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云企業紛紛上市的背後真相 不上市企業有可能“死”
作者:寒露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雲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市場。
當頭部企業慢慢收割市場的時候,大部分雲廠商則在留給他們的少部分市場中艱難掙扎,默默地尋找出路,或者上市,或者轉型。
據“雲計算第一股”優刻得(688158.SH)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淨虧損0.26億元,同比擴大696.2%;扣非後淨虧損0.3億元,同比擴大802.1%。
據金山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金山雲的淨虧損分別為7.1億元、10.1億元、11.1億元。
據中小云企業青雲招股書顯示,該企業3年累計虧損了4.36億元。
中小云企業必須上市
市場競爭壓力大,投資機構融資難,面臨種種現實問題,最終,眾多中小云廠商不惜“自曝家醜”,把近幾年差強人意的增收淨利情況都寫在招股書,因為,上市是中小云最後能融資的路了,也就是説,他們必須上市,不上市,融不到資金的話他們就面臨死亡的威脅。
作為新興行業,雲計算屬於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包括阿里雲在內的大多數雲計算廠商都還未實現盈利,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簡單概括為就是研發資金連年增長,然而收入很難短期內實現,需要企業的資金鍊承受相當壓力,因此,如果在涉足雲計算的企業沒有一個“金主爸爸”的話很難實現持續發展。
當然,以前這些企業能夠發展甚至存活至今,多半都是依靠風險投資的資金。
以青雲為例。
早在2013年,青雲曾獲得藍馳創投200萬美元融資;2013年12月,青雲獲得藍馳創投、光速及經緯中國2000萬美元投入;
2016年3月7日,青雲獲得兩家人民幣及藍馳創投1億美元的C輪融資;
2017年6月,青雲宣佈完成金額為10.8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招商證券國際、招商致遠資本、陽光融匯資本、中金佳泰、泛海投資等多家機構。
然而,在燒了將近20億人民幣之後,青雲依舊沒有實現盈利。
據2020年4月7日,青雲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在2017年度、2018年度以及2019年度,青雲產生淨虧損額分別為9648萬元、1.49億元和1.9億元,虧損逐步加大,三年累計虧損4.36億元。
對此,青雲在招股書當中提示,由於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及研發支出較大,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且預計公司經營會持續產生大量開支,因此,由此可見,在面臨股東退出及公司緊急需要下一步融資的背景下,青雲不得不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阿里雲的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7億元,同比增長62%,與此同時,據優刻得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優刻得全年實現營收約為15億元,同比增長26%,可以看到不管是在營收還是增速上,阿里雲都要優於優刻得。
優刻得在雲計算市場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的原因就是,雲服務是一個“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行業,在這個長期需要“圈地跑馬”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常年投入大量基礎設備和人力資源投入。
從最新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優刻得員工總人數為1039人,其中研發人員數量為526人,佔比達到了50%以上。
然而,維持持續創新能力和龐大的研發團隊非常燒錢,這對優刻得來説是一個挑戰。
2016年-2019年,優刻得研發費用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13%、14%和12%。對於毛利率只有30%左右的優刻得來説,這意味着利潤的很大一部分都要用來研發。
雖然目前優刻得的規模較初期成長較大,但是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然令利潤捉襟見肘,若是想靠自身“造血”來完成對巨頭的追趕,顯然十分困難,因而,無論是對於青雲還是優刻得來講,上市融資勢在必行,然而,上市之後能否獲得持續認可呢?
雲市場下半場:中小云掙扎在生死線上
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下半年的公有云服務市場集中度依然很高,阿里、騰訊、中國電信、華為、AWS位居IaaS PaaS市場前五,在IaaS PaaS市場總體佔據76.3%的市場份額,在IaaS市場總體佔據77.5%的市場份額。
當前市場中阿里雲、騰訊雲等行業巨頭背靠集團資源優勢,已佔據了較多市場份額,由於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資源等優勢也較明顯,議價能力也更
反而對於中小云企業來講,則是營收增長壓力加大,淨利不斷下滑,以優刻得為例。
在優刻得2020年一季報當中,優刻得表示,對於淨利下滑,除了共同的包括購入貸款、租賃機櫃等資源部署和採購成本增加外,2019年其面臨了公有云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不得不調價應對。
然而巨頭們則沒有任何壓力——阿里由電商起家,騰訊的主打業務為遊戲,二者都需要數目較多的服務器,因此,巨頭們從事雲服務行業,自身的其他業務就能提供很大一部分需求,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騰訊和阿里從事雲業務,甚至減少了購買服務器的成本。
而且,從客觀現實情況來看,雲計算行業技術含量較高,但是現有云服務同質化比較高,在服務內容相同的情況下,客户顯然更願意選擇知名的大廠,而非小廠,再加上頭部廠商的規模效應——由其規模帶來成本的大幅下降,所以長期來看,中小云廠商似乎很難以打贏這一場價格戰。
“只有在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知道誰一直在裸泳。”
在某種程度上説,大部分中小云創業公司的誕生及發展,一方面是看到了雲計算行業的潛力,另外一方面,他們也充分享受到了互聯網 和大眾創業的市場紅利。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到2018年是中國公有云市場的爆發期,而來自雲的需求的則主要來自於大型互聯網企業,由於其業務靈活,數據化程度高,因此,這催生了許多雲服務廠商的崛起。
然而,到了雲服務的下半場,伴隨着“互聯網 ”泡沫的破滅,適合上雲的企業越來越少,雲服務廠商特別是中小云廠商的日子則越來越難過——目前,雲服務行業普遍認為今後的增長點在於傳統企業和政務市場,而政企雲對於私密性與安全性的要求相較互聯網公司都要更高,這似乎是中小云廠商更難“啃”動的。
因此,雲服務賽道的淘汰賽在不斷加速;
百度雲經歷了幾次業務調整,2020年3月,百度智能雲的調整方向為將雲作為AI的附庸。
蘇寧雲商城則發佈公告稱,將於2020年4月30日正式停止運營,原有云商城服務併入星河雲。
美團雲選擇了於2020年5月31日起停止對用户的服務與支持,並回收資源。
巨頭都尚且告別了雲市場,那麼,對於中小云企業來講他們該怎麼辦呢?
前進吧,道路艱難,後退吧,萬丈深淵。
即便上市了,上市後現金流依然緊張,未來的增長難以分得一杯羹,那麼接下來中小云廠商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嗎?
據IDC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下半年,我國整體雲專業服務市場達到6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25.8%,2020年市場預期增速會有所下降,到2021年可望出現一定反彈,2019年-2024年預期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1%。
顯然,雲市場的機會依舊,只是,這些中小云公司能否堅持到最後是一個問題——“今天很美好,明天很美好,然而更多人死在了明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