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科技成立保險事業部,能否成為"趕超"螞蟻集團突破口?

京東科技成立保險事業部,能否成為"趕超"螞蟻集團突破口?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松果財經(ID:songguocaijing1) ,作者:葉小安,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圖源:攝圖網。

中國傳統保險業存在着定價、獲客以及產品獲得感低、理賠體驗差等痛點,其中保險的營銷方式不受信任是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

但互聯網保險卻為行業帶來了新機遇,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管整頓後,互聯網保險業逐漸建立起了良好的運營體系。同樣,政策也在不斷鼓勵行業運用保險科技改造傳統業務流程。

就是這樣一條逐漸規範、政策不斷利好的賽道,讓不少巨頭虎視眈眈。阿里旗下螞蟻保險、騰訊的微保,而另一大勁敵京東科技近日還專門成立了保險事業羣,負責保險業務規劃、產品打造和運營交付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科技之前經過多次轉型終於確定了“科技”定位。但這次,專門成立保險事業羣京東科技意欲何為?能否拿下保險科技市場呢?破局點又在哪呢?

為趕超螞蟻,京東科技找到“保險”突破口?

據多方媒體報道:近日,京東科技整合線下生態合作部、平台生態羣的保險業務部和保代業務部職能,新成立保險事業部。其中,原線下生態合作部負責人潘彪被任命為保險事業部負責人,向京東科技CEO李婭雲女士彙報。

值得注意的是,主負責人潘彪曾任職於陸金所首席營銷官(CMO)職務。而京東科技在今年進行重組之際,新設立了15大事業羣,這標誌着公司將進一步弱化金融業務屬性,強化科技色彩。

那時的保險業務未被納入15大事業羣中,但現在專門成立事業部,又派任潘彪當主要負責人,看得出京東科技如今對保險科技的重視程度。

其實早在2017年,未重組前的京東科技就已瞄準保險市場,當時京東數科就已經成立了保險科技業務部;目前公司也在大力發展保險業務,為保險公司提供包括產品創新、保險風險管理等在內的科技服務。

此次單獨成立保險事業部,究竟為何?

為了在保險市場找到金融科技領域的突破口。

京東科技成立以來,常拿來與螞蟻集團比較,畢竟兩家都是從電商巨頭中孵化出來的公司。但比螞蟻集團成立晚九年的京東科技是並不佔據優勢的,其很多金融領域業務難以與螞蟻集團正面競爭,好比在支付領域是難與支付寶這位巨頭比拼的。

但保險市場,卻是京東科技突破螞蟻集團的窗口。由於保險市場集投、貸、保三大金融屬性功能於一身,複雜程度更高,並未被螞蟻集團和騰訊它們完全瓜分,而傳統保險公司體量雖大,但在保險數字化與在線保險銷售方面又相對乏力。所以,在保險科技領域京東科技有很大的業務發展空間。

不過,京東科技有把握嗎?

To B的京東科技,做保險的想象力幾何?

做保險市場,企業的核心的競爭力主要包括:大數據積累,即用户數量、獲客渠道等;合作保險公司數量及提供的險種豐富程度;還有理賠保障等。

目前來看,京東科技做保險還是具備一定基礎:

(1)擁有大數據作支撐,可精準定位用户需求建立風控核保引擎。

早在2015年,依託自身打造的大數據生態,京東金融就已經完成了超過一億的用户評分,這個量級當時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難以比擬。目前,京東科技的大數據生態也逐漸搭建穩固,幫助眾多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或提供技術支撐,好比三月成立的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京東科技就提供了大數據技術支撐。

而擁有龐大的大數據庫,可為京東的保險業務建立風控核保引擎,即將客户多維度、立體的精準畫像,來建立健康險及意外險的風控核保引擎,實現線上核保或拒保來縮減業務人員的核保流程時間。

同時這方面服務又可為用户提供更高理賠保障的險種,例如,在去年8月,京東科技旗下京東金融就與中國人壽財險合作推出了性價比超高的超醫保·百萬醫療險產品。

(2)與多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提供較為豐富的險種。

據公司披露,京東科技已與100多家保險公司達成合作,為用户提供壽險、財產險、養老險、健康險、運費險等多種類型的保險及服務。此外,截至2020年6月,京東數科已累計為保險公司推薦了超過4500萬保險用户。

可見的是,京東科技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保險商户與用户,可為以後嘗試更多的保險業務做儲備。而目前提供的險種,也大致是常見的生活保險,一定程度上講,京東科技的保險業務線已基本成熟。

再據公司披露,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京東保險科技業務獲取的保險收入分別為0.59億元、1.46億元、4.58 億元和3.35億元。可見,京東科技保險業務也已經為公司創收不小的利潤。

(3)擁有大量企業用户,做團險業務實力更佳。

某種程度上講,京東科技具備天然的2B基因,2018年,京東金融就宣佈組織架構調整升級為京東數科開始公司的to C到to B端的轉型。

招股書數據顯示,京東數科的客户包括金融機構、商户與企業、政府等,其客户包括銀行、保險、基金、信託、證券等600家金融機構、100多萬家小微商户、20多萬家中小企業、700多家大型商業中心以及40家城市公共服務機構,同時其物聯網營銷平台覆蓋了300+座城市,6+億人次。

比較於C端用户數更多的螞蟻集團,擁有2B基因的京東做企業保險是更具備優勢的,因為龐大的B端用户有助於線上團險業務的建立,例如可儘量標準化、線上化團險業務,提供網絡安全險、僱主責任險等板塊業務。

但是,京東科技也不是沒有劣勢,在定位方面公司就不是專業的保險公司,無法為顧客提供專業度比肩傳統保險公司的一體化的保險業務及服務。

此外,京東科技在保險市場的入局時間也較晚,目前還算處於摸索保險科技新賽道的階段。但是同行競爭者騰訊微保與阿里螞蟻保險如今都很強,但也沒達到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那種壟斷市場的地位,所以京東科技還是有拿第一的窗口。

行業被監管到駛入發展快車道,京東科技的破局點在哪?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不斷遭到強監管,京東數科、螞蟻金服都紛紛去掉金融標籤,同樣細分賽道互聯網保險業也受到了波及。但如今,政策暖風又吹拂到了這個行業。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保費收入達到了45257億元;其分析師表示,互聯網保險行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管整頓後,逐漸建立起了良好的運營體系,如今政策頻發也鼓勵着行業運用保險科技改造傳統業務流程,未來消費者使用互聯網消費的意願將不斷提升,保險公司也會不斷推出新的互聯網保險產品,行業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

京東科技成立保險事業部,能否成為"趕超"螞蟻集團突破口?

而在金融領域內,保險又是比較特殊的,其中“產、壽、健、養”的行業細分,使保險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決定了保險本身的複雜性。由此,阿里、騰訊、京東等巨頭並未完全瓜分互聯網保險市場,大家在如何結合科技為行業賦能做大做強上正處於探索階段中。

京東科技如今專門成立保險事業羣,彰顯了其在此領域上耕耘的決心。而要找破局點,就得從行業未解決的難點、痛點切入。

首先可以優化保險的業務流程與理賠。

對於傳統保險而言,存在着人工辦理核保效率慢、理賠時效性差、準確性不高等痛點。而用户恰巧對這方面的敏感度高,行業內發生的“理賠不滿”風波也大多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由此,京東科技可藉助科技賦能,加強人工核保的流程及效率,或建立7X24小時的線上平台來進行準確的核保。但同樣是別的保險科技同行,一定也會採取類似辦法,京東科技這時可提升核保效率,這就得藉助科技及大數據庫的力量做分析。

其次,在產品的定價與設計上下功夫。

好比對標準產品進行有時效性精準的定價,減少保險產品由於時間跨度產生的理賠誤差。畢竟傳統的保險產品開發定價是依賴歷史經驗來做產品設計,而這些數據庫較為老舊難以實時更新,導致難滿足部分場景高頻率、碎片化的保險需求。

京東科技可做的,是基於雲計算及大數據的技術手段,滿足不同消費場景的保險產品需要的,製造出模型實時根據用户信息計算出保費顯示在用户支付界面上。

最後,可從為金融科技服務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及打造互聯網險銷售平台着手。畢竟傳統保險公司專業度雖高且體量雖大,但在保險數字化與在線保險銷售方面實力較弱。

京東科技若能與線下專業的保險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幫助它們產品線上化及銷售,不乏能累計更多可信賴的險種及積累更多的線下用户量。

另一方面,保險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也在於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的數目。因此京東科技更得加強此方面的實力。

總的來講,互聯網保險科技行業還處於培育階段,未來誰能拿下更高的話語權,得看誰能否用“科技”為行業賦能,逐一攻克行業痛點,為用户提供實際有用的產品。京東科技的保險野心能走多遠,還得看它的“科技”色彩站得住腳嗎?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1 字。

轉載請註明: 京東科技成立保險事業部,能否成為"趕超"螞蟻集團突破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