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上漲
從期貨價格的走勢來看,我們大致可以把今年的行情分為三個階段:節後的淡季不淡,中秋前後的跌宕起伏,以及10月之後的上躥下跳。
2019年初(1~3月),儘管非洲豬瘟已經蔓延開來,但彼時蛋價並沒有明顯受到生豬價格的影響。當時生豬價格也處於相對低位,春節高點的蛋價與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接近,而節後的價格下跌幅度則相對偏大。除了現貨價格沒有超越預期的表現之外,面對已經長達18個月的盈利週期,市場對未來供應增加預期較強,對豬價與蛋價之間的關聯感受較弱,這一時期,包括2001在內的各個合約都處於低位震盪的時期。
3月,豬肉價格出現第一次的小幅上漲,豬價未來的上漲以及豬價對蛋價的影響開始明顯地影響市場判斷。在豬價温和上漲的第二季度,雞蛋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反彈,在5月中旬價格一度達到春節旺季價格,與此同時,局地出現因非洲豬瘟造成的豬肉消費減少。一方面,市場認為短期供應偏緊,另一方面,雞蛋與生豬的“替代效應”也逐漸注入期貨價格當中。
伴隨着現貨價格的震盪上行,期貨價格也逐步走高,7月現貨價格再度衝高,期貨價格也在中秋行情較早展開的情況下出現了明顯的上漲。然而中秋行情並非一帆風順,在7月底08合約正要進入交割月的情況下,現貨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調,導致正準備進入交割的中秋相關合約受到明顯打擊。同時,豬肉價格仍然呈現明顯的上漲趨勢。雞蛋價格的回調與連續上漲的生豬價格出現了不同步的情況,部分人開始懷疑生豬與雞蛋的關聯邏輯,也導致了期貨價格的連續回調。不過隨着真正的中秋行情展開,現貨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推動期價反彈。
結束了中秋行情,第四季度的精彩才剛剛開始。10月之後,生豬價格出現猛烈爆發,生豬全國均價一度達到40元/公斤,豬肉批發均價來到55元左右。同一時間,雞蛋價格在國慶後的蛋價逆勢上漲,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樂觀的情緒在期價上更直接地爆發,以1912為主的近月合約均出現接近千點的行情。而期現價格的強勢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1月,生豬價格出現回調,雞蛋價格滑坡,市場重新審視供應預期和生豬對於雞蛋的影響,期價連續下滑。
從對過去一年的簡單覆盤來看,市場主要圍繞的核心因素還是現貨價格(季節性預期差)對於近月合約的影響,供給趨勢對於遠月合約的影響,生豬價格對於雞蛋整體的影響。
淡季的異常,對旺季是警告
根據雞蛋消費的規律,我們可以把全年分為春節前旺季 – 春夏淡季 – 中秋前旺季 – 秋冬淡季四個主要消費季節。由於蛋雞養殖有持續性,雞蛋的供給是相對平穩的,而消費的季節性就會直接體現在價格上。因此,淡季與旺季的交織在價格上會表現得非常明顯。而這四個主要季節中,中秋消費力度最強,春夏淡季持續時間長,消費力度最弱。
儘管從價格低點上,今年春節節後下跌了1.5元,屬於較大程度的下跌,但下跌時間短,而後則開啓了長時間的向上過程,出現了春夏淡季整體價格上行的現象。這一現象在2014年也同樣發生過。淡季價格的走強表明供應端其實仍然偏緊,也是對後期中秋節在消費支撐下創造出價格新高的一個警告。
旺季看消費,淡季看供給。雞蛋消費的季節性相對固定,我們能從淡季當中看到真實的供給狀況,在旺季當中,則可以看到消費的力量在不同供給狀況下的表現。
趨勢性存欄增長,淘雞影響明顯
蛋雞存欄的趨勢性增長在過去的一年內表現得相當明顯。除6月和11月之外,其他月份在產蛋雞存欄量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從芝華數據給出的調查統計存欄數來看,今年1~4月份的存欄數甚至創下了近六年來的新低,這也為什麼今年“淡季不淡”的原因。
眾所周知,雞蛋存欄的增長主要是由於養殖利潤的長期持續導致養殖户養殖意願的增加,只要利潤能夠得到維持,補欄的情緒就很難消減下去。育雛補欄導致的產能增加是長期性的,要使得在產存欄短期出現改變的唯一出口就在於淘雞。淘雞是一次性地減少產能,延後淘雞和提前淘雞通常會發生在節前和節後,平抑供需波動。此外,當養殖利潤較差或淘雞收益較高,養殖户也更願意淘雞,從而影響短期市場供給。
超越歷史的豬價,還要用歷史規律去解釋麼?
隨着豬價突破歷史新高,豬價蛋價同步起飛的現象出現,市場不得不更加註意生豬價格對於雞蛋的提振作用。從過去的歷史數據來看,豬價與蛋價並不具有線性相關的關係。但豬肉作為在大宗肉類中佔絕對體量優勢的品種,出現供給下降和價格暴漲,很難不對其他動物蛋白食品產生影響。
而隨着這種影響逐漸顯現又不斷閃爍,我們需要理清兩點:第一,生豬價格在明年的整體走向;第二,生豬價格對於雞蛋價格的影響力的變化。我們認為,生豬價格在明年,尤其是一二季度,仍將保持在當前的高位進行運行,主要受制於前期能繁母豬的過快去產能和緩慢恢復。但是,我們同樣認為,明年上半年生豬對於雞蛋的價格支撐效用將會減弱,一方面是因為上半年整體是消費淡季,不僅是雞蛋也是生豬的消費淡季,不同品種之間的價格影響在淡季有望減弱,同時雞蛋本身供給可能出現持續上漲,壓制價格的聯動性。
在面對超越歷史的豬價時,很難使用歷史規律和過去的數據去解釋雞蛋與生豬之間的關聯,一切的猜想還需要在未來實踐中檢驗。
豬蛋分離
關於生豬和雞蛋價格的聯繫,我們已經在本年度的多次報告中指出,生豬價格與雞蛋價格不具有歷史上的線性相關性。但同樣作為動物蛋白的來源,在消費市場中也有不可剝離的關係。這種關係在生豬價格快速走高的時段得到放大,而又在生豬價格波動減小時出現偏移。
對於明年的豬蛋關係,我們認為,生豬價格在年後仍將維持一段時間的高位,但生豬價格對雞蛋的影響會有所減弱。因為豬價的邊際變化減小了,對雞蛋的邊際影響也就減小了,另外,隨着雞蛋供給的逐漸提升,雞蛋本身對於外來的價格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也將提升。
超長利潤期驅動供給快速增加
育雛補欄和淘雞是影響供給的直接操作。育雛補欄所產生的供給增加會有4個月的延遲,但會帶來一年左右的長時間供給提升,淘汰所產生的供給減少是立竿見影的。而補欄和淘雞這兩個操作,都是由農户決定的。由於我國當前養殖集中度仍然不足,導致養殖户的決策仍然以利潤為主,利潤高則增加產能,利潤低則去產能,沒有考慮到產能形成時間與持續時間同利潤存在期間的不匹配,逆週期調節的意識不強,整體供給在平衡線上下明顯波動。
自2017年禽流感導致的去產能以來,雞蛋價格長期維持在盈利區間,而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後,生豬供給的減少,側面有支撐了雞蛋消費,使得雞蛋高價時間進一步持續。當前,蛋雞養殖行業的持續盈利已經超過30個月,遠遠超出18個月的蛋雞生命週期。而過去的幾輪養殖週期中,盈利時間基本上都在十個月左右。
超長的盈利窗口,帶來了積極的養殖意願。2014~15年開始的環保去產能、2017年的禽流感去產能使得蛋雞存欄一直位於較低水平,但隨着國家在非瘟背景下對於環保政策的重新審視,對於養殖行業的重新重視和扶持,以及大型養殖場的轉移擴產,2019年開始,整體存欄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儘管年末出現了價格波動,養殖户的訂苗衝動有所減少,但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長期的育雛補欄熱情的持續,對於產能提升的影響將持續較長時間。不僅僅在2019年出現在產存欄的上升,我們預計,在2020年,即便養殖利潤有所波動,整體存欄仍將持續位於高位。
供給過剩的危機
蛋雞存欄的趨勢性增長在過去的一年內表現得相當明顯。除6月和11月之外,其他月份在產蛋雞存欄量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從芝華數據給出的調查統計存欄數來看,今年1~4月份的存欄數甚至創下了近六年來的新低,這也為什麼今年“淡季不淡”的原因。
儘管上半年存欄量創下新低,但在長期的利潤面前,整一年度的存欄量增長表現得非常強勢。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我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為11.55億隻,較今年1月份增加了12%,較去年同期增加8.42%,雞蛋供應偏緊局面明顯改善;而後備雞存欄量達到2.78億隻,同比增加38.61%,預示着後期在產蛋雞存欄量仍有不斷增長的潛力,雞蛋產能在向供給過剩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