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榮大面臨IPO最後“臨門一腳”時,卻收回了申請。據最新的《發行監管部滬市、深市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截至2022年7月14日)》顯示,原本處於“已反饋”審核階段的榮大科技已提交撤回首發申請。
這家因打印而走紅的公司,因佔據了全國90%以上的IPO申報文件製作市場,且距離證監會辦公地富凱大廈不足3公里,在業內被稱為“最牛打印店”。神秘和低調是這家公司的標籤,公司負責人從不接受媒體採訪;但市場的質疑也從未中斷,比如:連不少投行都未必清楚的行業秘密,它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取,又是以怎樣的方式獲取的呢?
是否涉嫌行業壟斷?
北京榮大的上市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公司最早擬上市板塊為創業板,後來變更為滬市主板。公司解釋為“公司目前的行業定位、盈利能力及未來的發展戰略等方面更符合在滬市主板上市”。
2021年6月18日,北京榮大IPO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正式踏上IPO之路。
證監會受理北京榮大IPO申請半個月,中國證券業協會便公佈了最新一批20家首發企業現場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北京榮大位列其中。現場檢查被認為是IPO的“殺手鐧”,多家企業被抽中現場檢查後選擇撤回IPO以規避風險。 北京榮大並未選擇撤回,顯示出公司對自身的信心,但歷經一年考驗後,還是沒能跑完全程。
今年1月,北京榮大IPO申請收到首輪反饋意見,從中可以看出監管層對市場熱點的關注。
證監會指出,目前審核體制下,發行人申報文件並非全部公開,北京榮大提供實質性審查依據何在,“除公開發布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外,北京榮大提供最新審核動態及公開回復案例是否參考了其他客户的申報文件,是否經過相關客户的授權,是否利用壟斷地位強制客户授權,對於客户非公開披露的信息,北京榮大相關收集、錄入、查詢等行為是否損害客户利益,是否侵犯客户的商業秘密。”
證監會還對北京榮大的行業壟斷提出質疑,要求北京榮大及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披露北京榮大取得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原因,是否對外以監管部門唯一指定、認可的諮詢機構、材料製作機構或者可以向監管部門輸送利益等作為賣點進行不實宣傳。
為何被稱為“券商之家”?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神秘和低調是這家公司的標籤;針對外界質疑,幾乎見不到北京榮大進行解釋和溝通。
7年前,榮大老闆周正榮曾表示,“榮大隻是一家街邊小打印店,沒什麼可説的,我們沒打算上市。”7年後,榮大就要IPO了,榮大老闆仍然對外界“無話可説”。
2020年11月20日,北京榮大擬IPO的消息迅速流傳。北京證監局網站顯示,國金證券報送了其創業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雙方在11月6日簽訂了輔導協議,輔導期預計為3個月。
當時北青報記者與該公司聯繫時,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公司從來不接受採訪。”而外界幾乎看不到這家公司的公開報道。
公開材料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周正榮和韓起磊,兩人合計持有76.82%的股份。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兩位高管年齡相差20歲,此外就沒有他們更多的創業信息了。
招股書披露,周正榮,1963年1月出生,高中學歷。1986年至2000年,自由職業;2000年8月至2019年8月,擔任北京榮大偉業商貿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20年10月至今,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韓起磊,1983年3月出生,大專學歷。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歷任北京榮大偉業商貿有限公司製作部經理、副總經理;2014年8月至2020年10月,擔任北京榮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17年7月至今,擔任北京榮大商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20年10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不可否認,北京榮大打開了一個龐大的打印細分市場,其旗下的榮大快印則成了這個領域的“牛店”,被投行人、IPO公司稱為“券商之家”:因為榮大快印,是投行人上會前打印底稿的“最後一站”。
2021年,北青報記者曾在一次暗訪時,走遍了其位於金燦酒店三層所有辦公室。兩側的辦公室幾乎全都打開,大間可坐三四人,小間也就容一人轉身。
兩側的大間和小間就是傳説中的包間,而這樣的“包間服務”頗有講究。據投行人士介紹,“要進這樣的包間,必須要交20000元押金,成為VIP會員。”根據榮大的“服務指南”,VIP可以享受到三大優勢服務:一是接待室、製作員的優先安排;二是折扣優惠;三是免費用車送至證監會等增值服務。
在業界,榮大快印的口碑和專業性受到廣泛認可。多年的積累,使得榮大快印熟練掌握上市文件的要求,甚至能幫客户找出文件中的差錯。
行業優勢能否繼續?
榮大科技自設立以來一直活躍在證券市場,成立之初,公司主要向券商、銀行、信託、基金等客户提供各種商務文件的設計、排版及製作服務,目前公司業務包括為擬發行股票、債券及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司提供在申請IPO、再融資、發行債券、重大資產重組及新三板掛牌等業務領域的解決方案。
據招股書披露,以2020年為例,全年共有950家企業申報上市,採購北京榮大IPO申報文件製作和諮詢、IPO底稿整理諮詢、IPO數據核對服務的公司分別有932家、614家和717家,市佔率分別為98.11%、64.63%和75.47%。近3年資本市場加快改革步伐,北京榮大的業績和規模也搭上快車。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13億元、1.83億元和3.35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23億元、0.37億元和1.14億元。
北京榮大在IPO申報材料裏如此形容其“核心競爭優勢”,“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為經濟實體開展證券融資業務的服務提供商,致力於通過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並依靠多年的行業經驗及專業知識儲備協助各類申請人提高證券市場信息披露的效率與質量。”
不過,在北京榮大的高速發展中,市場質疑如影隨形。在註冊制逐步成熟實施之後,榮大科技的行業優勢是否還能繼續?與審核部門的“毗鄰優勢”還能否有效?一旦無紙化審核推廣開來,“券商之家”對券商是否還繼續具有吸引力呢?市場分析指出,這才是榮大科技公佈上市以來遭到的最大質疑。
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 供圖/視覺中國
統籌/餘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