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名被拐他鄉14年的孩子終被找到並與親生父母重聚的消息刷屏。從初次見面到家庭聚餐,從親子互動到送兒回校,各地媒體蜂擁而至,大小主播全程直播,網上網下各種相關話題熱度持續飆升。
“親愛的”小孩終於回家,肯定是件大喜事。十多年苦苦尋找,其間的奔波與辛勞、煎熬和期待,為人父母者皆心有慼慼,大家祝福團圓、嫉惡如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特別是當這起事件進入法治軌道和公眾視野,對於當年幼兒是如何被拐又怎麼被收養且落了户,其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利益鏈條,哪些人應該受到懲處,輿論當然要追問。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但是,公眾的關注,到底存在一個邊界,也需要把握分寸。相較於上述關涉法治及公共利益的問題,當事孩子最終選擇如何生活,缺失的親情要怎樣彌補,這些都屬於私事。將心比心,無論是尋子的父母,還是迴歸的孩子,此刻都經歷着巨大的心理衝擊,他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平復心緒,妥善處理方方面面的事宜。即便一些圍觀者純粹是出於好意,但所謂的“指點”“關心”,對當事人一家一言一行的品評,難免帶來壓力與困擾。更何況,有些網絡主播嘴上説得冠冕堂皇,轉身就發佈現場視頻“求打賞”,一些寫手揪着孩子的隻言片語不停追問、逼着表態,津津樂道於“10萬+”“點贊量”,消費悲情、賺取流量的私心昭然若揭。
每個人都有隱私不被侵犯的權利。曾經的鄉土中國,處處是熟人社會,鄉里鄉親講究的是知根知底乃至刨根問底,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不是那麼分明,隱私權的概念很模糊。但隨着社會切換到現代模式,人際交往方式發生變化,一定程度上説,不打擾他人生活,不議論別人的家長裏短,不僅是現代文明的常識之一,也已經成為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國《民法典》將“隱私”界定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並明確捍衞個人的隱私權。那些將當事人一家特別是孩子的姓名、住址、長相等個人信息公之於眾的行為,其實已經涉嫌觸碰法律底線。
“圍觀改變中國”,但圍觀需要距離。提高敬畏法律的自覺,對追逐流量的衝動多一些剋制,對窺視編派他人生活多一些約束,社會才能更有秩序。讓受干擾的生活儘快迴歸平靜,才是表達關心的最好方式,才是對“寶貝回家”的最好守護。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湯華臻
流程編輯:TF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