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為什麼長大(ID:whygrowup),作者:鮮橙媽,頭圖來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上海封控生活下的“魔性”
在上海“足不出户”的封控防疫政策下,我們家除了收到“核酸命令”,已經整整25天沒有自主走出過家門。封控生活裏,積極的一面是孩子們多出了很多自由閲讀時間,他們翻出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説,樂此不疲地把前四部看完了兩遍,我原以為還要過好幾年他們才能看懂的。
我們又一起重温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前四部,發現相比J.K羅琳的筆墨,演員演繹的形象對孩子們來説要不可磨滅得多。
在孩子們“入魔”至深的這段時間裏,家裏所有的可覆蓋之物都被他們披成了“隱身衣”,看着他們頂着個毛毯在家裏“抓瞎”晃來晃去,不禁想笑,“隱身術”到底隱去的是自己,還是別人。
每次獲得“核酸檢測”出門許可,孩子們都會抓住户外機會,撿上數十根枯樹枝,回家再一通剪剪貼貼,裝飾成具備不同魔法功能的“魔法棒”,家裏也莫名地出現了各種顏色的“魔法藥水”,在快遞失靈的時期,連“飛天掃帚”也自制出來了。
終於前晚,解封無望,姐快瘋了,我提議:我來幫你們整個哈利波特的妝效吧!
我翻找出萬聖節服飾包,發現剛好有魔法帽和披風,一家四口各自換裝,爸爸扮演鄧布利多校長,戴上了聖誕老人的白鬍子;我扮演麥格教授,披上蜘蛛網披風;女兒扮演赫敏,頭髮梳得美美的,還點上了小雀斑;兒子當然首選哈利·波特了,用黑色眼影在兒子額頭上畫上標誌性的“閃電符號”,就此開啓了“魔性”的一晚。
魔法師決鬥現場
在一晚瘋狂的“魔法”喧鬧之後,孩子們戀戀不捨地穿着“魔法披風”入睡了,睡前還一直叨叨明天一早起來繼續!
第二天早上裝扮時,兒子説:“我今天不扮哈利·波特了!我要扮羅恩·韋斯萊!” 女兒也説:“那我也不扮演赫敏·格蘭傑了,我要扮演.....還有哪個女生呢?” 金妮?金妮有什麼性格特徵外貌特徵?她做過什麼特別的事情?我們竟然都回答不出來.....
我也跟着説:“那我也不扮演麥格教授了,我要扮演.....誰呢?” 瑪姬姑媽嗎?戲碼是做早餐,叫哈利波特和達力表哥起牀?
我突然陷入了惆悵,因為我知道在下一場“魔法扮演”裏,兒子還可以選擇扮演馬爾福或湯姆·裏德爾,甚至達力表哥,爸爸也還可以選擇扮演海格或者斯內普,甚至伏地魔,這些人物形象都是豐滿的,具備明顯的性格特徵和行為特徵,而女兒和我,不反串性別的話,角色多樣性好像沒有辦法撐到第三幕。
這讓我聯想到一部講述影視行業女性平權的紀錄片,《This changes everything》(中文譯名:諸法轉變,下稱“紀錄片”),以及其中提到的一位演員兼導演,吉娜和她為了女性影視形象維權所做的努力。
女性角色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在吉娜出演過的數十部電影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末路狂花》(1991)和《紅粉聯盟》(1992)。
在90年代以前,女性在熒幕上都是扮演性感/甜美/弱小的角色,女性角色不過是穿插在男性角色中的一個花瓶、 一件飾物,像邊角料一樣用來填補電影縫隙。
截圖來自“紀錄片”
那熒幕裏的男性角色是怎樣的存在呢?下面這個電影橋段無意間道出了真相:
片段來自“紀錄片”
“女性角色的設置是為男性角色服務,本質上就是性別歧視。”
1991年的,編劇Callie Khouri在《末路狂花》中講述了不受丈夫尊重的家庭主婦Thelma(吉娜飾)和餐廳女侍員好友去旅行散心,卻在途中因為反抗強姦而開槍殺人,開啓一路瘋狂飆車逃亡的故事。
圖片來自電影《末路狂花》
雖然故事情節內容涉及暴力和犯罪,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部電影展現了女性突破身份限制的可能,即使是如Thelma一樣的普通女性,也可以選擇放棄隱忍的生活,去追求自由和冒險。
《末路狂花》獲得了1992年的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編劇Callie Khouri緊接着創作了第二部作品,《紅粉聯盟》(A League of their own)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職業女子棒球隊的故事。
圖片來自電影《紅粉聯盟》
很多女孩説,是這部電影讓他們開始嘗試參加運動項目的。
男性可以在屏幕中看到男性角色成為了宇航員/科學家/警察/英雄,而女性只能在屏幕中看到女性角色成為了棄婦,成為了被拯救的對象。
2012年上映的迪斯尼動畫片,《勇敢傳説》的編劇選擇大膽顛覆已有的公主刻板印象,將主角Merida定位為一位狂野奔放的公主,她擁有勇敢善良的性格和嫺熟的弓箭絕技,為了爭取自己獲得真愛的權利,公然挑戰古老而神聖的習俗。
電影《勇敢傳説》宣傳海報
再一次印證影視作品對公眾現實生活的影響之巨大,2012年,因為《勇敢傳説》中Merida射箭的形象,美國當年學習射箭的女性數量增加了105%。
如紀錄片中一位編劇所説:“如果我們只呈現單一男性視角的故事,意味着,女性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的權利,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
很多時候性別歧視是無意識的
吉娜後來有了孩子,開始陪女兒看兒童節目,她發現在兒童節目中,無論是芝麻街,藍精靈,還是海綿寶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數量都嚴重低於男性角色的數量。
兒童節目中的角色
吉娜認為:“這不僅在給女孩傳達錯誤信息,讓她們以為女性沒有佔據世界的一半。同時也是在告訴男孩,女性沒有那麼重要。”
吉娜找到迪士尼電影的製作人,質問她為什麼在《海底總動員》裏,絕大多數的魚都是雄性。這位迪士尼製作人表示:“我太驚訝了,我從來沒有發現過這個問題,也從來沒想過會有這個問題。”
電影《海底總動員》宣傳海報
很多時候性別歧視是無意識的。
為女性影視形象維權
2004年,吉娜成立了一個研究機構(Geena Davis Institute下稱“吉娜研究所”),試圖喚起公眾對兒童影視作品問題的關注,做了史無前例的兒童媒體作品大範圍的研究,結果顯示:
在1990~2005年的票房100強電影中,72%有台詞的角色都是男性,超過80%的旁白也是男性的聲音。
“吉娜研究所”還花了10年時間,對影視作品中呈現的女性角色職業情況進行了研究,他們從大範圍的影視作品中分析了從事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類工作的女性比例,研究發現:
僅僅37.1%的STEM工作是由女性角色承擔的,並且在這些從事STEM工作的女性角色中,42.9%都因為從事STEM工作而犧牲了個人生活,甚至30.7%的影視作品都描述女性從事STEM類的職業是不會得到家庭的支持的。
圖片來自“吉娜研究所”
女性熒幕形象多樣性的缺失,反映的是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創作理念。因此,“吉娜研究”所為影視創作者們,提供了一份關於女性角色職業選擇的自檢清單,以幫助創作者們檢視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是否有與男性角色相當數量的女性角色從事STEM工作,並且她們並不會因為從事STEM工作而產生生活家庭方面的困擾。
翻譯自“吉娜研究所”
2012年,“吉娜研究所”獲得了谷歌的人臉技術支持,其1分鐘便可以分析出一部電影中男女角色出現的畫面時間和説話時長。
截圖來自“紀錄片”
技術分析發現:在2017年電影票房的100強中,同為主角,男主角的畫面時長是女主角的2倍。
貝氏測試法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一位藝術影院的經理,因為受到吉娜研究所的啓發,在其所在影院發起了一項運動,他們使用貝氏測試法(Bechdel-wallace test)來檢測所有在其影院上映的電影,三條測試規則非常簡單:
1. 影視作品中至少有一個故事場景裏,出現了兩位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
2. 並且這兩名女性角色至少發生了1次對話。
3. 並且這個對話內容不涉及男性角色。
貝氏測試法
這位影院經理用“貝氏測試法”檢測了所有她經手過的作品,想看看哪些作品能夠通過貝氏測試,結果是,全軍覆沒。
目前他們已經用“貝氏測試法”完成了對近1萬部電影的檢測,bechdeltest.com網站上可查詢所有測試結果。
我搜索了一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測試結果: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搜索結果
在沒通過“貝氏測試”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評論區中,我看到了哈粉們的不甘心,他們辯爭看得到但聽不到的對話到底算不算對話:
評論區截圖
他們還辯爭影片中存在2秒鐘的,兩位女性角色之間的對話,很可能其中一位還不是有名有姓:
評論區截圖
其實我對《哈利·波特》原著作品是有特殊情感的,它是我少年時期閲讀經歷中最“欲罷不能”的閲讀體驗,現在站在熒幕女性角色形象的角度重審《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不得不承認它是讓我失望的。
而事實上,貝氏測試法的三條規則,檢測目標可能完全不能定義為“是否存在對女性的性別歧視”,最多算檢測“是否對女性存在‘嚴重’的性別歧視”,很遺憾,完全可以想象,《哈利·波特》系列前幾部通過“貝氏測試”的影片,很可能只是勉強不存在“對女性'嚴重'的性別歧視”。
該影院經理説:“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在5歲前,就已經知道自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了。但5歲以後,計劃急轉直下,因為電影和電視重塑了他們的觀點。”
這句話我深有感觸。
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許就成了自己
在更小時候的人生理想我已經忘記了,但我記得在大概10歲時,電視台當時熱播的電視劇是《將愛情進行到底》,忘了我一共看過多少遍。
只記得當我看到如此柔弱的文慧,堅決放棄感情穩定的男朋友,放棄家人可以提供的工作便利,選擇自己出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時,我內心湧出莫名的羨慕和感動。
《將愛情進行到底》電視劇劇照
後來,當我大學畢業時,在跟文慧相似的環境下,我也堅定地踏上了一個人出國看看的這條路,就像文慧那樣。
《將愛情進行到底》中還有另外一位女主角叫若彤,她在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當記者。若彤穿着職業裝出入高級寫字樓的那個畫面,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腦海,在10歲那個年齡奠基了我對未來工作最初的憧憬。
《將愛情進行到底》電視劇中的若彤
後來,無論被怎樣逼迫從醫,我都是寧死不屈的,因為我的夢想是在大城市的高樓大廈裏,當穿着職業裝的職業女性。
我研究生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然真的是在上海最頂級的寫字樓裏,坐在53樓的高空眺看全城風景,穿着職業套裙踩着高跟鞋進進處處,就跟若彤一樣。
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可能真的擁有超乎我們想象的力量,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人生,也許就成為了你我的未來人生。
就如紀錄片中片中一位導演所説:“童年時你所看到的內容,就像刻入了DNA,決定了成長過程中諸多的可能性。”
“If she can see it, she can be it.”
在我女兒10歲時,我打算陪她一起看一部女性勵志電影《隱藏人物》,講述60年代的三位從事STEM工作的黑人女性,在當時嚴重膚色歧視的社會環境下,為美國航空技術的進步做出傑出貢獻的真實故事。
電影《隱藏人物》宣傳海報
如果有可能,我更加希望到那個時候,我們實際看的是另外一部以中國女性臉龐為主角的傑出女性題材電影,因為:
“If she can see it, she can be it."
如果她能看到,她就有勇氣自己去實現。
假若在影視作品中看不到,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她隨處可見,那些活出自我的女性形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為什麼長大(ID:whygrowup),作者:鮮橙媽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