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渣和學霸的真正差距? 看來我的學霸位置不穩了
新聞閣娛樂新聞欄目為您提供最新娛樂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新聞、電影、電視、音樂等娛樂資訊,大陸港台明星八卦、明星緋聞、明星寫真和明星資料等娛樂信息。
【TED演講:學渣和學霸的真正差距原來是這個! 】安吉拉-李-杜克沃斯辭去企業管理諮詢行業的一份前途無量的工作, 選擇到紐約的一所公立學校教七年級學生數學。她很快意識到IQ並不是將那些成功的學生和那些掙扎過但失敗的學生區分開來的唯一標準。在這裏,她解釋了她自己的理論——成功的先兆是”毅力”!
1%的天分決定你能不能讀懂新知識,99%的努力決定你會讀多少新知識。自認為不是聰明的那個,為了能順利畢業還是花費了很多心思,結果雖然一般,但不努力絕對連結果都看不到。
對於學霸與學渣的這個問題,小編也忍不住想吐槽一下:知道我最看不起哪種人嘛? “ 其實我很聰明,就是沒努力” ,“ 他都是死讀書成績才好的” ,“ 我要是努力起來,肯定考得好”。這種人最好一輩子都這麼想,讓YY成為失敗的遮羞布。我也最反感家長説“我的孩子就是不努力,其實很聰明”。到底什麼時候才敢正視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是意志力呢?
所以你是學渣還是學霸呢?
每個人都會經歷學習生涯,有人羣就有對比,有對比就有學渣和學霸的區別了。老一輩的人總説孩子腦子笨,智商低。所以他聽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怎麼講都聽不進去。孩子皮,不想學習,家長無能為力了……然而現象是對的,但結論是錯的。孩子並不是因為智商低,智商的區別肯定有,但不可能體現在小學、中學這些學科上……愛因斯坦智商高,他創造了相對論,但我們並沒有要求孩子創造出相對論這麼難的事情,僅僅是讓他讀懂別人的一些小成果。
一位班主任説,孩子的學習好並不是因為孩子智商低,貪玩不學習。好學生也玩,而且學霸比學渣有更多的時間去玩,因為他們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去完成既定學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學霸學習效率很高啊,短時間可以完成學渣好幾個小時做不完的作業。為什麼學霸學習效率高,因為他們專注……
專注於眼前的事情……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
老師們帶過班級都能從中得到體會。一個實驗班和一個借讀班上課時,注意兩個班的學生的羣體性差異:實驗班學生上課,大部分人都很專注。雖然他們專注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歡自己思考、看書、動手做;有的喜歡和別人一起討論,在爭論碰撞中得到啓悟,不管怎樣,他們都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另外一個班,上課的前五分鐘是認真的,安靜的,五分鐘後就狀況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遊戲,有的走神,還有的打瞌睡。經教師反覆提醒,大部分學生能再收起注意力聽講5分鐘,5分鐘後就又開始出現狀況了。
長期觀察後發現,能否定心專注於一件事,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能專注於某一件事。反而他們玩的時候也會很盡興,他們的心理負擔也更少。
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能更快捷地瞭解他們在家的表現。成績優異者在家裏做事都目標明確,有條不紊,都有固定的時間完成作業,而且在做作業時往往能一坐幾個小時不受外界干擾,直至完成;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則無論是家長盯、請家教,都不能讓他們認真地、安靜地做事情。
再進一步與家長深入交流,探討上述現象的成因。不難發現,專注習慣大部分是平時養成的,如教師的多次激勵,自我亮點受到肯定後逐漸固化為一種優良的習慣;再如家長的最初嚴管,他律逐漸轉化為自律;還有平時愛讀書遷移為專注學習等。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識,
而是培養習慣
我們可以説,知識的教育僅僅是表面的,而習慣的培養才是長久的。知識要不斷更新,你小學要學習,中學、大學還要繼續學新的知識,所以一時的好壞決定不了太長遠的未來,但是習慣就不一樣了,你能説小時候喜歡閲讀的孩子,長大後會突然放棄對書的興趣?還是小時候習慣運動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懶惰?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者,身教重於言教,如果父母做事虎頭蛇尾、言而無信,就不要指望孩子能養成專注的好習慣了。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平時就要培養孩子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的習慣,不同的孩子可用不同的方式,有的適合激勵、有的適合嚴格要求,不管什麼方式,都要長期堅持、持續下去才有力量。
教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形成一種氛圍,創造一種環境和條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強制學生由他律逐漸走向自律,是可以培養出專注的好習慣的。
生活中有不少人想集中精力卻沒有辦法。這種情況在孩子,特別是男孩中比較常見,所以,培養孩子的專注習慣特別重要。
古語云,“動若脱兔,靜若處子”,是説一個人動起來生動,靜下來安心,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人最可貴就是思想,而思想的寓所就是安靜的內心,安靜的內心外部呈現的形式就是專注的好習慣。
今天的內容就先給大家分享這麼多,希望對家長孩子們有所啓發。
當然了,學習是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最關心的話題,很多孩子因為學習方法和記憶方法不正確出現了偏科、考試成績差、學習效率低、學習缺乏積極性等問題。我將通過微信的方式和家長們討論孩子的學習問題,制定孩子專屬學習計劃 。
搜索“xueba211”
找到老師,免費查看更多關於教育、學習方法、記憶訓練的文章!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我每週還會有免費的公益課教程和學習資料!
(2017-08-04)
很多人從小是聽着爸媽説“別人家的孩子”長大的,他們不但成績優秀,而且能歌善舞還會特長。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像壓在心頭的一座大山,一度讓我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他們搬到月球去。
其實我們對別人家的孩子更多的還是羨慕,曾幾何時也期盼能成為他們這樣的人。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上週出差時在外地遇到個老熟人,上大學前我們不但是同學還是鄰居,算得上是發小。不過之後就見的少了,而且大學畢業兩年後他把父母都接到了一線城市,過年也很少回來。
談及來這裏原因,他説公司有個項目在這裏,他在這做總監,問及所在公司讓我大吃一驚,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再看看自己,雖然也是出差,人家在外地也是專人專車,我還在想着怎麼給公司報差旅費。雖然他嘴上沒説,不過我猜得出,以他在公司的地位,收入起碼是我的10倍以上,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家庭出身都差不多,為什麼人家就能那麼優秀。
一起吃飯時我問他怎麼進入這麼大的企業的,他説的很簡單,就是剛好公司去學校招人,剛好看中他了。這麼一説我又想起了他畢業的大學,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聖地,他卻輕輕鬆鬆的考上了。聊到小時候的事情,我説現在教育孩子真的很難,忍不住問起他,為什麼以前學習那麼好,有沒有什麼訣竅傳授給我。他仔細想了想,主要還是家庭教育和一些良好的習慣,他也不私藏很詳細的跟我説了他的經歷。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首先是關於分數:
父母從不要求我考多少分,只是要求我對學習的態度要好,100分也好,80分也罷,他們對這點向來是波瀾不驚。在學習態度上要求像考試一樣對待作業,像對待作業一樣輕鬆考試,所以考試時從未有過發揮失常的事情。有時候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導致分數考的低了,他們會對此表示很遺憾,但不會責罵或者要求我下次怎樣,因為他們知道我的學習態度是很端正的,只能説是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不過這種事情一般少發生。但如果是我的學習態度不好了,他們就會在第一時間指正出來,絕不拖延。我覺小時候父母應該是每天在留意着我,你也應該如此留意着孩子,學習態度不容易養成,一旦養成又很容易被外界其他因素干擾,必須要及時指正。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2:物質不與成績掛鈎:
小孩子很容易被物質迷花眼,所以父母在這點上對我很輕鬆,考的好了沒獎勵,考的差了也沒懲罰。從小就他們把家庭收入告訴我,並且把各項收支和我們家的消費能力講清楚,我們家就是普通家庭,收支分配也簡單,除了必要存起來和支出的,我們家有一個鐵盒子,裏面裝的是全家每個月的生活費,誰都可以從裏面拿錢,到月底有結餘了我們全家就會一起商量怎麼用掉,購置穿戴、家用品、玩具、做旅遊基金或者是三人平分,他們把我當大人一樣,總之就是這些生活費大家可以任意處置,當然有時候如果沒到月底就快要超支了,我們就要縮衣節食,全家人都不例外。我也不知道這個習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反正我從小拿錢的時候就會習慣的看裏面的結餘,要算着哪一部分是父母的,哪一部分是我的,花了這些錢是否還夠下面的生活費,這樣在外面或者學校想買什麼東西時,也知道自己的消費能力是否足夠,該買的我都有,在同學朋友面前也不會丟面子,但一些超額的東西我也能抵住誘惑,因為本身不是有錢人家庭,知道自己的底細也就不會盲目的跟人家攀比。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3:閲讀中外經典名著:
上小學前是父親讀給我聽的,説來好笑,人家都是給孩子講些童話故事,他給我講這些經典著作,不過我父親講的並不刻板,很生動很童趣,讓我對其中很多主人公都充滿了嚮往。長大一些就開始自己看了,每次看完父親都要跟我討論裏面的情節和人物,好的人物我們會讚揚,壞的角色我們一起批判,其實我個人的人生觀很多都是跟書裏主人公學的,要沒有這些人生觀念,我不一定能走到這一步。當然閲讀對提高語文成績,尤其是作文有着功不可沒的關係,這也是我的語文成績最好的一個原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4:培養獨立性:
剛才説的花錢是一部分,我買什麼東西,父母不會指手畫腳,因為大家的生活費就那麼多,如果買的東西不值當,只能默默承受後果,所以買東西前我都會三思,這樣就培養了物質獨立性。在生活上只要是我能自己做的事,他們從來不幫忙,做好了他們會欣慰,做不好也不會批評,只是會在事後讓我認真思考,實在不會了就給我指點一二,但不會直接告訴我答案或者親自動手幫忙。因為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來完成的,如果別人替你做了,自己永遠也學不會。比如我做一件事只能打40分,如果他們幫忙了我會得100分,可下一回我還是40分,但如果他們在我不會的地方稍微指點一下,那麼下回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80分、100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5:自尊和賞識:
父母不管在外人還是自己人面前,都留給我足夠的尊嚴,犯錯誤挨批評時,從沒有過第三者在場,即便他們兩個也是如此,父親批評我時,母親肯定不在場,母親批評我時,父親肯定不在場。我見過很多家長把自家孩子調皮搗蛋的事講給別人聽,可我父母不會,他們給我留足了面子,從不把我的錯事宣揚出去,給我保留了極大的自尊心,讓我敢於面對和承認錯誤,避免今後再犯。
和父母在外面時,總有人誇我學習好,父母不會虛偽的説“哪有”、“一般般”之類的話,他們會跟別人講“這孩子很努力”、“回家就寫作業”、“上次考了第一名”、“昨晚學習到11點”這類的話,但他們極少在家裏誇我,其實我感覺他們當別人面誇我遠比在家裏要好,因為當時聽到這些誇獎我其實很自豪的,説實話有點“暗爽”,當時不知道,現在想想,正是這種“暗爽”讓我堅定了要繼續保持成績的信心,在學習上也就更加用勁,這樣我就會讓別人繼續誇獎,否則如果我某一次考的很差勁,我和父母一起時見到別人會很不好意思,總感覺有點羞愧,所以就會趕緊躲在家裏用功,把丟失的成績補回來,我父母會鼓勵我這種行為。像這種賞識孩子的方法我個人覺得非常有效,很多人都説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但大多數人,尤其是孩子是非常在意別人態度的,如果把孩子慢慢培養成對別人態度麻木的性格,他們就會想,好不好也就那樣了,反正大家都知道我不是好孩子,出於這種原因他們對任何事情也就沒有了感覺。我小時候特別在意別人誇獎我的學習,我覺得也可能是父母故意放任的,雖然他們從未對我親口要求過成績,但卻讓我學會了自己要求自己的成績。
(2017-08-20)
學霸們已經不滿足僅僅是學習上的霸主啦~現在就連表白方式都要酷炫狂霸拽啦~學霸們請給學渣學普們一條活路好咩?
學渣,還等什麼?學不了人家學習的態度,總能學一下他們的表白方式吧!再不學,就永世不得翻身啦!
(2017-03-31)
“奇書”走進英國課堂
對不少英國小學生來説,今後的數學課將不同尋常。
因為今年秋天,英國將全套引進中國《真正上海數學》的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和練習冊,明年一月起,這些教材將正式進入部分小學課堂。
書名叫做《真正上海數學》,也是名副其實的。因為它幾乎由上海數學教材一字不差地翻譯成英文。
少有的微小改動包括:將數學題中的人民幣符號改成了英鎊符號。
出版這套教材的英國柯林斯學習出版社董事總經理科林·修斯介紹説,相較英國課程標準,中國課本“明顯難很多”。
當英國小朋友遇到書中“難度爆表”的數學題時,合上封面看看這可愛的大熊貓,內心大概會得到一絲慰藉與鼓勵吧。
糟糕的數學讓英國每年損失200億英鎊?
英國決定引進中國數學教材,背後是有深厚原因的。
近年來,英國學生參加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考試(PISA)的成績不容樂觀。
這項被譽為“教育界的世界盃”的考試旨在評估世界各國15歲學生的學習水平。2016年,英國學生數學成績的國際排名為第27位,是2000年英國參加測試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英國,“不會數學”成為愈發頻繁的日常用語。
甚至有人擔心這會威脅到國家經濟。比如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就曾恨鐵不成鋼地發佈統計報告稱:英國成年人糟糕的數學水平會讓英國每年損失200億英鎊。
如此背景下,英國數學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
英國教育大臣尼克·吉布認為,英國數學教育改革的關鍵是課本。“我國課本根本達不到世界一流水平,這導致相關的教學資源設計得很差,而且也影響教學方式。”
而上海學生在PISA考試中多次高位排名引起了英國教育部對上海教材的關注。
除了關注,英國還決定斥資推廣。
2016年7月,英國教育部2016年7月宣佈,英國將在未來4年投入4100萬英鎊(約合3.5億元人民幣),在8000所小學推廣以熟練掌握為核心的數學教學模式,其中包括採用上海的數學教材。
學渣變學霸,家長樂開花
其實早在2015年,柯林斯出版社就曾小規模引進上海《一課一練》練習冊。
英國家長老師們的反應是這樣的:
以前有人跟我説,我兒子是數學小渣渣。這本奇書今天送到了,兒子一開始內心是拒絕的,後來他坐下之後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一口氣寫了5頁!
我現在在家裏教他數學,能有這個系列的書太好了!我們家一定會剁手把這個系列的書全部買了。
雖然我現在買這本書為時尚早,但這本書看起來十分高大上。裏面的問題還是挺燒腦的,這能很好地鍛鍊學生,讓他們為六年級的激烈競爭做準備。如果學生能做完這本練習冊的話,學校考試應該會考得非常6的。
超級好的書。能很系統地幫助這個年紀的小孩打牢數學基礎。通過這本書分步驟的介紹,我5歲的女兒徹底學會了加減法,她覺得裏面大部分題很直接明瞭,但是有些需要我的幫助才能做。她現在做完了一年級的書,整個人都膨脹起來了,很開心地開始學二年級的書。這本練習冊真的非常好!
而這次的《真正上海數學》系列教材更加成熟。科林·修斯説“我們相信這次合作出版能對英國年輕人的數學有巨大幫助。”
要借鑑的不只是教材?
但英國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英國學生數學差不只是教材的鍋。
首先,師資力量是重要原因。在英國很多小學,一個老師教授多個學科,專業性相對較弱,課後也缺乏充足的時間備課和反思。
英國全國校長聯合會總秘書長羅素·霍比就認為,想要成功改革英國教學,“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讓更多經過專業培訓的好老師加入並留在教師團隊中。”
另外,課堂教學模式也與學生成績有很大關聯。英國課堂多年來“注重小組討論、自主學習”,這曾被認為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但近年來教育專家也在反思這種模式到底能不能讓學生的數學水平有足夠競爭力。
面對堪憂的教育現狀,着急的不僅是教育專家。英國民眾也頗感無奈。
英國廣播公司(BBC)於2015年推出了一部名為《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的紀錄片,片中5名中國老師來到英國一所中學實施為期4周的中式教學試驗。
網友們看完後的評價是這樣的:
我感覺美國和英國的教育系統已經要棄療了,因為那兒的學生們太瞭解怎麼扎老師的心了。
看來我們的熊孩子不但不堅強,而且有毒極了。這個紀錄片讓人覺得我們的教育系統毫無希望。如果我家孩子在這個學校,也真是夠我鬧心的了。
我曾住在中國,並且在中國的教育系統裏工作三年,事實是中國人在數學、科學甚至連外語上都勝過我們。所以,雖説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在教育中很重要,但我們的教育系統已缺乏許多中國教育所具備的新特點——就像紀錄片裏這所學校所展現的一樣。
全方位的教育改革越來越成為英國各界的共識。而中國教學方法獨特的優勢,吸引了英國前來“取經”。
中國的數學課堂以老師講解為主、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中國老師通常點名要求學生回答問題,並解釋原理。
這種方式多年來常被認為缺乏自主性與創造性,但學生往往能深入理解掌握所學,也能熟練加以運用。
目前,英國各界對中國教學仍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比如認為中國教育強調枯燥記憶、缺乏個性化思考等。
而英國數學優質教育中心的主管查理·斯特里普則為中國的數學教學方法“正名”:中國教數學的方法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很重視對概念的深刻理解。雖然學生們需要背誦乘法表等,但這些都是學好數學的基礎。
對於英國小學引入中國數學教材,你怎麼看?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ㄝ子子亥子”:讓一課一練支配世界吧。哈哈
網友“坐在墓地調戲鬼”:數學基礎真重要,以前二年級天天被老師留到半夜,一直都高中,數學都很好,高中之後進入學渣的世界,至今沒出來
網友“海角天涯”:可伶的英國娃……你們要受苦了 !!!!!
(2017-08-16)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