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滬指工整地在圖表結構裏面運行,碰到支撐位不再跌轉而上漲,遇到上漲阻力就下跌,很技術化,也沒有什麼意外的發生,不多想就很容易判斷。
2960點附近為3127點以來的一個下降壓力線,市場如果想進一步往3000點或者更上方的目標去努力,2960點是首先需要攻破的一個壓力位。從理論上來説,過了這個下降趨勢線的上軌,市場可以達到更高的位置,比如3074點、3127點、3258點和3500點。
市場也不是不能往那裏去,但是去了後又咋的呢?——從整個市場的實際交易情況來看,上破了壓力線,短期會漲,但是不見得能夠真正的達到上破的目的。
因為假如上漲是消耗上漲的能量,下跌是消耗下跌的能量,從過去相當一個階段下跌所累積的能量來看,只支持有那麼一次達到3400點到3500點一帶的上漲,而且上去了以後大概率還會跌回現在的位置,所以如何節省使用這一次發散能量的機會也是值得方方面面考慮的。
沒啥目的不漲也罷。當前的市場格局就是大底已成立,但是這個大底上漲的過程是非常艱難和曲折的,是不斷的盤旋上升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漲了一個階段,你就看空一點,一般不大會錯,而跌了一段以後就看多一點那就更不會錯了。
圖表結構的上軌下軌還有效的時候按圖做就行,等圖表有變化了再判斷趨勢不急,其實這是大盤的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而個股卻是非常複雜的判斷的階段,過去那種看漲指數的思維,就大的波段來説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就實際操作盤面來説,是值得更細緻的考慮的。所以,妄圖指望指數來帶動手上個股的盈利,效率是比較低下的。
這個過程當中,個股的漲多代替了以往指數的漲多,而個股的持續下跌也讓過往需要指數的持續下跌來完成的能量消耗在個股上得到了體現,或者説分散了大盤的風險,這是在過去的幾年以及今後可能還有兩三年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情景。此外,市場參與資金的變化也要求市場其他參與者適應這種變化,週五尾盤和以前一樣,很多個股砸尾盤拉尾盤明顯是各指數成分股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