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解析之四 綜合篇

前幾篇花了大量的篇幅講解基礎設定、人物行動線和故事邏輯線,至此諾蘭大神這個“時間魔術師”佈下的謎題也解得七七八八了,這一篇來講講電影主體故事之外的事情。

1

、諾蘭的視聽語言

《信條》是一部諾蘭特色極為鮮明的電影,比起照顧觀眾的觀影體驗,諾蘭更在意秀出個人風格,除了玩弄時間邏輯,高頻切換的鏡頭和快速推進的故事情節,讓人時常陷入“他是誰、他又是誰、他在打誰、誰又在打他”的哲學思考,並且是從開場的基輔事件就奠定了這種敵我難辨的基調,確實或多或少影響到一刷的體驗。但也正是因為基輔事件,成為我二刷的理由,因為杜比廳的視聽體驗實在太絕了!

《信條》的配樂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1)配合畫面完美踩點,烘托劇情氣氛。以基輔事件為例,男主的行動小隊衝進劇院開展行動時,配樂運用了密集的重音鼓點,與男主一行人的跑動節奏100%合拍(電影00:03:00處),直接把進攻行動的緊張刺激感推向高潮。在杜比廳觀影,這一串重音鼓點給人的衝擊感更為強,喜歡節奏踩點向的我本人大受震撼。

2)幾串不同音色的電子音反覆疊加,推進劇情節奏。《信條》中旋律性的配樂很少,大多數都是幾小節甚至幾拍音符不斷反覆,音色除了打底的鼓點,很少使用樂器音,絕大多數是電子音。將不同音色的電子音反覆疊加後,再根據劇情需要,通過調節節奏快慢、音量高低,呈現配樂上的千變萬化,配合突出劇情中的關鍵人物或事物。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男主從烏克蘭軍方處偷鈈241的公路追車戲(電影1:13:18處):男主動用了4台大型車輛,仔細聽配樂會發現,每台車輛都有一串對應的電子音,每當有一台車輛進入畫面時,就會有一串新的電子音疊加在原有的配樂上,配樂的組成逐漸複雜,音量逐漸升高,也應和着劇情一步步推向小高潮。此外,在音色上也選擇了接近汽笛聲、行駛列車與鐵軌碰撞音等能使人聯想到重型交通工具的電子音,更加貼合劇情。

3)配樂間或正逆播放,營造契合主題的不和諧感。《信條》中有些配樂聽起來是不和諧的,甚至會給人帶來不適感,原因在於部分配樂是倒放的。典型例子是斯塔克12號戰鬥事件(電影2:01:21處):紅藍兩隊的配樂分別採用了同一配樂的正向和逆向播放,用以在配樂上區分紅藍兩隊,也完美契合了電影核心設定。同段配樂正逆播放,對編曲技術是很大的考驗,但是《信條》做到了,此處推薦b站視頻BV1ph411R7Pq,裏面有《信條》全部配樂的正逆兩版播放對比,一起來感受配樂師的高超技藝。

2

、“向死而生”的尼爾

塑造個性豐滿的人物、講述感人肺腑的故事並不是諾蘭的優勢所在,相比於邏輯設定和視聽語言,《信條》的故事性、抒情性確實薄弱了些,男主通篇任務導向型,很少有感情流露,反派的控制慾變態且莫名其妙,全片最閃耀的人物無疑是尼爾,特別是二刷時,發現很多小的細節都在暗示尼爾對這段友情的珍視,於是更容易被兩人之間的故事觸動。在已知最終真相的情況下再回頭看,僅僅因為未來男主的安排,尼爾就毅然決然走上“向死而生”的道路,太讓人感慨了。下面講幾個二刷發現的小細節:

1)在孟買的第一次接頭,尼爾給男主點了一杯可樂,因為他早已瞭解男主的喜好;

2)尼爾四次救男主:①在基輔劇院開槍擊倒準備殺男主的人;②在自由港,尼爾揭掉紅房間裏衝出來的人的面罩,發現是男主後大驚失色,立馬跑回去阻止男主殺“自己”;③斯塔克12號戰鬥中,中途折返,開車去救男主;④結尾毅然返回為男主開鎖,結束自己的生命(尼爾微笑着離開的鏡頭印象太深刻,感謝諾導讓我重新get了Rob的顏值);

《信條》解析之四 綜合篇

3)自由港事件後,兩人有一段大致如下的對話,細品很扎心:

男主和尼爾談了時間逆轉話題後……

男主:知道這件事(時間逆轉)的都不能活

尼爾:你沒殺我,看來是信任我了

男主:我還要回孟買(找普利亞),記住你只是來找鈈241的,否則他們事成後會殺人滅口(別牽涉太深,太危險)

尼爾:這是早晚的事(尼爾已經知道自己的結局,而男主以為尼爾指的是早晚會被發現從而被殺)

男主:我希望由我來決定(既是對“你沒殺我,看來是信任我了”的調侃回應,也是囑咐尼爾不要被他人發現)

尼爾(笑):希望如此(哎,就這句,品,細品,某種角度來説確實是男主未來的安排決定了尼爾的生死,你説虐不虐)

4)男主發現自由港和自己打架的其實就是自己後,問尼爾之前為什麼不説,尼爾説因為一時半會兒解釋不清楚,而且“原則就是要控制”,男主問“誰的原則”,尼爾答“我們的”(加粗下劃線),可想是未來的男主教會了尼爾逆向世界的邏輯準則;

5)影片最後,男主發現了尼爾揹包上的飾品,試圖挽留,尼爾表示發生的就是發生的,淡定接受結局,決定去完成事件的閉環,並留下全片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這個世界正常運轉需要堅守的信念,而不是逃避的理由”(為尼爾哭泣)。

此處跑個題,吹一吹Rob。不得不説,諾蘭真的很會拍男性,尼爾在自由港踩點的那場戲,西裝造型和髮型設計太出眾了,主角氣場全開,果然英倫男人都自帶紳士氣質(奈何Rob平日不洗頭)。在自由港行動正式開始的當天,安全門封閉後,有個男主和尼爾轉身並肩前行的鏡頭,諾蘭安排Rob走在鏡頭裏靠前的位置,風頭甚至蓋過了男主,就是那一刻,突然有個想法跳進腦子裏:“讓他演蝙蝠俠不會錯”。而且Rob變換口音的本領着實讓人驚歎,《信條》裏已經是和他正常口音不太一樣了,再去看《蘭凱斯特之王》和《神棄之地》,更是和他平時説話的方式大相徑庭。

《信條》解析之四 綜合篇

3、中文翻譯……

好的翻譯有助於理解影片,差的翻譯難上加難。《信條》本身就是快節奏燒腦電影,偏偏翻譯還給觀眾使絆子,在不該有疑問的地方製造新疑問。

一刷的時候有兩個地方讓我很迷惑:1)男主穿工作服溜進大樓被女科學家發現,兩人就聊了兩句也沒表明身份,下一秒怎麼就親密戰友一樣開始講解任務了;2)男主去孟買找不重要的丈夫(名字忘記了)問子彈的事,明明上一秒還劍拔弩張,怎麼後面妻子聊了兩句就坐下喝茶了呢?二刷的時候才明白,因為女科學家問話後,男主回答時説了TENET一詞,同時把板子夾在腋下,雙手很隱蔽地做了信條的手勢。同理,普利亞也在與男主的對話中提到TENET一詞,並用捧着杯子的手做了信條的手勢,男主以握槍的雙手回應了相同的姿勢,但這兩處的翻譯完全沒有體現TENET一詞,加之人物動作確實夠隱蔽,看得人一頭霧水。

另外一處有理解障礙,是在男主去餐廳找不重要的伯爵(雖然伯爵很有氣質,但對不起,名字還是沒記住)時發生的對話。這段對話信息量極大,交代了薩塔爾、凱特兩個主要人物的背景、關係,提到了斯塔克12號,講了假畫拍賣事件,出現了N個人名、地名,對話節奏也比較快,本身就不太容易讓人快速反應過來,而字幕可能是為了趕得上角色説話的節奏,常常把兩個角色説的話打在同一行,一旦角色對話加快,如果不聽英文,都分不清哪句是誰説的,真叫人頭禿。其中伯爵向男主解釋凱特和阿勒伯關係比較親密,暗示兩人聯合欺騙薩塔爾,男主嗤之以鼻地哼了一聲,字幕把這哼的一聲翻譯出來譯作“我説呢”,並且是插在伯爵前後兩句話中間,以ABA(中間間隔一個空格)的形式打出字幕,就很微妙…

還有一處在女科學家向男主解釋時間逆轉時,表示子彈能跳回到男主手裏,是因為在子彈的角度認為是男主把他扔出去了,接着男主問“自由意志呢”,女主答“你不動子彈也不會動”,感覺男主的問句改為“為什麼不能是子彈有自主意志呢”更容易理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58 字。

轉載請註明: 《信條》解析之四 綜合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