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中歐班列助力德國經濟復甦
中國網8月14日訊 西班牙《國家報》近日發文指出,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時,中德貿易往來並沒有因此中止,反而穩步提升,這主要歸功於中歐班列的恢復運行。在當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中歐班列正在新絲綢之路上發揮着新的重要作用。
杜伊斯堡位於德國魯爾區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第五大城市,擁有歐洲最大的內陸港——魯羅爾特港。文章指出,隨着中德兩國逐步控制新冠疫情,中歐班列恢復運行,越來越多的中國貨物來到這座歐洲內陸港口進行中轉,再駛向法國、意大利、英國以及北歐國家。“現在,中德兩國貿易往來正迅速恢復,每週都會有45-60趟中歐班列往來於杜伊斯堡和中國之間。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杜伊斯堡市政財務主管馬丁·穆拉克(Martin Murrack)説道。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諾亞·巴金(Noah Barkin)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德國將中國視為擺脱經濟衰退的幫手,中國是第一個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的國家。“因此,德國企業迫切希望能與中國恢復貿易往來。”
文章指出,中德兩國是相互信賴的貿易伙伴關係,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德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去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2060億歐元,超越了美國和荷蘭。
文章稱,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德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達到97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2%。此外,6月德國對中國出口83億歐元,同比上升15.4%。這些數據都説明,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為德國經濟復甦提供了巨大幫助,中國市場對德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章還表示,杜伊斯堡曾是德國西部最繁榮的化工城市之一,但受到工業化轉型的衝擊,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中歐班列的開通,不僅讓該地區的物流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並且還提供超過6000個工作崗位,有效緩解了當地就業問題。
文章指出,在魯羅爾特港,隨處可見中國企業的集裝箱,發達的鐵路運輸將中國與德國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杜伊斯堡市政廳對華事務專員約翰內斯·普弗格(Johannes Pflug)表示,中歐班列從中國出發,抵達杜伊斯堡大約需要16天時間,而海運則需要至少一個月。從時間成本來講,鐵路運輸具有巨大優勢。“我們從中國進口電子產品、服飾、玩具等等,然後將這些產品轉運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將汽車零配件、葡萄酒、食品再運到中國……中歐班列,是貿易全球化的一個典範,而我始終是中德開展友好合作的堅定支持者。”普弗格説道。(衞蕓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