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處事彬彬有禮,微笑相迎精神歡喜;見面問好鞠躬行禮,謙讓禮貌講求規矩;語言文明説話客氣,交談樂於輕聲細語。這是日本的社交特點,但日本的糧食浪費成為當務之急。
一個叫“大家之聲”的日本網站針對所有年齡層的人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浪費物質排名的調查,結果顯示,從10歲到60歲的人,不約而同的首選都是“食物”。而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浪費掉的食物達642萬噸,這個數字是全世界全年320萬噸食物援助量的近兩倍。那麼,針對如此之多的糧食浪費,日本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1994年4月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 ,要求日本農業擴大國家間貿易擴大市場。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日本被迫進一步開放糧食市場。由於日本國內糧食市場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 ,如果完全開放糧食市場 , 必將對本國的糧食生產帶來巨大的衝擊 ,威脅國家的糧食安全。日本政府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 ,承諾對大米政策作有限度調整 ,並爭取到特殊處理待遇: 把關税化推遲到2000年實施。按規定 ,日本將在1995-2000年的6年中增加大米的進口數量 , 主要通過進口配額進行管理 , 配額內關税為18. 4%。1995年日本的進口配額 (最少准入量 ) 為42.6萬噸 (相當於1986-1988年國內消費量的4%) ,以後每年增加0.8%,到2000年增加到85.2萬噸 (佔消費量的8%)。面對國內糧食生產、流通出現的問題及WTO開放市場的要求 , 日本政府在1995年出台了《糧食法》 , 調整糧食政策,同時,積極制定應對措施,以穩定本國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把入世帶來的衝擊控制在最低限度。
1. 適應WTO要求 , 出台新糧食法 , 及時調整政策 , 為政府管理和調控糧食提供法律依據 。
2. 加強糧食宏觀調控,加大糧食種植面積調整力度 , 保持大米總供求基本平衡。
3. 建立糧食儲備制度 ,合理確定儲備規模。
4. 實行國家貿易體制 , 實現對國內大米市場的有效保護。
5. 加大政府對穀物生產的扶持力度 , 健全和完善農業生產的風險控制機制。
6. 政府通過農協在幫助生產者改善大米質量,提高=國產大米市場競爭力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在 “入世” 後 , 提出了農業的多功能性問題 , 強調農業不僅具有經濟功能 , 而且具有政治功能。充分利用WTO綠箱政策 , 加強農業支持力度 , 改善農業發展條件。日本農協對本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以及幫助農民進入市場、 降低流通成本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是真正代表農民利益的組織。(《糧食科技與經濟》2001年第二期)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認為,日本的現狀是消費者的節約意識不算強。日本消費者廳2019年1月面向3000名日本男女進行的意識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針對食物浪費問題回答稱“知道,正在努力減少”,但對於選擇併購買臨期商品,超過半數的人回答稱“幾乎不會”和“完全不會”。但近年來,習慣購買即將到期食品的日本民眾越來越多。一些民眾希望以此方式節省開支。更主要的是,很多民眾越來越重視環保,希望藉此減少食品浪費。
為保障糧食供給,日本製定了"確保稻米主糧自給+小麥和飼料糧進口依賴+海外農業拓展"的糧食戰略,並實施了一系列糧食調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通過鉅額補貼生產和高關税限制進口以確保稻米主糧自給,糧食儲備制度化,通過官民協力的投資模式積極發展海外農業投資,支持農業企業滲入主要產糧國和全球糧食供應網絡.有鑑於此,我國保障糧食安全應依國情糧情保重點,推進糧食補貼政策法制化,適時調整補貼政策的目標羣體,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加快農業"走出去"戰略的頂層設計。2019年5月16日,《食物浪費削減推進法案》在日本眾議院通過。法案寫明,政府有責任推進有關避免食物浪費的政策。法案要求在內閣府設置“食物浪費削減推進會議”,推動“食物銀行”活動。即從企業等接受即將廢棄的保鮮期內食品,送給福利設施等。(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