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譚思靜
“之前喝掛耳咖啡,現已換成速溶咖啡;之前請朋友吃飯,現在非AA絕不出門;之前天天點外賣,現在親自掌勺做飯;之前香水一大瓶,現在也只囤點小樣……”
“無論消費怎樣降級,姐妹們都要堅持記賬,堅持存錢”,這是某博主在社交賬號中發佈的鼓勵粉絲堅持存錢的帖子,而在評論區,大批被“存錢”標籤吸引來的粉絲正在互相交換着自己的攢錢經驗。
豆瓣的“窮人版喪心病狂攢錢小組”自創立以來更是吸引了22萬成員的加入。
似乎,比起“報復性”消費,現在的年輕人們更熱衷於“報復性”存錢?
視覺中國供圖
工作多年的田娜在2022年年初開始攢錢,一年時間,她存夠了人生中第一個六位數。
剛工作半年的師琴,聽從網友建議每月將工資的30%存入銀行定期。
瑤瑤與男朋友則擁有一個共同的存摺,雙方約定每月向賬户打入固定金額,目前餘額已經達到10萬元。
存錢之前的田娜一直過着揮金如土的生活,花錢是她取悦自己的主要方式。“以前我總覺得錢是賺出來的,不是存出來的。每次碰到想買的東西,哪怕用花唄、銀行卡透支也要買,想着反正也能賺回來”。
但在疫情期間,田娜身邊的同事、朋友接連被裁員,因為沒有存款,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這件事對我影響非常大,那時,我才意識到有些安全感其實是來源於銀行卡上的數字”。
師琴的存錢源自對於獨立的嚮往。“感覺跟我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有關係,讀研開始我就不再好意思向爸媽要錢,手裏有點存款,會讓自己更獨立,也更有安全感”。
瑤瑤存錢則是因為她想和男朋友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子。“房子不用太大,但是一定要有,那是我們組建新家的標誌。存款對於我們來説也是一份保障”。
武漢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師陳武認為,“扎堆兒”存錢反映出年輕人想要對生活擁有更多掌控感的心理。疫情之後,他們意識到社會生活可能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出於風險應對的考慮,年輕人傾向於變得更加保守。
存錢是年輕人應對社會生活無力感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災難來臨時,有一定的經濟和物質儲備對他們來説非常重要。
“存錢會上癮”,看似平平無奇的存錢行為積攢起來卻足以引發消費觀乃至整個生活方式的質變。
存錢後的田娜最直觀的感覺是“家裏的東西變少了”“以前掉進消費主義陷阱,什麼都想擁有。現在才發現口紅、粉底一個就能用好久”。
“貴的奢侈品包包揹着心裏也不得勁,不是擔心這裏颳了,就是擔心那裏碰了,反而是帆布包省心又舒適。”偶爾碰到特別喜歡或特別想買的商品,田娜會加進購物車,冷靜幾天再説。
現在,田娜最開心的事便是把攢下來的錢存死期或者是買黃金,如果偶爾做副業賺到錢,她會獎勵自己出門旅行放鬆。田娜稱自己的消費觀為“騎自行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反正不會讓自己受委屈”。
師琴在上大學時也曾羨慕過互聯網上炫富的網紅,但工作後她發現,“你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也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一面,根本不是事實的全部”。
於是,師琴將目光從互聯網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親人身上,“我爸媽在老家工資也不高,但是他們一直很節省。30年時間,他們用省下來的錢供我們兄妹倆完成學業,也給全家攢出了換新房的錢。其實,普通人都在踏實且努力地生活。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窮人有窮人的活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攀比會輕鬆、快樂很多”。
下一步,師琴想要學習更多的理財知識,一邊開源,一邊節流。“錢是賺出來的,也是存出來的,有錢不存就花沒了,沒錢更是沒法存。從爸媽的經歷來看,存錢是很有必要的,平時看不出來,日積月累還是不一樣的”。
瑤瑤説存錢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逐步瞭解自己真實需求的過程。在開始存錢時,瑤瑤過得很痛苦,“那段時間我變得很摳門,甚至會因為多買了些蛋糕、水果就內疚好久。物極必反,無節制地消費與一味地省錢都很難堅持”。
於是瑤瑤靜下心分析自己的真實需求,“我很喜歡吃,只要不在吃這件事上受委屈,其他都好説”。慢慢地,瑤瑤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方法,“把花銷控制在工資的20%以內,用這筆錢‘揮霍’購買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把剩餘的錢攢下來。”這樣的方式被瑤瑤稱為“快樂攢錢法”。
存錢之後,她們的消費方式似乎也逐漸趨於理性,更多追求實用與性價比,追求滿足內在的真實需要。
在陳武看來,無論是主動選擇存錢或是躲避消費陷阱低物慾生活,都是年輕人在認知上的一種進步。他們逐步摒棄了用非理性消費來補償心理需求的習慣,不再被商業化的宣傳內容洗腦,將精緻生活與“對自己好”相掛鈎。他們開始去思考、去反思“怎麼做才是真的對自己好”“什麼才是真正愛自己的方式”。
陳武並不贊同用“報復性”這種極端的思維方式來想象年輕人,無論是“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在他看來都是不恰當的。
陳武談到,年輕人“扎堆兒”存錢其實是短期內的一種應對策略,是危機過後的一種補償性心理,相信隨着疫情放開後經濟逐步復甦,年輕人的存錢策略將會再次調整。
但陳武認為思維方式的改變則是長期的。經過疫情的衝擊,年輕人對於金錢、消費的認知已悄然發生變化,整體向理性與客觀迴歸。
“我認為相比於過去的時代,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是更加真實的。在以前我們講人情、講關係,但現在的年輕人卻敢於享受社交本身,拒絕無效社交;過去大家更傾向於炫耀式消費,用好手機、開好車,充面子,但現在的年輕人在消費時則更加註重自己內心的感受,更關注實用層面的需求”。
陳武認為金錢、消費都不是單一的概念,都是社會系統中的一環。金錢觀、消費觀的改變將會帶動其他觀念的改變。“年輕人正在逐漸打破社會上的一些虛假現象,朝着更加真實的方向發展。體現在金錢層面,年輕人反而更加回歸質樸,他們會因為腳踏實地存錢而內心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