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燕翔:市場正從“週期主義”過渡到“趨勢主義”
7月21日上午,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在參加網易財經“聚焦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直播時表示,市場正處在從“週期主義”到“趨勢主義”過渡的過程中;此輪行情為“生拔估值行情”,主要驅動力來自估值的提升;投資的邏輯上要選擇趨勢向上的品種,即使估值比較高也能消化。
從“週期主義”到“趨勢主義”
燕翔表示,以前是做自上而下投資分析,看宏觀經濟、國際形勢等,這個框架投資決策的過程是看到如果名義經濟增速向上,就判斷經濟向上的過程中整個上市公司的盈利週期是向上的。股票市場本質是對上市公司的盈利進行定價,所以在盈利向上的過程中大盤一般是堅定看多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看到經濟過熱,就有可能出現經濟下行週期,企業盈利就是向下的,大盤看空。
在名義經濟波動的過程中會產生所謂的經濟週期,也會產生投資上兩個最重要的判斷:大勢研判和板塊輪動,這個框架最大的假設是影響上市公司盈利最大的一個變量是總需求,總需求的波動使得整個上市公司或整個板塊的盈利會發生巨大的波動,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從“週期主義”的觀點向“趨勢主義”變化就是因為傳統的板塊輪動效應不在了,不再是總需求變化影響整個上市公司的盈利,也不會使得板塊的超額收益在很短時間內因為總需求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如果看到某些上市公司或某些板塊未來的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其背後的驅動力不再是總需求的波動,更多的是因為這些趨勢性變量的變化。趨勢分為兩種,一個是趨勢向上,一個是趨勢向下,投資者應該回避趨勢向下的板塊,因為趨勢向上的板塊即使買在最高點,也可以再收回,一旦趨勢向下,事情就變得棘手,從國外歷史經驗看,會發現醫藥、消費這些板塊長時間保持向上的超額收益,因為它符合經濟趨勢發展的變化,包括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等,都能夠反映在股價的變化中。
從“週期主義”到“趨勢主義”是想表達:以前傳統意義上基於名義經濟增速的板塊輪動和經濟週期不太有了,週期主義最大的難度是經濟週期什麼時候會發生是不可預測的,且每次波動幅度都不一樣。而長期趨勢一旦形成往往是不可逆的,在趨勢性力量下資本市場的結構性行情表現持續時間也將更長。
資本市場短期走勢分析
燕翔認為,此輪行情為“生拔估值行情”,主要驅動力來自估值的提升。2019年全球所有的資產價格全部上漲,包括股票、商品、債券、原油、黃金等。
這種流動性行情需要關注的是流動性的變化,流動性判斷的難點在於:一是很多流動性事件都是事後確認的;二是很多投資者擔心流動性拐點已經出現時我是不是沒看到,這點我們認為流動性拐點一旦出現政府一定會讓投資者看到。
回到A股目前的情況,流動性邊際收縮的信號有出現,短端利率出現明顯回升,長端利率也明顯回升,短端利率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從投資上來説,目前觀察流動性拐點意義更大,雖然經濟基本面浮動是存在的,但這個過程中可想像的空間比較小,不如偏消費、偏科技的品種想象空間大。
燕翔總結道:一是從投資來説,從“週期主義”向“趨勢主義”的轉變已經發生。從原來總需求的波動變成現在偏總供給側變量的變化,包括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集中度提升等邏輯,有些板塊未來超額收益的可持續性會比以前長更多。
二是從投資的邏輯上還是選擇趨勢向上的品種,即使估值比較高也能消化,趨勢走平的品種只能賺業績的錢,賺不了估值的錢。
三是從短期來看,這波行情流動性驅動的特徵非常明顯,應該時刻關注流動性的變化和波動。
最後燕翔個人認為從“週期主義”到“趨勢主義”轉變的過程中,偏科技、消費和醫藥的板塊相對來説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