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赴港不成衝擊科創板,兩版招股書數據存疑主營不進反退?

曠視科技赴港不成衝擊科創板,兩版招股書數據存疑主營不進反退?

出品:全球財説

3月12日晚間,證監會最新消息顯示,曠視科技首發上市申請獲受理,將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謀求科創板上市。

可以説,AI四小龍的IPO之爭再鳴一槍。但是,究竟誰能成人工智能第一股,目前還不好下定論。

累計未彌補虧損142.50億元 亟待商業化落地

曠視科技作為聚焦物聯網場景的人工智能公司,以自研視覺感知算法引擎為核心,打造AIoT操作系統。

目前,自主研發的新一代AI生產力平台Brain++,致力於幫助企業和開發者提升AI生產效率、規範生產流程。

官網顯示,Brain++的核心能力包括數據的處理、清洗和管理能力,算力的共享、調度和分佈式能力,算法的訓練、推理及部署能力。

相關專業詞彙聽起來可能有些許晦澀難懂,這也正是曠視科技所面臨的問題,便是從高科技研發到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

公司創始人兼CEO印奇曾在內部信中公開表示,只有商業應用的成功,才能為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後備動力”。

如何加強加快商業落地、更加完善為物聯網提供解決方案,從而明確造血路徑、維持變現能力,便是曠視科技現在的當務之急。

在長達616頁的招股書中,關鍵詞“解決方案”總共出現高達456次,僅次於“人工智能”的507次,可見商業化之關鍵。

那麼,曠視科技在商業方面,能夠做些什麼?

在公司官網及此前的港股招股書中,曠視科技主營業務分為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三個方面。

先以個人物聯網為例,其Slogan為“讓生活體驗從極簡到智簡”,涵蓋計算攝影、設備安全、FaceID人臉核身、FreeStyle美業、數據和數字化服務、泛娛樂增強體驗、在線營銷、智能電視等方面。

城市物聯網“讓城市管理從治理到智理”,包括智慧城市治理、智慧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樓宇通行等方面。

而供應鏈物聯網,言簡意賅,包括智慧物流園區及智慧倉儲。

不過,最新的招股書,將個人物聯網變更名稱為消費物聯網,《全球財説》瀏覽招股書發現,兩種業務相同,只是換了更為“洋氣”的名稱罷了。

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於2012年進入消費物聯網領域,以SaaS產品的形式服務全球開發者及企業用户。

但是從業績來看,8年時間中曠視科技的商業化落地並不如意。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曠視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8.54億元、12.60億元及7.16億元。

雖然營業收入逐步增長,但曠視科技由於研發投入較大虧損依舊嚴重。截至2020年9月末,曠視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42.50億元。

港股、A股兩版招股書出入大 主營業務不進而退?

分業務看,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營收佔比最高,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1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為64.35%;消費物聯網解決方案實現營業收入2.02億元,佔比28.16%。

佔比超6成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毛利率較低僅為29.86%,遠低於同期消費物聯網解決方案的81.63%。

弔詭的是,在主營業務營收及佔比上,此次A股招股書與港股招股書有所出入。

以2018年收入為例,此前港股招股書披露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57億元,佔比總收入比例為74.1%;但在最新A股招股書中,2018年全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為5.43億元,佔比63.56%。

曠視科技赴港不成衝擊科創板,兩版招股書數據存疑主營不進反退?

圖片來源:曠視科技港股招股書

曠視科技赴港不成衝擊科創板,兩版招股書數據存疑主營不進反退?

圖片來源:曠視科技科創板招股書

同時,最新招股書中三項主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總和為8.54億元,都不及港股招股書中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一項業務的營業收入。

較2019年8月25日披露港股招股書已過去一年半有餘,主營業務數據的明顯出入該作何解釋?商業化落地又究竟進展如何?

畢竟按照2020年前9月城市物聯網實現4.61億元營業收入計算,2020年全年該業務營業收入都不及此前港股招股書所披露的10.57億元。

究竟是財務數據出現披露?還是業務內容發生變更?或是主營業務不進而退?不得而知。

股權方面,由於曠視科技資金所需成立以來共進行5輪融資,D輪融資後估值達40億美元。投資機構便包括聯想創投、創新工場、啓明創投等。

不過最後的贏家,還是阿里,曠視科技也是不折不扣的“阿里系”公司。

股權結構顯示,螞蟻金服通過全資子公司API間接持股15.08%,為第一大股東;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間接持股14.33%。阿里系合計持股佔比達29.41%。

而此次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計劃募資60.18億元。

其中,22億元用於基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1.22億元用於AI視覺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產品開發與升級項目,5.80億元用於智能機器人研發與升級建設項目,8.56億元用於傳感器研究與設計項目,剩餘12.6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曠視科技獲得受理前一日。同為AI四小龍之一的依圖科技主動要求中止審核,有消息稱此次中止與紅籌架構有關。

同屬於具有VIE架構的紅籌企業,曠視科技的IPO征程是否會遇到相同問題還不得而知。另一家雲從科技也剛剛於3月5日回覆完柯傳班首輪問詢。

究竟人工智能第一股花落誰家,無法定論。但第一股終究是“虛名”,投資機構需要退出渠道及盈利分紅,高科技投入後的商業落地才是關鍵,畢竟空談不值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9 字。

轉載請註明: 曠視科技赴港不成衝擊科創板,兩版招股書數據存疑主營不進反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