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分組交換網路的“親子糾紛”;博弈論創始人出生;交互式電視初現雛形
整理 | 王啓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6 月 13 日,約翰·莫克利參觀了 ABC 計算機,與 ABC 的設計者之一阿塔納索夫會面。這次會面可能對 ENIAC 的發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事後來牽扯進了一場曠日持久、充滿爭議的官司——對計算機專利權的糾紛案。1973 年,美國聯邦法院撤銷了埃克特和莫克利發明電子數字計算機的專利權,裁定阿塔納索夫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人。關於這場聲勢浩蕩的“計算機之父”爭奪戰,請見 9 月 30 日專欄。
阿塔納索夫也許在法庭上贏下了一分,但他後來還是回去繼續當老師了,而我們卻仍然站在前線建造第一台真正可編程的電子計算機。
——小約翰·皮斯普·埃克特
在計算機歷史上,經常會圍繞“誰才是一項科技的開創者”產生爭議;但無論莫克利和阿塔納索夫誰才是計算機之父,他們都對計算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傑出貢獻。在 4 月 29 日和 6 月 7 日的專欄裏,我們先後介紹了兩位被學者廣泛認為是“分組交換網絡之父”的計算機先驅,而在今天,又有一位對分組交換網絡有着開創性貢獻的科學家出生,使得“誰才是分組交換網絡的發明者”這一事情產生過不少討論。
1928 年 6 月 13 日:博弈論創始人 John Nash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
1928 年 6 月 13 日,美國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出生,他是前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摩爾榮譽講師,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1950 年,納什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在僅僅 28 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成為博弈論中一項重要突破;這個概念被稱為“納什均衡”,廣泛運用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演化生物學、人工智能、會計學、政策和軍事理論等方面。1994 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納什最重要的數學成就是在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的領域,特別是黎曼流形等距嵌入到歐氏空間的一系列結果。因為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上的貢獻,他與路易·尼倫伯格共同獲得了 2015 年阿貝爾獎。幾何學家米哈伊爾·格羅默夫評價納什的工作:“他有巨大的分析(指數學分析)能力與幾何洞察力結合。……他的幾何工作,不論是他的結果、技術、用的想法,都與任何人原先預期的相反。……他在幾何學所做的,從我看來,比起他在經濟學所做的無可比擬地偉大得多,相差很多個數量級。”
在 1959 年之後,由於出現精神上的症狀,納什的研究生涯曾經中斷,在 1959 年及 1961 年兩度進入醫院療養,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納什拒絕接受精神藥物治療,在 1970 年後,症狀逐漸好轉,因此再度回到學術研究工作。他這段時間的經歷,由西爾維亞·娜薩寫成傳記,並翻拍為電影《美麗心靈》,使得他的事蹟廣為人知。
納什夫婦赴挪威領了阿貝爾獎(一個數學的國際獎項)後,於 2015 年 5 月 23 日回到美國紐瓦克國際機場。他們臨時改了航班,在下午二時抵達,比原定早了五小時,預訂的私人轎車因此未到。他們打電話到轎車公司,可是對方不為他們安排解決,於是他們搭乘出租車回家,卻在新澤西的高速公路南行方向發生意外。在下午四時半左右,入行僅兩星期的出租車司機嘗試超車時失控,結果出租車撞上護欄。納什夫婦都被拋出車外,當場不治身亡。
1934 年 6 月 13 日:分組交換網絡開創者、互聯網先驅 Leonard Kleinrock 出生
計算機科學家倫納德·克萊因羅克(Leonard Kleinrock)出生於 1934 年 6 月 13 日,他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亨利·薩穆埃利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教授,他在計算機網絡領域裏作出許多傑出貢獻,特別是在計算機網絡的理論方面。在 UCLA 的 ARPANET 研發中,他也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是互聯網的開創者之一。克萊因羅克於 1951 年畢業於著名的布朗克斯科學高中,隨後在 1957 年從新城市學院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並於 1959 年和 1963 年分別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克萊因羅克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當屬排隊論(queuing theory),這是研究系統隨機聚散現象和隨機服務系統工作過程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又稱隨機服務系統理論,為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在許多領域都有應用。克萊因羅克在 1961 年的論文提案促成了 1962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論文,後來在 1964 年以書本形式出版了排隊論。1967 年 5 月,高級研究計劃署的項目經理 Larry Roberts 將克萊因羅克私自帶入了 ARPANET 項目,隨後他在 1969 年正式與克萊因羅克簽約,以測量 ARPANET 中分組交換的性能。克萊因羅克於 1970 年代早期的數學工作深刻影響了早期 ARPANET 的發展。
圖源:維基百科
1970 年代中期,克萊因羅克發表了關於排隊理論在計算機網絡中的理論和應用的研究。他指導了許多研究導致互聯網的互聯網絡通信協議的研究生,包括 Steve Crocker、Vint Cerf和 Jon Postel。他們共同發表了許多研究論文。1980 年,克萊因羅克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表彰他對該領域的開創性貢獻以及作為計算機通信網絡教育工作者的領導地位。
從 1990 年代中期開始,克萊因羅克力求被公認為“現代數據網絡之父”,他曾經表示:
克萊因羅克還聲稱他在 1960 年代初期的工作開創了分組交換的概念,並且這項工作是 ARPANET 中使用的分組交換概念的來源。2004 年,他將自己的工作描述為:
如今的歷史學家和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認可保羅·巴蘭和唐納德·戴維斯為分組交換概念的發明者,因為他們獨立發明了現代計算機網絡(包括互聯網)中使用的數字分組交換概念。但除了克萊因羅克聲稱自己才是分組交換概念的開創者之外,也有人認為 ARPA 的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主任、大名鼎鼎的施樂 PARC 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的創始人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開創了分組交換網絡。正如前言所述,在計算機歷史上,經常會圍繞“誰才是一項科技的開創者”產生爭議;但無論誰才是分組交換網絡之父,這些開創者都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傑出貢獻。
1993 年 6 月 13 日:TCI、時代華納和微軟宣佈成立結合計算機和電視的合資企業
圖源:維基百科
1993 年的今天,美國三大公司——媒體公司時代華納公司、有線電視運營商 Tele-Communications Inc. 和軟件發行商微軟公司宣佈,他們將着手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重新定義計算機、通信和電視的世界。三家企業將成立一家名為 Cablesoft 的公司,並將開發交互式電視軟件,使消費者能夠通過他們的家庭電視機購物和使用萬維網。
Cablesoft 是定義交互式電視標準的早期嘗試。雖然這家新公司的合作伙伴是微軟、電信和時代華納,但事實上,大部分努力似乎都在微軟身上,這兩家有線電視公司沒有技術基礎,能提供的幫助比較有限。Cablesoft 努力的成果於 1994 年 5 月首次宣佈,微軟發佈了 Microsoft Media Server(在開發期間代號為 Tiger )和被稱為 NTAS 的 Windows NT 操作系統的自定義版本。本質上,這款產品使用的是類似 PC 的機頂盒,可以與有線電視公司前端的 PC 運行 NTAS 進行通信,隨後傳輸內容。
似乎巨星雲集往往象徵着失敗:無論是體育球壇上每年各種“銀河戰艦”的隕落,還是 2000 年那場本世紀最失敗的企業合併,亦或是微軟的這次跨界合作……Cablesoft 最終因為微軟堅持將自己的軟件作為行業標準而宣告失敗,此外,微軟也不再積極參與先前宣佈的與通用儀器和英特爾的單獨聯盟,以圍繞自家的 Windows 軟件和英特爾的 386 系列微處理器芯片構建機頂盒。1997 年 9 月 16 日,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微軟以 4.25 億美元收購了硅谷初創公司 WebTV,並推出改進版的 WebTV。交互式電視的早期實驗歷經千帆波折,你認為如今的智能電視屬於什麼發展階段?歡迎在參與本期投票的同時,於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