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滇劇院滇劇小戲《馬克白夫人》作為優秀劇目入選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於12月14日亮相長江劇場。本劇目從川劇移植而來,將莎士比亞5幕27場的話劇《麥克白》,以中國化、戲曲化、滇劇化的方式,濃縮為40分鐘左右的滇劇,劇情簡短精煉不拖沓,將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改編為以“馬克白夫人”為主角的滇劇。通過滇劇的程式方式,外化馬克白夫人殺人前後的心理變化和情感衝突,貫穿在全劇的表演中,讓觀眾在舞台呈現的感知和想象中獲得審美愉悦,獲得對歷史、文化和人性的某種“鈎沉”式的評價,甚至會有“警鐘”般的迴響撞擊觀眾的心扉。
《麥克白夫人》作為莎士比亞經典的四大悲劇之一,她的形象多被認定義為一個殘忍、惡毒、無情的女人。但在她的冷酷背後也時時流露着女性的温柔、善良、脆弱和對丈夫無比忠誠的愛。她的本性是善良的,為了丈夫野心的達成,為了做丈夫的精神支柱不得不用殘忍和冷酷的手段來武裝自己,説出一些違背本性的話,做出一些違反本性的事。今晚,國家一級演員馮詠梅老師將這一內心戲十足的“馬克白夫人”詮釋的淋漓盡致。全劇在舞台佈景、配樂聲效上並未花費較多安排,所有的劇中元素彷彿都在關鍵的時刻作為點綴襯托着馬克白夫人的表演,全場下來,出場的演員中羣演和麥克白並未有一句台詞,僅從程式化的角度推動夫人內心的變化發展。是旦角演員藝術詮釋的應工戲。這樣的劇目的設計給演員提供了展示表演才華的巨大空間,也是訓練和提高青年演員表演才能的極好教材。
坦白交代的敍述方式,戲曲的表現通過在身段、唱腔、戲曲曲牌、韻白鑼鼓點中加以點綴,其寫意性得到了陌生化的完美展現。正如薛沐在《戲曲導演概論》中所述“唱腔和唸白這種單純的聽覺藝術輔之以視覺的形象,使其表演手段能夠情景交融,視聽同現。”毫無疑問,馬克白夫人不僅是通過演員的神態、唱腔、唸白表現內心的恐懼和醜惡,舞蹈的程式化方式詮釋也增強了該劇的表現力。在馬克白夫人決心弒君篡位的那一段舞袖表演,獲得了全場的稱讚。劇中台詞“快奪走我的本性,快盪滌我的寬仁。將我的心腸變得鐵一樣硬,讓我的臂膀能夠力舉千斤。實現野心須伴隨殘忍,奪取非分須拋棄常情。做大事要敢於承擔責任,莫讓那凡夫俗子的恐懼。阻礙我向峯頂攀登!”如此詩意般的台詞,演員馮詠梅老師在詮釋的過程中通過豐富的舞蹈語彙的敍述,描述了馬克白夫人的一段罪惡的心路歷程,剛勁中透露着恐懼,誇張又耐人尋味。
滇劇的音舞、鼓板及表演技巧,通過張揚、唯美的抒情方式,在時間與空間的分離中,通過形式上的創新,對原作的價值理性行為和功利理性行為進行了深入反思,藝術提供了救贖的功能,深刻表現出原作的悲劇精神和現代性張力與後現代主義表現手法。當戲劇性達到高潮時,音舞這一形式的出現便成為承載情感最重要的方式,此時羣眾歌舞與伴奏配合馬克白夫人的表演在羣眾的腦海中展開詩人般的想象。
總之,《馬克白夫人》全劇所要達到的審美效果從內容到形式都高於生活,在形式上創造的是一個滇劇寫意的審美世界,通過敍述現實世界中人的情感和心理衝突達到審美目的。那麼,戲曲如何演繹和詮釋莎劇才能獲得成功?究竟是唱腔的抒情、戲曲身段的呈現、人物內心的刻畫還是把握故事情節的完整性而言,顯然滇劇佔了前者,在演出結束後對樂隊老師的詢問中也有所知,移植劇目雖説在結構、內容方面並未有太多的改變,但移植後的滇劇版本的《馬克白夫人》突出的是唱腔、身段等方面投入的新境界。今晚的滇劇既是《麥克白》而又不僅僅是莎氏《麥克白》;既是《馬克白夫人》而又不僅僅是川劇《馬克白夫人》。
作者:李偉營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柳青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