略部署,是2021年和未來一段時期金融工作的重點之一。隨着,《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開始實施,這也標誌着全國碳市場啓動已具備所需的必要條件,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漸行漸近。

  中國引領全球經濟“綠色復甦”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碳市場建設,綠色低碳轉型腳步不斷加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

  經歷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後,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復甦中引擎動能明顯。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佔全球50%以上。而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專利數、投資、裝機和發電量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資已經連續五年超過1000億美元。

  我國不僅提前三年成功實現“巴黎協定”所規定的碳減排目標,而且還提出了高標準碳減排目標,不僅向世界出口綠色產品,更為世界貢獻綠色技術,分享碳減排經驗。 

  2015年我國宣佈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以來,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十百千”項目,幫助老撾、埃塞俄比亞等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進程。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疫苗供應不足,導致世界經濟復甦緩慢,不確定因素增強。而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宣佈“全球氣候危機進入緊急狀態”。

  面對氣候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項世界挑戰,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綠色復甦”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各國在其經濟刺激政策中不可或缺的思考維度。

  (作者:崔震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全球化、宏觀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國際金融、數字經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