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闡|“吃喝玩樂”行情火,A股提前過大年
壹點智庫研究員 呂華遠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着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1月28日,A股結束了牛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同時也是2022年1月的收官日。上證指數全月下跌7.65%,深證成指下跌10.29%,創業板指指數下跌12.45%,科創50指數下跌12.08%,實屬2017年以來“最差開局”。
假日效應發威,帶火“吃喝玩樂”
1月28日,上證指數3400點得而復失,最終收於3361點,跌幅近1%。從盤面上看,豬肉、預製菜、旅遊、影視娛樂等板塊表現強勢,正好對應了吃喝玩樂,頗具過年的氣氛。
豬肉板塊中,九成個股紅盤報收,温氏股份、新希望大漲4%以上,牧原股份收漲近3%;預製菜板塊中,西安飲食、百洋股份、嶺南控股、通程控股漲停;食品板塊中,星湖科技漲停;旅遊板塊指數大漲4.65%,桂林旅遊、九華旅遊、長白山、天目湖、凱撒旅業5只個股漲停;影視娛樂板塊中,橫店影視、貴廣網絡漲停,上海電影、中國電影、金逸影視、廣電網絡等漲超5%。總體上,“吃喝玩樂”行情爆發,局部賺錢效應顯現。
1月28日,有近70只個股大漲10%以上
中銀證券指出,這兩年的疫情洗禮倒逼文旅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結合新在線經濟體產生新業態,發展沉浸式、一站式、個性化旅遊產品。鄉村旅遊、冰雪旅遊有別於傳統旅遊形式,市場廣闊,發展潛力較大,可能成為未來旅遊行業新增量。文旅產品為應對疫後消費轉變需進行有效的迭代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厚積薄發靜待行業完全恢復。
另外,對於旅遊及景區,復甦趨勢不改,或存在反轉機會。隨着2021年6月以來多輪疫情擾動,國內旅遊恢復進度呈現前高後低走勢,跨省遊和遠程出行受防疫政策限制較多,板塊公司業績普遍承壓。展望2022年,即使需求端波動仍不可避免,但復甦趨勢依舊,同時防疫政策的變化預期發酵,也有望催生板塊行情領先於基本面的反轉機會。
中原證券表示,電影板塊即將迎來春節檔,作為國內票房最高影片的衍生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的上映有望進一步助推假期觀影需求。除《長津湖之水門橋》外,春節檔電影市場還有包括《奇蹟·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狙擊手》以及歷年均能創造較好票房成績的“熊出沒”系列動畫電影等涵蓋各類題材的影片上映。截至目前,春節檔預售票房已接近1.3億元,整體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
當前處於年貨備貨旺季,預製菜板塊迎來亮眼表現並不意外。東亞前海證券表示,臨近春節,各大外賣、線上平台迎來了預製菜定製高峯,眾多一二線城市外地工作者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疫情形勢共同影響下,春節期間居家做飯的需求高漲,促使預製菜需求旺盛。山西證券此前指出,未來3-5年我國預製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前幾天受到公司生長激素產品被納入廣東省藥品集採的傳聞影響而連續大跌的長春高新,1月28日午後直衝漲停,隨後回落收漲近3%。原因在於長春高新當天在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廣東聯盟採購不涉及公司長效生長激素產品。
1月28日,山東板塊的個股中,1月17日剛剛上市的德石股份收穫20%漲停,天能重工、青達環保漲超10%,天鵝股份10%漲停,ST金正5%漲停。
在壹點指數山東上市企業INC指數2021年12月TOP50榜單中,天能重工以INC指數636.65排在第41位,其各項分指標為:傳播廣度2.65、傳播熱度2.54、網絡關注度2.54、官網呈現度0.85。
壹點指數對天能重工的監測數據
公募基金密集自購,能帶給市場信心嗎
很多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近期A股市場經歷連續調整,以至於1月26日,《證券日報》和《證券時報》兩大行業報,分別在頭版發表重磅文章,呼籲機構投資者克服投資短期化傾向,“擔起引領價值投資的主體責任”“挺起A股的脊樑”“下跌是最大的考驗,忍耐往往是獲得超額收益的前提”。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的機構化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21年底,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已經超過25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規模也接近20萬億元,可以説我國資本市場已是機構主導型市場。
1月26日,尚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公募一姐”葛蘭展開行動,其所在基金公司中歐基金髮布公告稱,“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將於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以自有資金申購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基金合計5000萬元,並持有三年以上。基金經理葛蘭將於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申購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基金合計200萬元,並持有三年以上”。對於此次自購,中歐基金表示,是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以及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
公募基金作為市場重要的“壓艙石”,近日紛紛出手“挺起A股的脊樑”,試圖用真金白銀來提振當前稍顯脆弱的市場信心,包括匯添富、易方達、華夏、廣發、富國、南方、工銀瑞信、嘉實等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紛紛自購旗下基金,自購金額5000萬元至2億元不等,且均承諾持有至少一年。
其他一些比較知名的基金經理李曉星、陸彬、杜猛等,也紛紛加入自購熱潮。有資深基金研究人士表示,自購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新基金髮行時的自購,一種是對存續的老產品進行自購。對存續產品的自購,尤其是大額的自購,表明了基金公司對未來市場的信心。通過自有資金與投資者進行利益深度捆綁,增加投資者的信任感。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基金公司選擇在市場大幅回調時出手自購,其實有利於自身長期佈局。比如,2020年2月發生的基金公司“自購潮”,一年後天相投顧股票基金指數上漲約33%。
堅信價值,熬過寒冬,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