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受訪者經常看國產綜藝 主要為解壓和打發時間

53.5%受訪者經常看國產綜藝 主要為解壓和打發時間

  目前國內綜藝節目品類越來越多,令人眼花繚亂。不少作品頻頻出圈的同時,也有一些綜藝因為各種問題而被叫停。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發佈的一項針對1158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53.5%的受訪者表示經常看國產綜藝節目,73.3%的受訪者認為能夠愉悦心情,緩解工作/學習壓力。對於當前國內綜藝節目的質量,46.5%的受訪者認為精品和粗製濫造一半對一半。

  73.3%受訪者表示看綜藝節目能愉悦心情,緩解壓力

  90後白新躍目前待業在家,平時喜歡看綜藝節目打發時間,她最喜歡看一些搞笑類綜藝,比如脱口秀,“節目中的每個人都很有‘梗’,感覺是在看一場演出,能夠沉浸其中,很放鬆、很解壓”。

  調查顯示,95.4%的受訪者表示平時會看國產綜藝節目,53.5%的受訪者表示經常看。觀看綜藝節目,73.3%的受訪者表示能夠愉悦心情,緩解工作/學習壓力。

  在西安工作的李娜每天下班回家都會打開某個綜藝節目,用來“下飯”。“有的時候回家只有自己一個人,挺冷清的,聽到綜藝節目裏傳來的聲音,會覺得不那麼孤獨”。李娜覺得,綜藝節目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能夠滿足社交的需要,能有和其他人交流的談資。

  調查顯示,60.0%的受訪者通過觀看綜藝節目打發時間,緩解寂寞,44.7%的受訪者認為能重新認識某些社會現象或問題。其他還有:與他人有共同話題(31.7%),滿足追星的需要(20.3%),學習到一些知識/技能(17.1%)等。

  95後劉鑫堂是某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研究生,她平時會看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綜藝節目,以增進對專業知識的瞭解,漢語橋系列是她的最愛。“有時可以通過選手回答題目的情況,認識到一些自己在研究第二語言時的偏誤,很直觀,很有學習價值”。

  46.5%受訪者感覺國產綜藝節目良莠不齊

  李娜覺得,現在的綜藝節目五花八門,各種樣式都有,説明大家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多元,對文化創作更有利。“近幾年,國內出現了不少精品綜藝節目,比如《聲入人心》,讓我對音樂劇、美聲等有了基礎瞭解,比如《舞蹈風暴》,顯示了舞蹈與科技完美融合,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這些節目的出現,既能夠科普推廣相關知識,又滿足了觀眾的視聽感受”。

  但她也覺得,目前國內的綜藝市場還比較混亂,“像之前的選秀節目通過為喜歡的人打榜投票選拔偶像,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引起了不少粉絲間的衝突,還會給很多沒有辨別能力的青少年樹立不好的榜樣,需要加強對綜藝節目的管理”。

  調查顯示,對於當前國內綜藝節目的質量,24.7%的受訪者認為精品更多,28.8%的受訪者認為粗製濫造的更多,46.5%的受訪者認為精品和粗製濫造一半對一半。當前國內綜藝節目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比較普遍。

  國產綜藝節目存在哪些問題?64.3%的受訪者認為是流量至上,故意製造衝突,博人眼球,56.2%的受訪者認為是模仿氾濫,同質化較嚴重。

  在蘇州工作的95后王琳琳(化名)覺得,現在很多綜藝節目會在預告片中故意宣傳衝突,以營造下一期的賣點,但等到打開下一期時,卻發現並非如此,另外通過剪輯、拼接來製造衝突的也不少,時常能在熱搜上看到某些明星控告節目組惡意剪輯。“可能這就是節目製作方的流量密碼,通過營造衝突,來引起大家的注意,從而提升節目的關注度和熱度,但這樣的方式其實很影響觀看體驗,讓人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作為一名綜藝愛好者,王琳琳覺得現在的綜藝節目同質化的現象很嚴重。“比如情感觀察類綜藝火了,打開視頻軟件,幾乎全都是這類節目,很容易讓人審美疲勞,失去觀看慾望”。

  其他問題還有:價值觀導向有偏差(44.5%),內容無趣,注水嚴重(43.9%),劇本痕跡重(36.5%),嘉賓不符合節目調性(23.0%),對藝人背景審核不嚴(20.6%)等。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男性佔40.2%,女性佔59.8%;00後佔11.9%,90後佔48.4%,80後佔32.5%。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偉 實習生 楊哲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3 字。

轉載請註明: 53.5%受訪者經常看國產綜藝 主要為解壓和打發時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