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暴跌40%!我決定建倉牧原股份的邏輯梳理

第一次聽説“ 牧原股份”是因為一本書《投資至簡:從原點出發構建投資體系》,書中大篇幅的分析了牧原股份、伊利股份、五糧液、呷哺呷哺、頤海國際和長生生物。

我的持倉中恰好缺少一個消費股和醫療股,現在計劃補充一個消費股,牧原股份;而醫藥股還要再等市場的機會(之前賣早了 愛爾眼科,再也沒有接回來的勇氣和機會了),繼續持幣觀望。

作者:爬上沙灘

來源:雪球

牧原股份是集飼料加工、養豬生產、屠宰加工為一體的大興現代化農業企業,自繁自育自養集約化養豬規模居亞洲第一。我們看到很多的“自”,按照很多行業是自營模式還是加盟模式,我更傾向於自營,看看海底撈、順豐快遞都是非常成功的典範!

而養豬,這樣一個似乎老百姓都會的事情,能有什麼機會?要看怎麼看這個問題了,我覺得有他的羣眾基礎挺好,不是一個很陌生的事情,比較容易產生合作,而牧原在全國大面積的開展5+精準扶貧項目(政府+銀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户)在2017年10月有7個省12個縣,帶動48,284户貧困户;而根據2019年的財報,截至2019年12月31日,“5+”模式已推廣至黑龍江林甸、安徽潁上等12省49縣(區),精準發力帶動139,827户建檔立卡貧困户逐步實現脱貧。兩年時間,合作貧困户增長了2.9倍,不管是對於公司的收入還是當地貧困户都是巨大的雙贏,帶來的社會效益就更不用説了。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這個空間還非常巨大。

1. 主營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為生豬的養殖與銷售,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和種豬。按照行業分類,養殖業佔了公司97%的收入,而分產品是生豬佔了公司97%的收入,非常的聚焦!

而隔壁的温氏股份,就沒有那麼聚焦了,是好事還是壞事,個人評判。

3個月暴跌40%!我決定建倉牧原股份的邏輯梳理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生豬1,025.33萬頭,其中商品豬867.91萬頭,仔豬154.71萬頭,種豬2.71萬頭。實現營業收入202.2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1.14億元。而2016年的時候,生豬出欄是311萬,現在2019年867萬,漲了2.78倍。發展勢頭強勁!

温氏股份2016年的出欄量是1712,而2019年是1851,增長緩慢,而牧原與温氏股份的差距正在縮小,數年內,牧原股份大有趕超温氏股份的趨勢。

據公開數據整理,2018年出欄量較大的八家養殖企業(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糧肉食、大北農、天康生物)生豬合計出欄4,844.78萬頭,佔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6.98%。

2019年該八家養殖企業生豬合計出欄4,499.93萬頭,佔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8.27%,與2018年相比,集中度有所提升。從行業整體水平來看,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整體規模化程度仍處於較低水平,因此對於頭部的企業機會還非常大!頭部企業佔有的份額也在緩慢增加,這些都是好事!

2. 盈利能力(增長有利潤)

看如下的表格(來自巨潮網)ROE非常強勁,除了個別年份2018年(豬週期底部在2.8%),其他的都在30%左右,即使在最困難的2018年, 依然是盈利的, 上一個困難出現在2014年(ROE是4.27%,淨利潤率是3.08%)。

週期看來是一個問題,如果踏不準,就會有一年的不增長,但是長期看,4年~5年一個週期,其中只有1年不增長,這個確定性還是很高的!

3. 經營現金流如何(利潤有現金)

牧原有很好的現金流狀況,生豬交易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所以牧原連續多年的應收賬款為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一直為正,淨利潤的含金量較高。

按照一個通常的分析方法:現金流與淨利潤的對比,過去幾年的數據如下

現金流在多數年份都是超過淨利潤的,已經屬於健康的行列;而如果把5年數據加總,淨利潤是如下的結果,現金流比淨利潤多29%,金額單位是萬元人民幣。(淨利潤:1,191,785;現金流  1,533,156)

4. 有什麼風險嗎?

差異化:生豬其實沒有太多差異化,而且到了消費者手上的是排骨、五花肉、後腿肉等,具體是來自哪個廠家的生豬很難確定,而且消費者也很難品嚐出不同種類的豬肉的口感。

產品價格波動:豬肉價格一般都是市場決定的,任何企業都很難有自己的定價權,而且跨區域的價格還是相差很大,我認為這個地區差異基本是由於物流和倉儲成本導致的。前面分析過,生豬養殖非常分散,因此生豬生產者很難有定價權;而生豬的收購者,並非就是最終消費者,因此也是批量採購,他的採購價格也是基本就是市場價。當然有個因素是政府指導定價,記得這個事情發生過政府指導價。因此如果價格上漲和下跌是全行業的事情,對於牧原股份可以認為沒有影響。

豬週期:提到豬肉,很多人都會提到豬週期,先説結論,長期來看豬週期不重要,豬週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是由供給方散户為主的結構造成的。一個豬週期中的具體豬價又包含很多偶然性。在考慮投資養豬企業時,預測豬週期和豬價沒那麼重要。

5、牧原股份的護城河是什麼?

目前來看,第一個是堅持自營(全程自繁自育自養的商業模式,生豬工業化養殖的生產方式),做到了行業的最低成本,即無論豬週期如何,牧原從未虧損過,即使全行業虧損,牧原也是最後虧損的那個企業;其次可以説他的高度專注,97%的收入都來自生豬,而這個賽道很長,雪很厚;再次他採用的5+扶貧合作模式是多贏的戰略,既提高了企業當地的知名度,而且在所佔領的糧食產區開拓更大的市場份額,拿到更低價的糧食;

而不是護城河的方面有:產品差異化,我們前面説過,產品沒有差異,客户也沒有品牌忠誠度和切換成本;是否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壟斷經營,特殊的專利和配方,這些牧原都沒有,可以説整個行業都沒有;

行業有多大:目前來看,生豬市場是數萬億元,而牧原的銷售額才200億元,只佔總市場份額的1%左右,或者還不到1%,將來增長空間巨大;龍頭企業存活下來後,將是巨大的藍海。整體行業可能不會巨大增長,除非人口再次大漲,這個可能性很低,那麼企業增長的來源就是積壓養殖散户退出的市場份額。

小結一下,大行業,小公司的格局使得公司發展遠遠還沒有觸及天花板。行業內競爭者弱,新進入者門檻高,上游弱,下游弱,替代品威脅小。公司的優勢在於超低成本,質量高度可控,風險可控。劣勢在於資產屬性重,資產負債率高,需要注意債務安全性。

6、買入計劃

前面是按照定性分析,確定牧原股份進入我的射程範圍。老唐説的計算之前的3個原則是

1. 利潤是否為真實的? 是。現金流>淨利潤

2. 利潤是否可以持續?應該可以,大行業,小公司,行業正在集中。公司正在擴大,成長股!

3. 維持當前的盈利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嗎?目前企業屬於擴張期,這個增長投資是合理的預期,牧原股份2020年上半年累計資本開支179.89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

其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牧原股份固定資產期末比期初增加114.48%,主要是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在建工程完工轉固增加所致;在建工程期末比期初增加63.83%,主要是本期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建設量增加所致;生產性生物資產期末比期初增加58.71%,主要是本期擴充產能,種豬及後備豬增加所致。

而2019年財報顯示,固定資產較期初增加39.28%,主要系隨着公司生產經營、建設規模擴大,在建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產所致。而同期的在建工程,較期初增加133.65%,主要系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建設規模增加所致。

具體數字來看,2019年底有85.9億在建工程;188.6億的固定資產,主要是廠房;同期的貨幣資金有109億;資產總規模從2018年的294億增長到2019年的528億,增加77%,野心非常大!

確定了上述三個問題,然後接下來可以按照DCF(現金流)折現模型計算一個買入價格。

根據牧原2020年三季報 報告期內,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92 億元,同比增長233.8%,歸母淨利潤209.9 億元,同比增長1413.3%。其中單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02.0 億元,同比增長561%,環比增長53.3%。

2019年的財報,第四季度增長非常厲害,45.88億的歸母淨利潤,我們保守一些,算一般23億,那麼2020年全年淨利潤可以到達209.9+23 = 233億,去掉位數230億。

假如2021年遭遇豬週期,利潤增長3%,然後2022再次回覆到25%,2023年25%。那麼2023年的淨利潤是370億。折現到2020年,3年淨利潤是767億,加上2023年以後企業永續經營的一個估值,目前企業總股本37.48億,我計算出的4折買入價格是109元人民幣,目前股價是71元。

我如果沒有計算錯誤的話, 目前企業低估,差不多是打3折甩賣,本週開始着手建倉。我這次按照我的計劃20%,50%,30%執行我預測價格的買入計劃。如果明年豬週期到來,豬肉價格下跌,還可以繼續加倉!

風險提示:本公眾號文章僅供讀者參考或研究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請獨立思考,謹慎投資。

新浪微博@華研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89 字。

轉載請註明: 3個月暴跌40%!我決定建倉牧原股份的邏輯梳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