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視導讀:在9月22日舉行的湖南衞視招商會上,湖南衞視確定2021年取消“青春進行時”,改做“季風計劃”。每週一至週三22點播出,12集*70分鐘,製作電影級短劇。
作為稍有的依然在運作的周播劇場,“青春進行時”頻道也終於落下了帷幕,湖南台將目光轉向近年中愈發火熱的12集短劇。
周播劇場,輝煌過的雞肋
周播劇的概念從根本上是舶來的產物。
在美、日、韓等國,都有着“邊拍邊播”的模式,在這樣隨時腰斬的製作流程之下,這些地區的觀眾養成了以周為單位等待更新的觀劇習慣。
廣電總局在2011年出台《廣電總局將加強電視上星綜合節目管理》,這也被稱為“限娛令”。周播劇場的出現被認定為應對“地方衞視從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黃金時段,娛樂節目每週播出不得超過三次”要求而出現的調整與嘗試。
只不過,國內的周播不僅與國外的邊拍邊播不同,觀劇習慣也在中國水土不服。
2011年,湖南衞視推出了芒果周播劇場,民國懸疑劇《被遺棄的秘密》(原名(《藏心術》)成為了他們作出嘗試的第一個對象。
不過,創立開始的幾年中,還是隻有2012年播出的《軒轅劍之天之痕》關注度最為出色。
後來的2015年,《花千骨》於當年6月9日起每週二、週三晚10點在湖南衞視的鑽石獨播劇場播出,創造了收視神話。只不過,這種熱鬧更像曇花一現。
2016年,有《花千骨》這個成功案例在前,大家紛紛在周播劇場中加碼:湖南衞視《誅仙青雲志》《旋風少女》,東方衞視推出《老九門》《九州天空城》,北京衞視以也《新邊城浪子》試水。
只不過,其中,應當只有《老九門》成功。
等到2017年,周播大戰似乎便已經陷入低迷,可能唯一稱得上大熱的只有湖南衞視的《楚喬傳》。
這似乎成為了周播劇最後的輝煌,在此之後,周播劇場似乎越來越多隻見低品質甚至重播劇的尷尬境地。
周播劇場拉長播放週期,也拉長贊助週期的客觀現象,讓2016年-2017年期間的各大衞視都瞄準這一點進行了同場競技,但是,觀眾以周為單位的觀看習慣卻始終未養成。相比較習慣了週末模式,不如説觀眾只是在追逐這幾部獲得成功的劇。
對於《軒轅劍之天之痕》《花千骨》《老九門》和《楚喬傳》等在周播模式中獲得一定成績的劇集而言,如果並非周播,同樣可以獲得一個比較優秀的收視成績。
同時,由於影片拍攝時並非以周播為目標,並不會在每一集劇尾特意設置懸念,當其中某部分內容並不足夠緊湊時,周播模式中的超長等待還將會加速它們的觀眾流失速度。
在收視成績逐漸不理想,弊端更加突出之後,周播劇場也不再成為觀眾關注的中心。這一次,“青春進行時”頻道關閉後,似乎只有浙江“中國藍周播劇場”僅存了。
短劇,仍需探索的新寵
在周播劇場逐漸退出國內衞視頻道的重點關注之時,短劇正在成為觀眾青睞的對象。
短劇模式同樣在國外更早流行。儘管在早期,國內也並不流行“注水”,同時相當多影視劇的播放集數以20-30集左右長短適中、節奏緊湊的影視劇而非目前相當多劇集超過40甚至70、80集劇亦不少見的情況,但是,12集的短劇依然並不常見。
反而,由於國外普遍採用的周播形式,每月播放4集、1季播放12集是普遍的單季劇集長度。
短劇周播的形式要求每一集的結尾必須放出足夠具有懸念的內容作為引,勾起觀眾在之後的興趣。
被刻意加快和掌控的節奏更容易吸引許多觀眾的興趣。同時,注水劇的存在,也讓越來越多愛好者期待着短劇的到來。
2017年末,《無證之罪》的出現,率先發掘起了國內的短劇市場。
2020年,愛奇藝尤其專注短劇,從《我是餘歡水》到迷霧劇場中《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幾部12集短劇都獲得了相當高的關注度和討論度。這一年,騰訊《摩天大樓》的內容也並不長,只有18集,不過獲得了相當高的好評。
今年2月,廣播電視總局出台了關於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管理的方案。方案稱,要反對“注水”情節,規範電視劇的集數長度,提倡劇集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的創作。
不過,30集的創作尚方便在電視台安排,12集的短劇卻陷入了播排的尷尬,以上影片均選擇了網絡平台作為唯一播出途徑,並且在播放至一半後,數部均開放了超前點播。
同時,在題材上,幾部影片有着相似之處,均沾染了懸疑元素,連帶內容有些黑色幽默的《我是餘歡水》也是如此。
相比較其他題材,懸疑類內容更需要緊湊的氛圍,但是其他類型的影片如何做短片吸引觀眾,避免頻道同質化,還是值得探索的對象。
結語
在長篇大劇流行過後,現在,短劇的浪潮終於流行起來,這或許將成為一大趨勢。
這一次,湖南衞視立下“季風計劃”,選擇了短劇領域,不過,儘管有數部短劇在今年大出風頭,但這依然是仍需探索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