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和同學們講過一個關於巴菲特十年賭約的故事。十幾年前,“股神”巴菲特在某個網站上立下一個賭約:從2008年1月1日開始的十年期限中,標普500指數的回報表現會打敗投資各類對沖基金的母基金。
所謂對沖基金(Hedge Fund)就是採用對沖交易手段的基金,也叫避險基金或套期保值基金。對沖基金是基金經理運用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工具相結合來管理的金融基金。美國著名的橋水基金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就是最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前兩年還寫了一本暢銷書叫做《原則》。
巴菲特這個賭約早在2017年12月31日已經正式到期。估計很多同學都已經知道了結果,那就是巴菲特贏了對沖基金經理。十年當中,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回報率達到7.1%,而對沖基金母基金的年回報率只有2.2%。如果這個賭約繼續延續到今天,結果還是巴菲特會贏,因為這幾年標普500指數一直在漲,即使經過了3月份的史詩級熔斷,現在已經基本漲回了熔斷前的高點。
所以,巴菲特給很多人的建議是: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到一個低成本的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指數基金中,然後繼續努力工作,享受複利。
正是基於巴菲特的理論以及對A股過去多年數據的回測,也是推薦大家選好的指數做指數基金定投,事實上很多同學從去年聽了節目開始做定投,包括寬基指數和我們推薦的行業指數,到現在都已經實現了不錯的收益。
但是今天咱們探討一個假設,如果巴菲特的賭約放在中國A股市場,結果會怎麼樣呢?
我找到了一張數據對比圖,這張圖對比了從2008年8月 ~ 2018年8月的。這十年時間,完整存續的指數基金和主動基金當年收益率的算術平均值。
從圖中的數據對比來看,指數基金只有3年小幅跑贏主動基金,其餘7年都是主動基金完勝指數基金。據此推測,如果巴老爺子在中國開同樣賭約的話,結果還真未必能贏。
那為什麼A股和美股有這麼大差別呢?一方面,我們來看一下標普500和滬深300近十年的走勢。標普500基本是單邊上漲的行情,而滬深300則是以震盪為主,大起大落。
在單邊上漲的行情下,指數基金可以充分發揮其費用低、適合“長跑”的優勢,隨着不斷上漲的“國運”實現較好的收益,買指數基金就是買國運,説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美國指數基金能跑贏70%以上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A股行情震盪比較大,指數基金要被動跟蹤指數,不能自主調節倉位,在市場大幅回調時,淨值自然會隨之下跌。所以,我們給大家講指數基金定投一定要學會止盈,否則你的收益也會坐過山車。
還有一個原因,美國和中國的市場特徵不同。2003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尤金·法瑪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説”理論。這個理論的前提假設是: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根據價格反映市場信息的充分程度,把市場分為3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強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弱式有效市場。
美國股市200多年曆史,市場比較成熟,股票價格在大多數時候能及時反映價值,基本處於接近強勢有效市場的狀態。因此,美股尋找低估的投資機會獲取超額收益難一些,加上主動管理型基金的費用明顯高於指數基金,所以指數基金長期收益比主動基金好。
相比之下,中國股市只有30多年曆史,市場不夠成熟,受政策影響比較大,市場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時性都不夠高。市場價格只能反映過去歷史信息和部分公開信息,屬於典型的弱勢有效市場。這就給了專業投資機構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
第三個原因,是中美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不同。美股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A股則是散户為主的市場,機構投資者就有機會憑藉對散户的專業優勢獲取超額收益。當然這個情況目前正在發生變化。
以上三個原因就是A股市場很多主動基金能夠跑贏指數基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