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引亞太市場跳水 3月重現還是技術調整?

外匯天眼APP訊 : 北京時間9月3日晚,美股突然大跌,疫情後屢創新高的納斯達克指數跳水逾4%,同時國際金價、比特幣也一度下挫,這不禁讓人感到“3月重現”——投資者拋售一切、只為了換取美元流動性。

美股暴跌引亞太市場跳水 3月重現還是技術調整?

9月4日開盤,亞太股市普跌。不過恐慌指數VIX攀升幅度並不大,從此前的22左右升至33附近。3月時,VIX一度飆升至66的歷史高位。

“這仍是一個技術性調整,納斯達克也有繼續下跌5%-10%的可能性。但就長期來看,這仍是入場的機會。市場不確定性仍然很多,我們可能會看到銀行、能源和工業等此前怕輸大盤的板塊開始追趕,但是科技領軍企業仍然會持續領跑。”某華爾街投行資深主管馮磊(Mitch)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接受記者採訪的國內外的基金經理、策略師都普遍表示,本週前後的經濟基本面並未有太大改變,美國流動性仍然充裕,比起“3月重現”,更傾向於是技術調整。雖然科技企業盈利更佳、納斯達克此前屢創新高,但快速攀升後的回調難以避免。需要注意的是,地緣政治摩擦在美國大選前有加劇的跡象,在市場估值較高的背景下,仍有可能觸發市場波動,需要管理風險。

美股漲速過快引發暴跌

美東時間週四(3日),受到科技股普遍回調的影響,此前迭創新高的美國三大股指當天全線暴跌,遭遇數月來最大跌幅。截至收盤,道指跌2.78%,報28292.73點;納指跌4.96%,報11458.10點;標普500指數跌3.51%,報3455.06點。

美股週四暴跌後,兩位美聯儲高官相繼對市場又潑了兩盆冷水。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我們應該對資產泡沫感到擔憂”。而芝加哥聯儲主席伊萬斯(Charles Evans)則稱,“我對在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股市還在上升感到驚奇。”

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對記者稱,受到科技板塊下行的拉動,美股隔夜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反映出市場在前期成長股連續上漲的基礎上面臨技術性調整的壓力。成長股的股價連續創出歷史新高,已經充分反映未來成長預期,且投資者扎堆嚴重,因此出現前期獲利資金賣出的趨勢。昨晚關於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難產的市場傳聞可能觸發了這一次調整。

朱超平也提及,經濟基本面和政策方面並沒有發生明顯逆轉,美國PMI顯示經濟處於擴張狀態,且美聯儲保持其政策寬鬆,都為市場提供支持。最近關於疫苗開發和應用的正面消息不斷增加,也有利於價值和週期板塊的表現。市場在短期調整後,可能出現板塊輪動的走勢,科技成長股企穩調整,而價值和週期股出現補漲。此外,除了疫情的影響,美國總統選舉的動態也可能引起市場動盪。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有明顯上升,可能被市場解讀為正面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今年美股創下疫情前的新高,但機構近期仍持較為積極的看法。例如,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多元資產團隊高級投資經理黃思遠日前對記者表示,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股票已經與經濟脱鈎。蘋果市值達2萬億美元,很多聲音質疑,認為只是寬鬆貨幣政策引起的泡沫。我們認為這些都是錯誤的説法。市場出現的是質素上的分化,不是非理性脱鈎。

具體而言,美股的股票回報出現了較大分化。年初至8月20日,各大指數中,成分股錄得正負回報的百分比分別為——標普500: 正回報41.4%,負回報58.6%;納斯達克:正回報41.9%,負回報31.3%;道瓊斯:正回報33.3%,負回報67.7%。 “事實上很大部分股票年初至今仍錄得負回報。所以,股市和實體經濟脱鈎程度沒有市場認為那麼高。仍然錄得負回報的股票包括郵輪、航空運營商、傳統零 售商和能源股。如果這些股票今年以來的表現都錄得正回報,那麼股市就真正與經濟脱鈎了。”黃思遠稱,錄得正回報的往往是一些受長期結構增長推動的科技龍頭,它們現金充裕,在2~4個月的時間裏實現了2~4 年的增長。折現現金流估值被向前拉了 2~4年,這些真正的市場領導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優勢,資產負債表也較強。

不過,當前地緣政治摩擦在大選前有加劇的跡象,“在市場估值較高的背景下,仍有可能觸發市場波動。因此,除了在美股市場尋找板塊輪動的機會,對亞洲債券的配置,以及對亞洲和中國股票的配置,都是管理風險波動的必要手段。”朱超平稱。

關注溢出效應

亞太市場開盤大幅下挫,後續的溢出效應持續受到投資者關注。

9月4日,港股開盤後阿里巴巴、小米等大幅下挫。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股暴跌對港股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外溢效應,但受益於更為穩健的基本面和防疫形勢,強勢的港元和人民幣匯率,港股的波動性和下行空間將顯著小於美股。

但是板塊輪動同樣可能在港股市場出現。他稱,結構上看,隨着9月7日恆指成分股季度調整正式生效,之前連續上漲的科技股也有望借勢回吐,資金轉向內需股和防禦類板塊。隨着香港本地疫情趨於平穩及未來逐步恢復通關預期升温,本地股將有估值修復機會。

整體來看,趙文利認為,隔夜美股暴跌缺乏明顯的催化劑,更像是獲利盤湧現導致的技術性回調。但之前流動性寬鬆預期和擁擠化交易累積的巨大升幅和獲利盤已使的美股科技股的估值變得越來越不可持續。下一步需要關注的是本週五的重磅非農就業數據,在公佈前,盲目樂觀的投資者情緒開始變得十分脆弱和敏感。同時,近期美聯儲模糊的貨幣政策框架調整以及停滯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流動性的邊際利好已經明顯下降,因此投資者也在等待美聯儲對“平均通脹目標”給出更多細節。再加上遲遲難產和不斷縮水的財政刺激預期也在讓市場感到不安。疫情持續蔓延但疫苗不太可能在大選前上市也令市場對經濟二次下滑感到擔憂。

就A股而言,機構認為,9月份股市風格有望平均化,行業間的落差有望收斂。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疫情影響企業盈利,中報業績遜於去年同期。此前公佈中報的3300家上市公司,合計淨利潤比去年同期下滑15.5%,增速中位數是90.9%。但是,近幾個月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7月增速接近20%。今年前8個月,市場分化很大,消費股和科技股一路上漲,而週期股走勢慘淡。市場分化背後存在各種邏輯。首先資金的流動是驅動行業分化的直接力量;其次中國經濟長週期中消費強、投資弱的趨勢是行業估值分化的重要邏輯;此外,“雙循環”強調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給消費行業和科技創新提供了空間和動能。此外,短期內疫情防控仍不會全面取消,對消費和投資影響也不同。

在吳照銀看來,展望今年後幾個月,食品CPI有望繼續下行,消費行業恐將走弱;而PPI則進一步走強,利好週期行業。CPI和PPI剪刀差收窄,有助於市場風格切換。同時,新老投資者分化,年初至今新增投資者超過1041萬,新投資者應該更偏好估值較低的週期行業股票。這樣,行業配置相對均衡一些,不再像前8個月重消費、輕週期那樣大幅偏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29 字。

轉載請註明: 美股暴跌引亞太市場跳水 3月重現還是技術調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