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本文作者:豆豆爸Bowen,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英格蘭銀行成立時的小樓  圖片/《圖説金融史》、網絡


近月來的黃金上漲和美元持續下跌引發了不少討論。然而如果不懂貨幣是什麼,怎麼聊都無意義。今天想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嘗試揭開貨幣和信用體系的本質(第二節的故事是全文的核心)


離開校園很久了,印象中主流的貨幣理論和教科書對貨幣起源的解讀,遠遠錯失了貨幣的本質。包括大家熟悉的貨幣銀行體系框架(即銀行如何通過央行基礎貨幣派生信用貨幣),它至少從敍述方式上使大家對其本質產生了巨大的誤解。以至於我們由此建立的對貨幣、金融等一切認識和想象都陷入巨大的誤區。這個事兒,普通人基本上無一倖免。


有個故事大家都該聽過:


説在一個物物交易的世界,甲有一袋蘋果但是想要換一袋大米,乙有一袋大米但是想要換一隻羊,甲乙二人沒法直接達成交易因為需求不互補,必須找到擁有一隻羊但是想換一袋蘋果的丙才能達成交易。而貨幣的出現分離了差異化需求使交易發生。再加上貨幣易攜帶、易儲存等特性,貨幣成了交易媒介、價值尺度、貯藏手段。


高中課本大概是這麼講的,這並不是事實……


“貨幣”源於內生的需求


為什麼説上面那段耳熟能詳的故事是錯的?因為人類文明起初的協作與交易根本不用依靠“貨幣”就可以完成,而且,交易和協作的起源是“信用”而非“貨幣”。“貨幣”的概念是在文明的後期才誕生的,而且對它的定義和理解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是種誤導和枷鎖。


如果非要給“貨幣”下一個更貼切的定義,它是人與人之間對“債權債務關係的認可的物化的憑證”,它是張債券。但是在起初的很長一段歷史中,由於人類只生活在極小的部落和熟人圈子裏,連物化的憑證都不是必要的,交易也不需要瞬時完成,當時的場景可能是這樣的:


部落裏的一個原始人幫助了另一個原始人,大家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大家長期住在一起,來日方長,這份人情早晚是要還的。因此這一過程並不是課本中講的雙方需求吻合的即時交換,而是一種人情“債”。


大家你來我往互幫互助,為圈子平添了一絲暖意,也帶來了整體利益,協作下的整體利益促進了“信用”的產生。這為整個圈子創造了一套“信用系統”,可信性的建立帶來更低的協作成本,尤其是當給予別人的幫助能獲得更大的回饋時,大家都會這麼做。這套系統的建立是不可思議的,往大了説,“信用”的產生促進了人類的生產協作,它是人類文明誕生和發展的基石。


講到這裏肯定有朋友質疑這種自發的“信用”是如何產生的。因為這在其他動物看來顯然難以想象。人類信用建立的源頭可能是我們的原始祖先面對生存的威脅需要尋求保護與安全感而建立的相互協作,可以追溯到狩獵時代的人類為了保衞部落共同抵禦和捕獵大型動物被迫地開展協作,在部落內部萌生協作的共識,以及當人類發現和使用火以後,為了生存迫使部落間產生的交換。有興趣深入的朋友可以參考奧菲克的《第二天性:人類進化的經濟起源》等書籍。總之,“信用”就這麼產生了,它是人類獨有的,是上帝賦予人偉大的禮物。


其實談及熟人社會的“信用系統”,中國社會是最具代表性和研究意義的,因為整個中華文化(君臣、父子、夫妻、朋友、長幼),就是熟人文化(熟人文化的根深蒂固也造成了生人/商業信用體系至今也不夠不健全)。當下熟人社會中仍然存在的“隨份子”文化,從這個現象出發,可以清晰揭示整個現代貨幣信用體系最本質的東西,非常有趣。待我把第一部分貨幣起源的故事快速講過後,本文第二部分細講“隨份子”的信用制度,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貨幣是一種內生需求”這一最根本觀點。


隨着熟人圈子的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出現了人羣中相互認識但不算熟的情況,這時就需要通過在器物上做標記來記錄某種信用的發生。比如在石片上刻下“XX欠XX一隻野兔”,這在公元前三五千年的新月沃土已廣泛使用且有大量的考古發現。至此,物化的“債務憑證”產生了,它是實物貨幣最初的形態,一種用來認可債權債務關係的憑證。


但是,社羣內所接受的“債務憑證”並不一定會被其他社羣接受,當交易和協作外溢到陌生社羣,就需要一套能夠被普遍接受、數量穩定不會輕易增減的工具,具有稀缺性、便於攜帶、切割、計量的貴金屬自然成了最佳選擇。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以金銀為代表的貴金屬本位制度確立。我們印象中的“貨幣”誕生了。


“實物貨幣”的產生並不改變貨幣是一種“債務憑證”的本質,而且貴金屬總歸是有限的,在民間貿易的多數時候仍以借貸記賬、支付憑證來完成,這在中世紀末期的歐洲十分盛行。13世紀的意大利已經誕生了用於國際貿易的“匯票”,供不同城市的商人進行貿易往來,商人在跨城市貿易中獲得匯票後可以在同城出售換取實物貨幣,購得匯票的商人亦可以直接支付給外城的商人用於購買商品。


也是這種依靠借貸記賬進行貿易往來的模式過於發達,孕育了當代商業世界的財務記賬模式—借貸記賬法/複式記賬法。(會計金融專業必修課)


由此,我們瞭解到人類文明起初的協作與交易並不需要依靠“貨幣”,而後來發展出的所謂的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債務憑證”。下一節,我們通過中國文化中“隨份子”的例子更進一步地理解貨幣信用體系的本質。


從“隨份子”文化看貨幣信用體系本質


中國的熟人社會與第一部分貨幣起源描述的場景很像,而且更具象更好理解,因為我們大都經歷過。中國文化中一直以來都有遇上如結婚、生子、做壽、動土、上學等大事時熟人間“隨份子”的習慣(沿襲至今的微信紅包),而在沒有大規模人口流動、相互熟悉、宗族關係血緣關係緊密的鄉村,這甚至是一種制度安排。


某人需要辦大事,請求熟人幫忙,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整個行為形成了辦事人的“債務”和隨份子人的“債權”,大家願意隨份子是因為這裏存在一個隱形的承諾——將來自己需要操辦人生大事的時候,別人也會來幫助自己湊份子,相當於之前花出去的錢別人又還回來了。大家對這種隱形的“債權債務關係的認可”,或者説它的可信性,源於對“熟人社會”的信仰——抱團有飯吃。


至此,一個基本完整的貨幣信用體系雛形就建立起來了。在這個體系下,辦大事的張三可以通過信用制度獲得5萬塊錢紅包“資產”來籌備婚禮,這同時也產生了將來他也要還人情的責任“負債”。而每個隨份子的人,假設50人,也都獲得了信用制度對他們的“負債”——每人包過1000塊紅包,以及將來他們可以期待得到可能更大的回報“資產”。這些“負債”則由大家共同認可的“對熟人社會的信仰”做背書。


這是一個完整的貨幣信用制度安排,有了它,熟人間的生產協作和交易就可以順利展開了。它本質上和現代世界各國的央行—商業銀行貨幣信用制度沒有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個體系中,表面上並沒有物化的中央機構“央行”和如黃金、英鎊、美元、人民幣等物化的“貨幣”。


(感覺上像不像這幾年熱炒的區塊鏈技術所追求的某種圖景?)


儘管沒有央行和貨幣,這套信用制度安排事實上寄託於“對熟人社會的信仰”,依舊牢靠。“央行”和“黃金”本質上何嘗不只是一種信仰嗎?


在這種熟人制度安排下(與現實金融體系比),對熟人社會信仰的波動(利率的變化)受辦大事的人能否真正辦好事(經濟基本面)讓全村人從中獲益(投資回報率)的影響。當辦大事的人總能讓大家受益比如發明了更高效的農耕設備(生產力提升),信用體系的信心就會提升(投資意願)。但如果辦大事頻繁失敗甚至逃離村子,“隨份子”的意願自然就會下降(融資成本提升)。而當辦大事變得普遍上希望渺茫,願意折騰的人減少,份子錢送上門都不要的情況發生時,這套信用體系就面臨危機了(通縮)(當下外部世界的現狀),和現實世界一模一樣......


“隨份子”的故事充滿了對現實的洞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貨幣”究竟是什麼。


故事中,“隨份子”的意願越強,給予他人幫助的“隨份子”活動越頻繁,就越需要“錢”,否則沒有份子“錢”,隨什麼?但是“錢”是什麼?“錢”從哪裏來?這裏,我極希望你拋開過去對錢的一切認識,把“錢”理解成任何神秘的外太空事物,因為你對貨幣的一切固有認識都可能使你此時陷入深深的誤區。


不管“錢”是什麼,你會發現,基於“信用”而發生的“隨份子”活動(這種債權債務關係)開展得越頻繁,就越需要“份子”。這就是“錢”。有越多的協作與信用發生,就需要越多的“錢”。一提到錢你下意識想到的王權、國家、央行、銀行......忘掉他們! “錢”來自信用本身!“錢”,就是“錢”,它隨信用、信心、愛、希望(背後還有生產力)自發產生,自發消亡。


所以,“貨幣”本質上來自人類協作產生的信用、信心。它是內生的。商業銀行中的存款貸款的產生,和貨幣的創造機制,與此完全相同。


你想搞大事,於是向銀行借了1000萬,銀行信任你的“理想”,你和你的朋友也信任銀行的“信用”,因此在債權債務關係達成協議的這一瞬間,你的銀行賬户上多出了1000萬元存款,同時你也對銀行產生了1000萬元的債務;而銀行的財務當即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 借:客户貸款 1000萬


  • 貸:客户存款 1000萬

(意思是:銀行的資產端會增加1000萬元對你的債權,負債端相應增加1000萬元對你以及這個世界的債務)


加加減減,你會發現,信用+貸款需求+協作,便憑空增加了1000萬元。


你可能發覺這與我們曾經在商學院課本上學習的貨幣銀行學有質的不同。在課本和普遍的科普敍述中,我們耳濡目染的一個故事:


銀行吸收了100 元原始存款 ,其中20%(20元)要繳存款準備金 ,剩下的80 元可用於發放貸款。客户A得到了80 元貸款後支付給客户B。客户B將這80元資金存入另一家銀行,這家銀行在繳20%(16 元)存款準備金後,放64 元貸款......循環往復直到最初的100元全部變成存款準備金。最終,100元的原始存款經過5次(1/20%)循環,變成了500元的存款。”由此便產生了“基礎貨幣”、“派生貨幣”、“貨幣乘數”等概念。


這個故事反映了貨幣銀行學的核心邏輯,即“超額準備金發放貸款”,不否認這個理論在有限範疇內的價值(編了一個更容易被大眾理解的故事),但是卻完全偏離了貨幣的本質,造成了一系列的誤解如:


  1. 貨幣來源於銀行/央行


  2. 貸款來源於存款


    ......


(這裏不做展開了)


但是其實貨幣的本質並不難理解。藉着以上中國文化中的“隨份子”的例子。我們大概已經捅破了這層窗户紙。不過,本節唯一待解的問題是:故事中支撐起這套信用制度的“對熟人社會的信仰”在更廣闊的現實世界對應的是什麼?下一節我們講述物化的“貨幣”和“央行”的誕生,來慢慢揭開這個問題的答案。


“貨幣來自對信用的債權,信用來自對上帝的債權。” 


——筆者編的



“實物貨幣”和“央行”的誕生


接第一節的故事。人類社會在大約3000多年前誕生了以金銀等貴金屬為代表的實物貨幣。交易和協作更加頻繁,社羣規模也擴大了,實物貨幣功不可沒。它充滿了魅力,然而魅力太過耀眼,在千年的歷史長河裏逐漸掩蓋了貨幣的本質與內涵。貨幣成了金銀本身,金銀也成了財富與權力。


慾望的驅使下,統治者為獲取財富發動戰爭,如古埃及對努比亞的四次戰爭、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亞洲、葡萄牙西班牙對非洲的掠奪...... 相比之下,另一種攫取財富的方式因為其隱秘則更具誘惑性。


由於鑄幣權通常是統治者掌握的,他們可以通過降低貴金屬成色來超發紙幣(包括紙幣)。我們已經理解貨幣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物化的憑證,更多物化的貨幣則攤薄了單位貨幣的債權價值,統治者以此方式實現財富轉移,甚至直接演變成為明目張膽向百姓斂財的税收工具,如中國曆朝歷代所發生的。


通常,歷史上各國的統治者也都是通過此種方式填補因戰爭或揮霍而產生的財政赤字缺口。這種違背了貨幣本質規律的行為造成的必然結果都物價飛漲,貨幣超發的惡性循環,直至貨幣信用的崩潰,如中國宋代交子、明代大明通寶、18世紀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一戰後的德國魏瑪共和國、現在的津巴布韋等......


因此,如何“把權力關進籠子”,防止君主對貨幣信用的無度透支損害自身利益,成了貴族、土豪商人等有產階級最關心的問題。遺憾的是,這裏並不包括歷史上的中國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極致的專制制度下,中國歷史上並不具備孕育有產者的土壤,就更不要提“把權力關進籠子”“個人利益”這種資產階級的意識了。


而歐洲地中海曲折的海岸線,分散的島嶼,使得歐洲形成了眾多分散的國家,各地區間資源的巨大差異又促進了各國間海運陸運貿易的發展和商人的壯大,此外還有希臘羅馬文化下法治實踐、契約精神等因素的影響,專制政權始終未得到像中國一樣的極致發展,貴族,領主,以及後來的資產階級對皇權起到了長期的制衡作用。


以英國為例。這裏有兩個寫入歷史課本的例子。一個是1215年英國封建貴族、教會、市民脅迫當時的約翰國王簽署了《大憲章》(Magna Carta),約定未經貴族會議同意國王不得亂收税、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保護商業貿易自由、承認倫敦等城市的自治等。它也成為了之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當今君主立憲制度的法律基石。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大憲章》


而最戲劇性的則是1688年的英國光榮革命。通過圈地運動和貿易,當時的英國土地貴族和商貿土豪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實力,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階層——資產階級。他們擁有政黨、把持着議會,甚至決定着王室的收入。為了保障私有財產和自由,防止王位落入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的兒子手中,兩黨合意派出7位名流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正在荷蘭執政的威廉三世來英國擔任新國王。對現任國王不滿意,就從國外請一個。英國的王室更像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角色。


因此,在如此的權力制衡下,保護私有財產和限制王權透支貨幣信用的願望才具備了實現的可行性。“央行”的雛形便在這種需求下誕生了。當然,與現在集多重任務於一身的央行不同,當時的央行僅僅只是一個為王室融資的獨立私人公司。


1694年,陷入英法“九年戰爭”的英國王室彈盡糧絕,急需資金。由於擔心王室賴賬不還(曾發生多次),倫敦的貴族和富人並不願意通過購買政府債券的形式把錢直接借給王室。雙方博弈之下,擔當起融資功能的“英格蘭銀行”誕生了。為了儘快儘可能多的融到錢,國王頒發皇家特許狀,允許它以不受限制人數成立股份公司。


於是,1208位倫敦精明的金融家成為了銀行的股東,並在兩週內融到了120萬英鎊。政府同意支付8%年化利息並給予管理費每年4000英鎊。在“英格蘭銀行”不斷的支持下,之後的幾個世紀裏,英國艦隊所向披靡。


拿第二節“隨份子”的故事來類比,想做大事的人在此處就是王室和政府,“隨份子”的村民就是倫敦城裏願意資助政府打仗的富人,而第二節末尾遺留的問題,故事中支撐起整個信用體系的“對熟人圈子的信仰”在現實世界的答案,就是“英格蘭銀行”。它以私人獨立第三方的角色,成為了現實世界中“信用制度安排的信仰所在”。


那麼它的底氣和可信度何在?首先,它綁定了這個國家最大的客户——英國王室和政府。“英格蘭銀行”通過向王室和政府貸款,創造了債權債務的初次交換,它由此獲得了對政府的債權,而且是皇家特許狀規定的獨此一家。


而這個債權背後的支撐是政府可以永續生息的資產——税權,即在國家不滅亡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在未來產生源源不斷無窮無盡的税收收入。其次,它是私人擁有的,因此它並不會一邊倒為王室或政府説話。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皇家特許狀


由此,以“英格蘭銀行”為中介的國民信用體系建立了起來。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里程碑,因為民眾與政府第一次建立了可信的橋樑。政權的野心與倫敦雄厚的財力及民間資金實現了完美的協作與結盟。英行的股東、英國的貴族、商人及最廣大的公眾,都願看到大英帝國在全球的崛起、價值觀的傳播、貿易的擴張在未來會對自己和各方帶來的利益。


商業利益、王室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在這套信用體系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這套極具現代化的協作,使當時的英國可以戰勝人口規模遠超自己的國家併成就世界霸權。


之後,“英格蘭銀行”逐漸發展成了集穩定經濟等多重任務於一身的現代化央行。第三個故事也到此結束了。


梳理其中貨幣信用體系的形成過程。英行因為遇見了第一個特殊的貸款人,而發生了最大的債權債務關係。這一關係隨即產生了政府信用對英行的信用背書。


然後,本來每當政府向英行借錢,英行都應該送去真金白銀,然而英行並沒有。它發行了面額相同規格相同的債務憑證(銀行券)來代替黃金,並承諾了任何人憑此券都可隨時足額兑換黃金。這就大大提升了支付效率。而且,英行此時發行的紙幣,和歷史上任何國家超發的貨幣都不同,它更接近貨幣的本質,它的歷史意義超越了黃金(不過當時他們主觀上或許並不曉得)


銀行系統謹慎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用紙幣替代了原來黃金和白銀主宰的領地……可以説提供了人們一路奔騰直上雲端的車馬。 


——《國富論》,亞當斯密


我們在第二節中講過,貨幣本質誕生於債權債務關係,即“隨份子”的發生。王室和政府的融資需求不斷擴大和民眾的支持是實實在在的信用連接和擴張,和第二節講的一樣,在銀行會計分錄表現為資產負債兩邊的同時增加。


  • 借:王室與政府貸款 (銀行券)


  • 貸:貴族、商人、公眾等的黃金存款 (銀行券)


這本質上就需要不斷髮行“錢”或一種憑證來結算,結算工具是不是黃金已經不重要,只要大家信任就好。事實上,隨着英國海外的擴張屢戰屢勝,也帶來回了大量的黃金,但是以等額銀行券代替黃金不失為更高效的方式,更何況黃金本身就是一種觀念的枷鎖。隨着王室和政府接受了銀行券並用作購買和交易,銀行券便得到了廣泛的流通。1833年,這張銀行券正式確立為英國的“法定貨幣”。它就是現在的英鎊。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英格蘭銀行早期發行的5英鎊紙幣


英國國民信用體系的建立和銀行券的發行,用怎樣的言語去讚頌都不為過。人類真正見證了信用的偉大光芒,彷彿見到了上帝。因此,英國各界也對公眾信用的建立無比珍惜,在歷史上出現的幾次短暫的紙幣擠兑危機中,從英國王室、貴族到商人、市民,都願拿出真金白銀力挺央行。這套制度,遠大於黃金。


“我們,下面簽署的商人及其他相關人士,認識到目前保護公眾信用的極端重要性,在此莊嚴宣佈,我們永遠不會拒絕英格蘭銀行開出的銀行券作為支付手段,不論數量大小。我們也會同樣地努力保證自己的支付具有同樣的信譽。”         


——倫敦城1140名商人聯名,1745年


“金本位”註定崩潰(一)


“黃金是野蠻時代的遺物。” 


 ——凱恩斯


“央行”誕生的故事講完了,而對貨幣信用體系的探索仍在繼續。因為至此,這套制度還存在一個巨大漏洞,就是英行仍承諾黃金的可兑換性。實際上,英行的成立也促進了英國“金本位”制度的形成,但是與上一節英國建立的國民信用體系相比,“金本位”只是個暫時的累贅,註定會被拋棄。就像游泳冠軍在泳池中帶着的救生圈。


我們已經理解貨幣的內生性需求,不必贅述。隨着協作的擴大,信用的擴張,對貨幣的需求理論上是無窮大的,然而以黃金為代表的實物貨幣的稀缺性,與內生貨幣本質是相矛盾的。只要信用可靠,黃金就只是枷鎖。


18世紀末發生的一個故事提供了很好的證明。法國大革命期間,英國再次捲入戰爭,3年間的政府開支達到了過去100年的水平。持有銀行券的一些人要求兑換黃金使得英行金庫面臨被掏空的風險。因此,在英國首相皮特主持下議會立法停止兑換黃金。


或許有人以為英國從此會重蹈貨幣超發、惡性通脹的覆轍。事實恰恰恰相反,這一舉反而擺脱了黃金的枷鎖。因為表面看似的“貨幣超發”背後,是內部的工業革命和外部的貿易擴張所產生的人民真實的信用擴張和貨幣增長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英軍在滑鐵盧戰勝拿破崙就發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


在“貨幣超發”和停兑後的數年裏,英國通脹温和,貨幣強勁,而且英行黃金儲備也神奇地回到了戰前的水平。其實也沒什麼好神奇的。這時的英國,人民對制度的信心,已經超越了黃金,兑不兑現、用什麼兑現,都已經不是問題。


信心>黃金


當然,這都是我們事後的評説,游泳冠軍真正意識到自己會游泳並卸下救生圈,要到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的1972年。而且,貴金屬在國際貿易中的角色暫時還無法被替代,直到下個故事中美元的出現。


“金本位”註定崩潰(二)


從“英格蘭銀行”起,世界基本上形成了以倫敦為中心的穩定的全球金融貿易網絡,直到兩次世界大戰和美國的崛起。這一次,英國同樣在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債務,然而不同的是,最大的債權人不是國內資本,而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國。


“得債權者得天下”


二戰後的英國國庫被掏空,並欠了美國大量的債務。英鎊已經不可能再維持曾經的世界貨幣體系。而美國則藉助戰爭發了橫財,製造業強勁,出口旺盛,貿易盈餘充足。通過出口物資,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到1945年已經超過200億美元,佔世界黃金儲量的59%。與其説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個新霸權,更客觀地講則是一種戰後復甦全球經濟和穩定國際金融秩序的責任。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郡的度假賓館,美、英、中、法等44個國家700多位代表召開了“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創立了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史稱“佈雷頓森林體系”。


體系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鈎,35美元兑換1盎司黃金;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因此,“金本位”的缺陷再次顯現。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其需求必然隨着全球貿易的開展、經濟體的復甦、信用的擴張而增加,而黃金是穩定的,這必然造成美元的貶值直至崩潰。(另一種表述是,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逆差需求和保證幣值穩定的順差需求是天然的矛盾。)


最終,美國於1971年終止了35美元兑換1盎司黃金的義務,美元大幅貶值。之後的幾年裏,各國紛紛宣佈其貨幣與美元脱鈎,匯率開始浮動,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1976年的《牙買加協議》正式確立了浮動匯率制度,黃金非貨幣化(demonetization of gold),黃金淪為商品,“金本位”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三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左),艾倫格林斯潘(中),本伯南克(右)


從此以後,人類走入了內生貨幣時代、信用貨幣時代。貨幣的創造終於擺脱了黃金等實物貨幣的枷鎖,迴歸了銀行體系對現實社會活動中貨幣內生需求的感知。而所謂貨幣背後的信用,則取決於一個國家的人口結構、生產效率、經濟發展狀況、資源稟賦、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念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


以上就是人類從古至今貨幣信用體系經歷的起落。敍事能力有限,請多多包涵


尾聲


2020年,我們一同經歷了很多。疫情的爆發和全民的應對,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國家被低估的制度優勢,也重新反思對西方的理解中那些盲目的似是而非的部分。或許後人回看,我們每一個個體都處在一個大的時代變革當中。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時代賦予的。以上磕磕絆絆的敍述,並沒有對當下如何做資產配置給予任何具體的建議,但是歷史一路走來,對每一個人都會有所啓示。


美元貶值,是對過去40多年建立起來的美元主導的信用體系的擔憂。


黃金升值,還是那個人類數千年來的共同記憶。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88 字。

轉載請註明: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