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把握“大勢” 未來中國的“錢景”在哪?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夏賓)“什麼是大勢?就是降低房地產、金融、教育、互聯網等的利潤和壟斷,以及由此引發的過去長期對民生和實體經濟的擠壓和成本,大力發展製造業、硬科技、實體經濟、新能源、資本市場等。”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近日公開發表的這一觀點引發關注。
在他看來,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機遇。看清這一大趨勢,至關重要。每個企業每個人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
事實上,進入2021年以來,中國經濟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反壟斷政策持續加碼、市場監管措施重拳頻出、“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發展、網絡安全寸土必守、極其重視對“卡脖子”領域技術的投資……
如此,投資中國的邏輯也在發生變化。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近日在“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稱,螞蟻集團上市被暫停,滴滴上市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現在又全面整頓教育行業,這些公司和行業都是投資者非常追捧的,但政策舉措下來後他們應該要重新仔細思考一番。
再看房地產。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説,今天我們強調“房住不炒”,而過去三十年,以住房作為主體資產對象的居民收入已經構成了全社會居民收入70%的資產,“現在再也不可能像過去的普漲邏輯,讓你投進去就能夠掙錢。”
7月22日召開的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一天之後,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信息顯示,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税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於近日發佈《關於持續整治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其中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那麼,中國的“錢景”在哪裏?“對於2021年的中國經濟,我個人的感受是將進入新經濟朱格拉週期,所謂朱格拉週期是一輪新的社會投資週期,至少會持續10年左右。”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直言,新經濟主要是指疫情極大激發了經濟數字化和綠色化的新動能。
他進一步稱,從數字化角度而言,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行業在現實生活中因疫情而得到廣泛應用,使得各方都認為有必要加速非接觸經濟和電子政務的發展,這會帶來大量軟硬件方面以及新基建的投資。從綠色化角度而言,中國官方將統籌推進碳達峯、碳中和的行動方案,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綠色投資。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今後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新興產業和新興消費的機遇較多。例如,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新興服務業、裝備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改造等。(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