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新冠疫情給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和經濟損失。不過,隨着疫情的逐漸消散,該地區的經濟預計將在2021年反彈,其中中國的反彈勢頭強勁。
世界銀行在3月底的報告中對今年經濟增長作出兩種情形預測:基準情形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增長率為2.1%;較差情形下,即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經濟狀況持續惡化,該區域經濟可能負增長0.5%。這表明疫情之下的封控管理、融資條件收緊、出口大幅收縮給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
目前看來,可觀的政策支持將預防更嚴重的經濟減速。儘管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隨着疫情逐漸消退、全球進口需求恢復以及資本流動正常化,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增速預計將在2021年反彈至6.6%。
中國為有力控制疫情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對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不過,隨着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和有關措施的緩解,中國的經濟活動從3月初開始恢復。截至4月,中國的工業生產已經恢復增長,其汽車銷量更是實現了自2018年6月以來的首次增長。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主要經濟體都落實了大規模的宏觀經濟政策支持,以減輕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支持,下調了政策利率,降低了準備金要求,以阻止市場拋售、支持企業發展。其他經濟體也通過貨幣政策下調利率,提供流動性和信貸便利,並啓動各種資產購買計劃。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逐步恢復,並在2021年末恢復到疫情前的發展趨勢。中國的經濟增速也深受疫情的影響,不過其反彈勢頭可能會超過預期,預計將在2021年達到6.9%。
不可否認,目前仍然存在多種風險,包括疫情持續時間超過預期,長期面臨巨大金融壓力,全球貿易緊縮程度和持續時間比預期要糟糕等。
不過,與過去相比,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體似乎更有能力應對這場危機。它們經濟增長紀錄良好,具有更大的匯率靈活性,具備更加穩健的貨幣政策和更加審慎的財政政策框架。此外,與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地區相比,該地區借貸成本的增加沒有那麼明顯。
儘管面臨新挑戰,全球貿易關係仍然可能逐步正常化。而且,主要經濟體的遏制疫情和經濟政策支持措施可能比預期的更加有效。這些都會促進該地區的持續復甦。
(作者繫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瓦沙克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