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賣水暴利論”:別被“利潤原罪説”帶偏了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財經

■ 觀察家

“賣水暴利論”看似有數據支撐,實則不懂市場規律的片面觀點,公眾更沒必要被泛道德化的“利潤原罪”論調帶偏。

這兩天,“賣水才是暴利行業”的“賣水暴利論”,在輿論場泛起。這類論調的直接觸點是成立於1996年的農夫山泉9月8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大漲,其市值一度超過4400億港元,創始人鍾睒睒當了半小時的“中國首富”。

在“高科技”、“互聯網”標籤車載斗量的時代,樸素的“搬水工”能夠這樣大火一把,確實讓人有點意外。此後,有網友搬出其他品牌酒水飲料超高的毛利率數據:如茅台、可口可樂、海天醬油、伊利等“跟水有關的產品”的毛利率,由此得出了“賣水才是暴利行業”的結論。

這不是輿論第一次炒作某些企業或行業的暴利,想必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實際上,這些“暴利”的説法未必科學。

每次對“暴利”的炒作總會聚焦一個指標——毛利率。尤其是動輒50%以上毛利率看上去非常誘人,很容易被誤解為“一塊錢成本賺五毛”。但實際上,毛利率並不能直接體現企業的真實利潤,這可以用其計算公式進行印證。

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會計學角度講,“主營業務成本”並不包含税金、“銷、管、財”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企業成本。在財務分析應用上,毛利率只是反映產品的增值幅度,而非真實盈利能力。

與真實盈利能力更直接相關的,其實是淨利潤率,通常在上市公司、行業分析報告中和毛利率同時列出。可是,這些炒作“企業暴利”的信息中更熱衷於使用毛利率,對淨利潤率要麼輕描淡寫,要麼故意不提。原因無非是淨利潤率的數字比毛利潤率大大縮水,不夠“勁爆”。

“賣水行業”當然能賺錢,如果不賺錢也就沒人賣了。中國人口多、市場大,“賣水行業”的利潤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這也很正常。但要説是“暴利”,還真談不上。

正常情況下,處於行業頭部的少數領軍企業,憑藉多年的品牌積累和規模效率,在毛利率和淨利潤率上都有明顯優勢。而後是行業中堅企業、普通企業的毛利率與淨利潤率的依次下降。最後是行業邊緣的虧損企業,這些企業的存在是市場試錯的結果。

而炒作者將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單獨列出,以證明某某行業是“暴利行業”,這就很具有迷惑性。這好比把一所學校一個年級第一名的學生成績當作該校全年級的平均成績發佈,然後説“這才是中國最牛學校”一樣。

企業利潤的直接來源確實是客户購買支付的貨款,但企業的利潤空間只能從提高經營效率中獲得。農夫山泉也好,兩大可樂也罷,即便佔據了市場優勢,也不能為了獲取更多利潤輕易提價。那不會帶給他們更多的利潤,只會造成客户流失、銷售下降。

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成熟的傳統行業很難有“暴利”存在。而認為企業躺賺的觀點,更是大錯特錯,把商業邏輯想得太簡單了。

總而言之,實體企業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億萬人的就業和生計,支持實體企業不能流於空談。普通人能做到的是對企業多些善意,多點樂見其成的經濟理性,拋棄“利潤原罪”之類的偏執觀念,更不要被滿屏“暴利”的炒作所蠱惑。

不輕易架空市場邏輯去談論經濟現象,不輕易被“利潤原罪”的泛道德論調帶偏,的確需要不低的認知門檻,但這樣的理性值得擁有。

□關不羽(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