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入學的同學,優先分班,贈送年度最賺錢基金名單。”這邊是某機構理財課“導師”在直播間催促粉絲報名參加售價為2380元的基金進階課;那邊是消費者的投訴:“交了7999元課費後,只上了一天課,微信羣就被關了,所有承諾化成泡影。上當受騙了!”
當前,“理財課”廣告在直播平台、社交平台鋪天蓋地,常冠以“小白理財”“零基礎也能學”等字樣,吸引不少人蔘與其中。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充滿正能量的財商教育竟淪為不法機構的搖錢樹。在直播過程中,誇大或虛假宣傳、誘導貸款買課等行為頻現。
三大營銷手段
“這是近期最後一次基金課。講完之後,你就可以去實操了,賺8%至15%完全沒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部分機構打着“教人賺錢”“實現財富自由”的幌子,在直播過程中頻頻鼓動觀眾購買價格高昂的“理財課”。
直播間裏所謂“導師”有三大營銷“利器”。
以理財成績截圖作為“誘餌”,鼓吹無風險賺錢:“手把手教你做行情分析,讓你知道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教你零成本一年白撿幾千元,無風險14%的絕對收益。”
以“貧富差距”誘導財富焦慮:“貧富差距已擺在面前。什麼都不做,你與別人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明天的課我會教大家如何抓住行情。”“窮人永遠找藉口,富人永遠講方法。”
限時營銷。這些“導師”通常宣稱:“這期課程之後,學費會從5180元調到6180元……要麼現在支付全款完成報名,要麼先用定金佔住名額,下課之後補齊尾款。”不過,十餘天后,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上述“導師”提到的進階理財課依然在售,且售價未變。
學員直呼上當
當前,大量理財課廣告在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出現。
參與免費試聽某理財課的小雪(化名)透露,她是在某直播平台上刷到免費理財課鏈接,之後助教將她拉入微信羣。
小雪稱,進羣之後,需填寫個人信息表,涉及個人收入、家庭人口、家庭資產狀況等。“我沒填表格,因為涉及太多個人信息了。”小雪認為,這張表格有過度收集信息之嫌。在直播課中,頁面設計誘導使用者誤點報名鏈接,一旦打開鏈接機構會頻繁發送報名短信。
“課程提到一些金融工具,我不會全部去實操。對我來説,權益類基金和股票風險太大。”小雪表示,理財課程性價比不高,最終放棄購買。
不過,仍有不少人購買了此類理財課程。中國證券報記者查詢某消費者服務平台發現,以“理財課”為關鍵詞的投訴逾百條,集中於“虛假宣傳”“課程內容假大空”“誘導消費”“退款難”等問題。
有消費者認為開課機構不斷“洗腦”,誘導學員交錢,三個小時的課程中有兩個多小時在勸人買課,“甚至誘導用花唄和信用卡消費”。還有人投訴,自己花了7999元交了學費,進入所謂“金卡進階班”微信羣后只上一天課,羣就被關了。
財商教育路在何方
2020年以來,直播駛入“快車道”,財商教育表現搶眼。天眼查信息顯示,近一兩年,含有“財商教育”字樣的公司成立了100餘家。部分財商教育機構利潤頗豐。據一位財商教育機構高管透露,他所在的公司三年時間裏年收入超10億元,學員超4000萬人。
在部分財商教育機構經營火爆之際,同步增長的是消費者投訴。2020年11月,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官網發佈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在京開展“培訓貸”業務的風險提示》稱,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包括外省市小額貸款公司或外省市網絡小額貸款公司)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在北京開展“培訓貸”業務,存在不當營銷宣傳、串通誘使學員借貸、預付費退款難度大、轉移責任等風險隱患。
為保護公眾合法權益,北京市金融監管局要求異地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在北京開展“培訓貸”等放貸業務。一經發現,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將採取相應措施。北京市小額貸款公司也應進一步規範“培訓貸”業務,有效防範信用風險。
高文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文豔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現在是全民理財時代,催生各式各樣的財商課程。作為受眾羣體,一方面不能輕信一些以理財之名、行詐騙之實的課程,或者輕易相信他人推薦的股票。向他人非法薦股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詐騙罪等罪名。另一方面,在選擇課程前,要對機構有一定了解。
“對於正規財商機構而言,要區別不同水平的投資者,強調投資有風險。要避免在課程中有表述絕對的話語,引發受眾羣體誤會,導致損失。”鄭文豔説。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