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富途創始人李華:美股並沒有排斥中國公司,期待巨頭入局券商賽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伴隨着美港股市場的劇烈波動,中概股的二次迴歸與國內企業赴美、赴港上市形成雙向熱潮——組成了2020年至今資本市場的大致圖景。
淘金者蜂擁,A股市場曾出現連續10個交易日以上的萬億元成交,券商服務器臨時擴容、乃至宕機的消息屢見報端;港美股市場同樣火爆,港交所剛剛交出了其史上最亮眼的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較2019年上半年上升2%,股東應占溢利達52.33億元,均創半年度新高。
一大批優秀的互聯網、生物醫藥公司選擇港交所作為其上市地,美團、小米、君實生物、以及二次迴歸的網易和京東、正在路上的螞蟻集團。美股市場則走出大反彈行情,FAANG實現了氣勢如虹的漲幅。
淘金熱潮之下,正是“賣水者”券商面對的歷史性機遇。
最近,兩家於美股上市的互聯網券商——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先後發佈了二季報。在上半年美股、港股行情火熱的市況下,兩家公司的財報引起了關注。
第二季度,富途實現總營收8870萬美元,同比增長165%,淨利潤3050萬美元,同比增長328%。老虎的數據為,營收3010萬美元,淨利潤256萬美元,同比增長121.8%。
新增客户數方面,富途淨增有資產客户數6.5萬,期末有資產客户數達30.3萬;期末客户資產184億美元(約1424億港元);二季度客户留存率98%。
老虎方面,淨增付費用户3.4萬,有資產客户數16.8萬;新增開户客户9.1萬,總開户客户數83.4萬,客户資產總額83億。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被視作具備“港股市場優勢”的富途首次披露了當季美股交易數據,二季度美股交易量達554億美元(約4293億港元)——可以作為對比的是,老虎證券二季度的全品類交易規模為468億美元。
直觀看來,富途與老虎兩大互聯網券商明星公司均展示了優秀的成績單,但前者的優勢也在更逐漸的展現出來。
然而,受益於港美股市場的互聯網券商們也絕非高枕無憂,流量巨頭如字節跳動已在港提交了“松鼠證券”的商標申請,內地互聯網券商如東方財富也已進軍港美股。
與此同時,在陰雲密佈的國際大環境下,中概股回港等利好能維持多久,中國公司海外上市潮會否受阻——這些均是直接影響券商業務的未知變量。
對此,鈦媒體近日專訪了富途創始人李華,對於這家明星互聯網券商的內部經營和外部市場環境進行了深入訪談。
“騰訊的第18號員工”,是李華身上的重要標籤。
2000年,李華從計算機系畢業加入騰訊,是鵝廠招的第一個應屆大學生。4年後,騰訊在港上市,之後4年,騰訊股價上漲了近19倍。一直持有騰訊原始股的李華身價自然也水高船漲,不到30歲便實現了財富自由。
李華對股票痴迷,但卻一直不能從券商那裏獲得良好交易體驗,因此萌生了自己研發交易系統的想法。
2009年,李華正式組建港股交易團隊瞭解市場交易規則,為開發交易系統做準備。歷經四年,公司創建的在線交易平台富途牛牛於2013年正式上線。
此後的三輪融資,主要投資方出奇一致——騰訊控股領投,經緯創投、紅杉資本跟投。截至目前,騰訊依舊是其第二大股東。
富途的產品則承襲“騰訊基因”,“良好的用户體驗”是富途長期以來的標籤。
在採訪中,李華多次用細節強調他本人對於“用户體驗”的重視——平均每天打開App次數超過30次、始終和數百個客户保持直接互動、甚至頁面內的一個五角星圖標,其中的角究竟是鋭利的尖角好還是柔和的圓角好他都會親自過問。
以上種種對於一個純互聯網產品或許足夠,但對於一個金融產品來説,僅從運營層面重視“用户體驗”是顯然不夠的。
一是牌照的加持,自主持牌戰略也是富途在香港市場表現優異的重要原因。截至Q2,富途控股旗下公司已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2/4/5/7/9類金融牌照,在美國、中國香港、歐洲和新加坡等地共持有30張金融牌照與資質。
更重要的則是研發投入,季報顯示,目前其研發人員在整體員工中佔比超70%。二季度的研發費用是1.17億港幣,同比增長84%,在所有成本構成當中佔比是最大的,達到了44%。
這也説明了,富途的科技投入,主要是“買人”,而非“買系統”。
富途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技術委員會主席李華
談技術投入:自主研發才能解決用户痛點鈦媒體:富途的研發成本佔比非常高,這一方面主要投入在哪裏?
李華:從富途入局互聯網券商的時候,這已經是紅海市場了。而我們選擇從“用户體驗”的角度切入也就決定了,所有的系統——從前端客户用的APP到中台交易的部分、後台結算的部分,都盡一切可能進行自主研發。
我認為,只有把全鏈條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能在用户開户、資金進出、交易結算以及客户服務上可能遇到的痛點進行逐一的優化。
關於研發的投入,目前研發人員在富途整體員工當中佔比是超過70%,現在富途有超過一千名員工,研發相關的同事超過七百人。二季度的研發費用是1.17億港幣,同比增長84%,在所有成本構成當中佔比是最大的,達到了44%。
研發投入的資金主要花在了人員方面,花錢買硬件比較少。
鈦媒體:超過70%是研發技術人員,技術和金融在業務層面如何融合?金融是怎樣來指導技術板塊?
李華:這裏涉及到我們的內部分工,首先會有產品經理的角色,由產品經理收集和定義需求,之後交給研發去落地,我們會分為與用户相關的有牛牛產品經理,與交易相關的有交易產品經理、與風控相關的有風控的產品經理。
這是一個標準的產品流程,我們通過產品流程來保證研發的落地和功能的實現。
談牌照:互聯網券商接受強監管,需要很大勇氣鈦媒體:富途在牌照佈局方面具備着一定優勢,最開始自主申請這個牌照有什麼樣的門檻,一開始是如何拿下這些牌照的?
李華:首先我們是希望做一個很長久的事情,希望成為行業內的主流玩家。而業內主流一定是被監管的,是有牌照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選擇主動擁抱監管去持牌以及基於監管之下的合規要求去開展經營。
富途目前的港股、美股業務都是受到了業務所在地區監管機構的非常嚴格的監管,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給到客户在賬户、資金、交易方面都能提供更好的保障。
不管怎樣我們會沿着這條路徑持續走下去,如果要進入一個市場,我們會首先去成為這個市場的持牌主體或者是持牌機構。
以互聯網角度來看,接受監管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監管會讓事情慢下來,幾乎你每走多一步就要去和監管去做確認,他不理解你時需要做持續的溝通,要想辦法打動、説服他,而不是像做一個純互聯網產品,基本上只要我研發完了只要用户喜歡就可以放出去。
談用户體驗:決策層不能脱離用户,不能只看彙報和統計鈦媒體:良好的用户體驗是富途長期以來的優勢,對此內部是如何規劃和實現的?
李華:我們沿襲了騰訊的產品方法論,我不管公司做到一個什麼樣的規模,永遠都會活躍在最前線。
一,我會跟數百位富途活躍的客户保持着深入的互動,他們會持續向我反饋來自產品上的槽點,無論是好用還是不好用都會有反饋。公司決策層不能脱離用户只聽內部的彙報或者是看數據統計,比如活躍度多少、用户的滿意度多少,我覺得那是不夠的。
二,堅持自己去用,後台有統計,我平均每天打開富途牛牛次數超過30次,包括每一個點每一個細節我都會自己反覆去用,甚至是看到一個交易按鈕——一般人點一下交易界面就算了,我可能點交易界面看上去是無聊或者是反覆的東西,我會不停地去感覺,打開速度怎樣、彈出來的界面給我的視覺感覺是什麼。
同時我們還有一個社區,你會看到我們有非常多產品的同事活躍在社區裏,基本上一遇到對我們整個產品和服務的吐槽馬上就會有人去響應,去看其中的問題。
談市場環境:美股市場並沒有排斥中國公司鈦媒體:從市場環境來看,現在的趨勢是中概股迴歸港股市場,而如今的國際局勢對於新經濟的海外上市方面帶來了陰影,你如何預估這些變化,對富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李華:首先中概股的回港對富途來説是非常大的利好。我們作為一個零售券商有非常優質的投資者,數量龐大,並且富途整個管理AUM也很大,已經是過千億港幣。
另外富途平台上的投資者對於迴歸的中概股,尤其是新經濟公司有非常高的認可度和參與度。每一個回港的中概股上市時,富途平台上暗盤成交量非常大,富途平台個人投資者其實給到公司的股票的溢價也是給得非常多。
你甚至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第二天開盤的價格基本上都是跟富途同一天暗盤收盤的價格非常接近的。
鈦媒體:對於“逆全球化”的國際局勢方面有沒有什麼顧慮,你如何預估?
李華:就目前來講我們並沒有看到中國公司要去美國上市的步伐有所減退,最近比較有名的理想汽車、貝殼這些融資規模也是非常大,都很順利地登錄了美國的資本市場。
除了有一些大的政治因素的影響,資本市場並沒有因此去排斥中國公司。無論是給的價格還是其它方面都是不錯的。
我認為目前遇到的困難都是短期的,最終還要看長期的方向和趨勢,資本市場總是起起落落,還是要看公司本身,公司的基本面好,最終市場還是會給到你足夠的肯定和回報。
談競爭:歡迎巨頭入局券商賽道鈦媒體:字節跳動有了入局證券市場的跡象(已在港提交了“松鼠證券”的商標申請),這一互聯網巨頭不缺流量不缺錢,你是否覺得是個挑戰?
李華:我覺得不是挑戰,相反是利好,首先富途是一個不會缺流量的公司,同時券商是一個相對垂直和偏專業的市場,非精準流量的價值不會那麼大。
我認為大型公司進入到這個賽道里,一定會去帶來這個市場整體規模的提升,甚至説因為它的大流量會加強客户或者是叫潛在客户對這個市場的認知,所以對於行業來講甚至是對於富途來講我認為是非常有利的,盤子會變大。
對於大公司的入局,我們等了很多年。這是一個具有時間壁壘的行業,其中的產品也不是一個純互聯網的產品,不是説有一個好的切入點就可以瞬間引爆,它天然要求就是足夠安全,足夠準確,系統要穩定,還有各種合規的要求,這都需要時間來沉澱。
金融系統客户的系統方面容忍度是非常低的,在最好的交易時段裏你停機一分鐘給客户帶來的損失就可能非常大。所以我認為即使巨頭進來也需要跨越一個時間的鴻溝。也可以説這是騰訊持續投資富途的很重要原因,富途不論在時間上、還是底層的系統上都有了相應的沉澱和積累。
我們畢竟也是從流量巨頭公司出來的,太多年有點孤單和孤獨了。假定有一天有非常合適的競爭公司,對於富途來講會更好,更能激發我們的鬥志。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蔡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