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影60年、累計票房98億的成龍,打了多少“百億票房先生”的臉?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娛樂

功夫巨星成龍自傳《我是成龍》上市。

在給新書做宣傳時,有一組數據格外引人注意:成龍從影60年,主演電影累計票房已超98億。

在這個“百億票房先生”爛大街的時代,成龍大哥叱吒影壇這麼多年,數據居然還不夠“百億演員”們吹得狠。

大哥98億的真實票房,不知道打了多少“百億票房先生”的臉。

黃渤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對那些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晚輩不敢造次。”

對於“創時代”這個詞,成龍是當之無愧的。

2016年,成龍一身唐裝,拿下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一個問鼎此獎項的華人演員。

作為當之無愧的“影壇里程碑”,成龍理應得到大家的敬畏。

然而如今動輒就是“百億演員”、“累計票房超越成龍”等營銷,一點不把前輩放在眼裏。

只是不知,如果對這些“百億演員”烘乾脱水後,還有幾人能真正笑到最後。

一、真假百億演員

2019年,杜江工作室發表了一條微博。

大意是杜江憑藉《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作品,成為“首個80後百億票房演員”。

靠着這個喜人的成績,杜江位列百億演員榜第八名,排名甚至壓過了徐崢。

更讓人驚訝的是,歐豪竟然也榜上有名,摘得了“百億演員”的稱號。

杜江、歐豪兩位的名字,和吳京、黃渤一起出現在百億演員榜上,很明顯分量是不夠的。

而這也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份榜單的含金量。

畢竟,杜江完成百億票房只用了3年。

成龍,卻用了幾十年。

從1979年加入嘉禾公司開始,成龍的演藝生涯就開了加速器,一路狂奔。

整個80、90年代香港影壇,將其稱為“成龍時代”一點都不過分。

到了90年代中期,他向內地影壇進軍,同樣收穫了不菲的成績。

迄今,在整個華語影壇斬獲的總票房是98億。

當然,成龍的電影不僅在內地受歡迎,還火出了國外。

在日本,他累計摘得票房623.3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1.117億元。

在北美地區,他累計票房達到23.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69億元。

這麼算下來,放眼全球,成龍累計達到300多億票房。

而這個數字,他花了二三十年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中不摻水分。

配角、客串的電影沒算進去,配音電影也沒算進去。

他配音《功夫熊貓》三部,同樣不在此列。

這才是真金白銀的“百億影帝”。

而如今的“百億演員”呢?

就拿“百億演員”杜江來看,他的“百億”都是什麼成分呢?

《中國機長》三番,《紅海行動》三番都算不上,只能是四番。

《我的我的祖國》更別提了,壓根就是個羣像戲,拼盤電影。

更無語的是,他連配音的兩億票房都算上了。

為了硬湊出一個“百億演員”,杜江可謂是不遺餘力了。

不過要是按照他這種非主演、甚至配音都能將票房算進去的方法。

最先突破百億票房的壓根輪不到娛樂圈任何一個演員。

隨便去橫店拉一個羣演,人家的票房恐怕早就不止百億了。

對於王成思這個名字,大家肯定是不熟悉的。

但他的作品,相信不少人都看過。

作為開心麻花旗下的藝人,王成思在很多電影中都有所客串。

把這些電影加一加,怎麼説都有“百億票房”了,數據甚至比杜江還要高。

都不用拉來橫店羣演,一個配角演員的票房都能吊打這些“百億演員”。

現在再看這張“百億演員”的海報,實在是諷刺十足。

同樣的,和杜江一起名列“百億演員”榜單的歐豪,也是摻了不少水分。

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還有算不上三番開外的《中國機長》。

光這兩部,就為他摻了50億的水分。

唯一一部實打實,不摻任何水分的《左耳》,票房只有不到5億。

和成龍真金白銀的票房比起來,他們的“百億”簡直就是笑話一場。

更可笑的是,他們甚至以此為榮。

二、數據飛上天,實力難看見

杜江工作室發佈祝賀其成為“百億演員”的微博後。

杜江本人緊隨其後,點讚了這條微博。

洋洋自得,沾沾自喜。

不知從何時起,演技不再是衡量一個好演員的標準。

數據為王,實力讓道。

不管實力幾何,只要你的數據夠好,好資源就會源源不斷。

所以,“百億演員”變得比比皆是。

但當注水成為常態,數據成為遮羞布。

影壇還會有未來嗎?

有一個問題曾困擾香港影壇多年:“為什麼我們的電影無法打進外國市場?”

成龍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拍外國人拍不出來的東西。”

什麼東西?

中國功夫!

踩着李小龍鋪墊的第一塊腳踏石,成龍將中國功夫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到一個後無來者的高度。

“他們搞不懂我們怎麼拍出來的。”

成龍這句話説得相當有底氣。

他的底氣來自於實力+努力。

外國動作電影之所以唬人,在於花裏胡哨的特效背景,以及眼花繚亂到看不清的武打動作。

晃動的鏡頭,加上氛圍感十足的音樂。

讓人血脈僨張的打戲,這就營造出來了。

雖然刺激,但要仔細深究,無非就是特效+運鏡。

可中國武打電影不一樣,沒有花拳繡腿,而是拳拳到肉。

電影《A計劃》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成龍要從15米高的樓上跳下,經過兩條篷布的緩衝,最後到達地面。

高空戲尚且有威亞保護,跳樓戲卻需要演員實打實的往下跳。

因為害怕,成龍將這個鏡頭的拍攝延後了足足六天。

到了第七天,他站在樓邊一咬牙,直直的摔了下去。

身體還沒來得及在空中調整好落地姿態,脖子就先和大地來了個親密接觸。

等到成龍再次睜眼,已經是昏迷幾十分鐘後的事情了。

甦醒後,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監視器。

最後他覺得第一遍的姿勢實在太過狼狽,就又重新跳了一次。

兩次跳樓,保護措施只有兩條篷布堪堪作為緩衝。

高度是實打實的15米,地面是實打實的水泥地。

有人問過成龍:“這些打戲你是怎麼拍出來的?”

成龍的回答很簡單:“拍,跳,去醫院。”

千言萬語只匯聚成四個字:能豁出去。

這在《警察故事》的拍攝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相信不少人都對《警察故事》中的這個鏡頭印象深刻:

成龍抓着彩燈滑向地面,一路上火花閃爍,畫面十分駭人。

沒有特效,沒有運鏡。

赤膊上陣,一鏡到底。

拍這段戲時天公不作美,天上淅淅瀝瀝下起小雨。

頭上是水,手裏是電。

工作人員再三叮囑成龍:“稍有不慎,你小命難保。”

但成龍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拖慢拍攝進度,為大家造成損失。

幾十米的高樓,他抓着帶電燈的立柱一躍而下。

破碎的燈泡扎進他的臉。

電流讓他的雙手失去知覺。

從空中到達地面的幾十秒變得無比漫長,每一秒他都在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再堅持到下一秒。

終於平安落地,劫後餘生的喜悦,與對死亡的恐懼衝散了他的理智。

站起來的第一件事,他衝向羣演,見人就打。

直到一聲“卡”響起,他才渾身鮮血淋淋地回過神來。

此時,監視器這頭的導演、演員,早就哭作一團。

我們沒有特效,所以全靠特技補上。

而特技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九死一生”。

成龍的票房是實打實的。

因為他的表演是實打實的,付出是實打實的。

但如今,票房是水的,演技也是水的。

看數據就能成為“百億演員”。

看數據就能在榜單上榜上有名。

看數據就敢“豔壓前輩”,動輒就是“票房超越成龍”。

可偏偏就是這羣水的不行的人,佔據了頂尖的資源,大半的市場,媒體的偏愛。

未來影壇真的就沒救了嗎?

倒也未必。

三、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自從杜江工作室官宣杜江成為“百億演員”,圍繞在他身上的爭議就沒再停過。

這次網友的意見竟然出奇的一致:德不配位。

本以為能憑藉“百億演員”這個頭銜順利出圈,成功營銷一波。

誰承想,竟激起羣憤,偷雞不成蝕把米。

面對網友來勢洶洶的謾罵和詰問,杜江再也不敢拿着“百億演員”營銷。

從最開始親自下場點讚的沾沾自喜。

變成了在節目中一臉誠惶誠恐:“不要這麼叫我。”

羣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拿着注水肉壓秤,擱誰身上都不樂意。

徒有“百億演員”的頭銜,沒有“百億演員”的實力。

“脱水”之後,難見真章。

如果只按一番算票房,杜江、歐豪等“百億影帝”,票房數還不到早先的零頭。

除去羣像戲、拼盤電影,他們各自扛大旗的主演戲,很難撐起票房,一個比一個拉胯。

真要認真算起來,這些年“百億演員”杜江主演的作品只有《高跟鞋先生》這一部而已。

票房也很慘,堪堪破億。

而他參演的《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吃了題材的紅利。

如果將杜江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對整部電影一點都沒有影響。

就像黃渤所言:“你不能這麼厚顏無恥的説,這些數據是由你帶來的。”

如果硬要營銷,得到的結果只會是網友的“嘲諷三連”:就這?好意思?你也配?

數據或許會撐起一時的虛假繁榮。

但若沒有真正的實力當做內核。

數據就只是陽光下的美麗泡沫,都不用戳,它自己就破了。

結果從不會辜負任何一個有實力又努力的人。

所以吳京壓上全部身家性命的《戰狼2》爆火一時,點燃一整個暑假。

一部《流浪地球》再次攀登新高,為吳京書寫下不敗神話。

所以黃渤明明沒有一張演員臉,卻從24k純素人搖身一變成為實打實的“百億影帝”。

一部《鬥牛》,和牛在山上朝夕相處7個月,最終捧回一座“金馬影帝”。

所以成龍能成為第一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的華人。

拿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和黑澤明、宮崎駿並肩站在一起。

“百億演員”可以是任何人。

但成龍只會是成龍。

這就是注水和實力之間的差別。

隨着年齡的增長,成龍出拳的速度會慢下來,可他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不會降下來。

他的新作品可能會被新的一浪又一浪拍在沙灘上。

可當他振臂一呼,影迷依舊心甘情願為他獻上票房。

因為,“成龍”這個名字,早已和“實力”劃上等號。

百億先生們或許可以拿着數據“豔壓”成龍。

或許可以拿着數據在榜單上將成龍遠遠甩在身後。

或許可以憑藉亮眼的數據暫時拿下更好的資源和機會。

但當潮水退去,僥倖者只會被市場遺棄,有實力者依然一呼百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