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紀錄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在遍野的生命奇蹟裏,感受中國生態變遷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娛樂

一部自然類紀錄片自今年初開播以來,有關話題先後九次登上微博核心熱度榜單,話題閲讀總量超五億,獲得了積極熱烈的社會反響。出圈密碼何在?“尋訪中華大地人跡罕至的自然奇觀”“刷新中國界面”,網友的評價裏寫出許多人的心聲。

六集紀錄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今年初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隨後在央視頻等平台上線、發酵。紀實的鏡頭下,綿延不絕的雪山、綠意蓬鬆的草甸、打圈墜落的落葉、奔騰不息的河流,自然山水一一入畫。觀眾跟隨紀錄片,從地理看中國、從自然看世界,更在遍野的生命奇蹟裏,一同見證並感受中國生態環境變遷的歷程。

擬人化與詩意化敍事,講述生態改善的真實案例

一直以來,自然類紀錄片面對的挑戰便是如何幫助人們更好地瞭解腳下的土地、瞭解將要去的遠方。站在觀眾的立場理解自然、解構萬物,這意味着紀錄片不僅要呈現極致的自然風光,更要挖掘和説明生態多樣性的背後邏輯。在太陽昇起、草木吹動、雲海消散之外,植物是如何生長的,動物是怎樣繁衍的?《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以擬人化詩意化的手法,每集講述不同的動植物故事,描繪四季輪轉、寒來暑往。

小狼崽們在寒冷的雪天,靠着媽媽搶奪來的食物維繫生存;羚牛兄弟倆踏草甸蹚河道,一路跟着父母,在遷徙路途中得到歷練;為防止猛獸侵擾,白頭葉猴寶寶第一次嘗試長距離攀爬,跟隨家人族羣的腳步,在夜晚終於回到懸崖上的宿地。萬物有靈,生命不止。無論是奮力起跳的華子魚,還是荒原上四處覓食的母狼,生命迸發出的力量具有無限感染力,如此,觀眾才更真切地感受到動物族羣裏濃烈的情感連接。比如在藏狐身上,我們看到新手媽媽的育兒擔當;在烏林鴞夫婦身上,我們分明看見了長久陪伴的濃稠情感。

不僅擬人化呈現動植物世界,紀錄片還以高新技術加成畫面的詩性。在動力三角翼長時間跟拍下,觀眾可與大雁一同乘着西北季風一路南下,飛越幾千公里,回到冬季的家園;藉助紅外線觸發相機,可以暗中觀察叢林下隱藏的秘密,看眼鏡王蛇如何上演領地保衞戰;通過4K紅外感應攝影機,能近距離看到羚牛的日常生活。在8K延時攝影的運用下,不斷生長的雪山、綿延流淌的長河、冰雪飄零的北境、鬼斧神工的丹霞與雅丹,自然偉力不斷雕琢地球樣貌的過程,被科技神奇地凝練在眼前。

壯麗山川、田園湖澤,《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以地理視角解釋着中國為什麼要走適合自己的獨特的發展道路,也用讓人信服的鮮活案例,呈現近年來中國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羣得到有效妥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得到恢復,種羣得以迅速壯大;野生雪豹、大熊貓等珍稀瀕危物種紛紛“降級”,神秘的布氏鯨頻繁出現在潿洲島海域;曾經在中國本土滅絕的麋鹿重返荒野,數量已經達到6000多頭……

從記錄出發,在人心裏播下“心懷自然、敬畏生命”的種子

紀錄片的意義不僅在於記錄當下的真實,更在於揭示真實、探索真實。紀錄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拍攝歷時五年,跨越大江南北,從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到全世界最高的高原,記錄祖國大好河川,講述自然奇觀。紀錄片賦予觀眾一扇新的窗口,以更宏觀的視角去看待地理,以最前沿的知識來了解中國野生動物。

譬如唐家河境內的羚牛需要學習如何征服高山,向河谷裏轉移才能繼續活下去;幾乎所有的貓頭鷹都無法轉動眼球,但能靠轉頭來移動視線;由於高海拔山地晝夜温差大,綠絨蒿通過花瓣開合調節花內温度。這些野生動植物存在於人跡罕至的地方,我們難以從日常生活中感知到它們。正是這樣,我們才更感嘆,中國野生動物棲息地得以恢復、種羣得以壯大,依賴於多年來有效政策的長期指導。

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紀錄片的獨到之處,就是通過一幀幀如畫的場景,讓觀眾自發自覺地在“人與自然”的宏大主題下深入思考。觀眾看自然類紀錄片,不僅是領略自然之美、收穫自然界的知識、感受天地生靈間的愛與堅韌,還是對自然法則的敬畏與學習。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事實上,《自然的力量》第一季到《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紀錄片不間斷地關注、記錄中國生態家園的現狀與未來,就是讓觀眾在看見中國生態環境的變化後,更自發、自覺地保護自然、敬畏自然。亦是進一步建構起生態話語,藉由紀實影像傳播生態知識,助力公眾生態意識的養成、強化。

數百萬年的時光,造就了中國大地上無可比擬的豐富與和諧。即便乾旱、濕潤、貧乏、富饒,無數種矛盾存在於這片土地,生命仍然生息不止。南方叢林裏的豹貓、長城上空的大雁、青藏高原上的兔猻、唐家河境內的羚牛,塔利莫湖的華子魚、荒原上的狼崽,生命匯聚在一起,不管多麼渺小,都始終迸發着無限的力量。紀錄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靈》則是在記錄中,往所有人心裏播下“心懷自然、敬畏生命”的種子,那是中華大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奧義。


  作者:王彥

  編輯:汪荔誠

責任編輯:衞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