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全球化出現逆流的背景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如何加速國內大循環是目前急需破解的重大問題。
最近,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這為破解加速國內大循環難題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行動路線圖。
加速國內大循環實際上就是在供給側、需求側和流通環節上同時發力,以流通為先導,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最終達成加快產品創新,擴大流通規模,促進並提升消費的目標。從我國國內市場的發展情況看,加速國內大循環具有較大的潛力。
從需求側來看,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儘管存在較大的收入差距,但總體上看,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新興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服務消費以及個性化、體驗性消費等都有巨大增長空間。中小城市的下沉市場和廣闊的農村市場有待進一步升級,加速消費力的釋放。
僅以家居行業為例,設計和創新對家居家裝消費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尤其智能家居增速加快。來自艾媒數據中心報告顯示,全國智能家居銷售額由2017年的880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1210億元,又上升至2019年的1530億元。僅居然之家的智能家居銷售額就由2017年的30.1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67.2億元。2020年全國智能家居市場預計有更大幅度增長,表現出強勁的購買力。
從供給側來看,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的影響,外貿訂單下降,外向型企業溢出大量的生產能力,逐漸轉向國內市場,因而使國內市場供給側有機會通過轉型升級,走出“產能過剩”迷局,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有能力滿足需求側不斷擴大、日益提高和分層次的市場需求。
連接供給側與需求側並使之形成在數量、結構、質量上的最優對接,關鍵在於流通要發揮好引導生產、打通堵點、疏通渠道、促進消費的作用。其中,流通企業和流通主管部門都是大有可為的。筆者在對阿里、京東、拼多多、蘇寧等零售平台企業的調查發現,這些企業利用其龐大的消費大數據資源、遍佈全國的物流網絡資源和平台優勢,幫助生產企業上線推銷產品,進行產品功能分析並改進產品設計,甚至工商聯手設計新品牌、建立品銷合一新模式,有效發揮了流通企業的先導作用。很多流通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開發O2O全渠道,加速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在促進消費、提升消費品質方面更發揮了引領作用。
流通行業主管部門在提振市場、促進國內大循環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以北京為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提出以新消費引領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培育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相繼出台了很多支持流通企業、促進新消費的政策,如支持“渠道創新”“直播帶貨”“首店經濟”“夜經濟”,培育跨境電商等新型消費,擴大服務消費,推廣綠色消費,打響北京消費季活動品牌,採取“一店一策”改造實體商業,創造更好的新消費場景,持續激發新消費需求,大大推進了北京消費市場的持續繁榮,這些經驗是值得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