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近日已正式公佈,數據首次被正式納入生產要素範圍,並提出了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3條具體建議。
《意見》提出,要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並強調引導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化過程中的一些熱點話題,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王春暉認為,數據要素市場不是一個單獨的要素市場,而是一個橫跨各領域的綜合要素市場,涉及數據的驅動和引領,均需要與數據要素市場融合。
“我以為應當重點關注兩大問題,一是關注數據要素市場的分類和系統管理,提高各產業體系中原有要素的價值轉化效率,進而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二是關注數據本身所產生的新價值,促進傳統要素市場的數字化升級,這是加快培育分類數據要素市場,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價值的關鍵所在。”王春暉説。
在數據要素市場化的過程中,哪些領域首先會迎來機遇、面臨變革?作為金融科技公司,百融雲創董事長、CEO張韶峯分析,那些對信息、數據依賴程度高、線上化程度更高的領域,肯定是首先受到影響和受益的領域。“由於金融本身的生產、流通、應用等領域越來越線上化,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金融一定是會受到數據市場化發展強烈影響的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數字化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還有諸多難題待解。其中,“信息孤島”導致的數據共享難、流通難,就是難題之一,也是數據市場化亟須解決的問題。
“數據本身非常重要,但是所有權很分散。個人、企業、政府機構、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掌握大量的數據。我們宏觀上要求數據市場化,但是在執行層面如何市場化、如何鼓勵這些掌握大量數據的主體拿出來,還需要相應的政策措施。” 張韶峯表示,當前數據安全和保護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一方面強調信息安全和數據保護,一方面宏觀上提倡數據要素市場化,二者如何共生共榮,可能是制約數據要素市場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客觀上,掌握着大量數據的主體,對數據應用的市場化比較謹慎,不知道數據怎麼樣流動不違法違規。這種情況下,如何平衡好信息保護和數據流動之間的關係,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市場化,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張韶峯説。
數據要素如何定價也是一個問題。數據信息可以無限複製,價值也不好衡量,無法定價也會導致交易受限,或者無法交易。“這些細節和操作層面的問題,都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上海、廣州、貴陽等地的大數據交易所都不是很成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掌握數據的主體不願意將信息放在平台上流動。”張韶峯説。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也把目光投向數據共享。他認為,數據治理的核心問題,是數據共享。他建議建立“公共數據社會化共享”管理平台,將“信息孤島”轉向跨領域、跨地區、跨層級、跨業務等數據資源的協同管理,實現全面採集、全程、全景覆蓋。
業內專家建議,從政府層面來説,應當成立市場監管運行組織並建立相關機制,明確包括第三方數據交易機構、數據源機構等在內的數據交易主體的資質和權責,制定數據交易的負面清單,對數據交易市場的價格進行調整和優化,保障數據流通的合規性和安全性,防止數據壟斷與濫用。此外,可以引入數據交易登記機制,鼓勵全社會藉助數據交易機構實現數據的合法合規交易,在滿足市場對於數據流通強烈需求的同時,確保數據及交易過程的可追溯、可審計。
此外,在生產、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也是各界擔心的問題。王春暉介紹,在網絡和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以聚合形式存在於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等網絡平台,數據從開始生成的時候,就與數據主體處在一種分離的狀態,作為數據主體根本無法瞭解和知曉自己的信息和數據在何時、何地、被何人、以何種方式非法收集、控制、處理和傳輸。
“在信息保護和使用方面,我們也希望監管部門能夠明確合規合法使用數據的邊界,讓掌握信息的人,能夠放心地將數據拿出來流通。”張韶峯説。(經濟日報記者 錢箐旎)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