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出馬弟子」所供奉的“五架娘娘”
文 | 胡小仙
圖 | 五家娘娘
“五架娘娘”,最早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沒有微信,據説遼寧省內部分地區,有不少弟馬的堂單上都有五架娘娘。
那時候,聽説五架娘娘的作用是負責查陰、過陰一系列事務,俗稱就是“跑地府的”。
這與遼寧以北的出馬弟子堂單上的“清風鬼主”非常相似。
關於五架娘娘的真實身份,可謂是眾説紛紜。
一種説法就是咱們上述所講的,是一位專門負責“跑地府”的女神。
還有一種説法就是“五架娘娘”的名字是誤傳,正確的叫法是“五家娘娘”,是五位不同的,掌管人間疾病的道教女神的總稱。
關於五位娘娘的説法,各地也不相同,北京妙峯山的娘娘廟中,供奉的是碧霞元君、送生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送子娘娘五位。
而天津天后宮則是天后娘娘(媽祖)、斑疹娘娘、送子娘娘、送生娘娘和眼光娘娘。
為什麼要提北京和天津兩地呢?
因為對於“五架娘娘”的身份,胡小仙傾向於後者,我個人認為,她並非是“跑地府”的女神。
原因有二:
首先,那麼多弟馬都指望一個女神跑地府,小仙覺得這種説法有點不靠譜,不如自家清風鬼主跑地府靠譜。
再來,出馬文化並不是東北土生土長的,而是關內人,嚴格來説主要是華北地區民眾闖關東時期將香門文化帶到東北來,然後和東北的薩滿相結合,才誕生的現代出馬仙。
在“出馬”誕生之前,北京和天津地區,民間早就已經有了請仙附體看事的民俗。
咱們追本溯源,看看五架娘娘與胡黃白柳仙的關係。
根據書中記載,北京地區有三座仙山,分別是東大山(丫鬟山)、妙峯山、天台山(天泰山)。
在清末民國時期,北京地區的香童,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一百多年前的當地出馬仙認為,北京的三處仙山管理這當地所有的胡黃等仙家。
當時也有了比較完善的等級制度:
最高級別的是娘娘廟的娘娘——第二等級的是娘娘廟中當差的胡黃白柳等草仙,被稱為“聖山上當差的”——第三等級是村户中出馬的仙家——最低就是香頭,也就是出馬弟子,被稱為“仙家當差的”。
同為華北地區的天津也是一樣,天津有句俗話“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衞”,可見天津娘娘廟的歷史之悠久。
據説,舊社會的天后宮中,就有胡黃草仙的塑像。
由此可以看出,五架娘娘的由來歷時已久,並且和胡黃仙家有分不開的關係。
從身份來説,確實比胡黃仙家地位要高,所以,一般堂單上有五架娘娘的,都是書寫在堂頭的位置。
北京與天津的娘娘廟中,還有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地方神——王奶奶,她也與出馬弟子有很大關聯。
王奶奶的故事版本較多,有王奶奶,有王二奶奶,還有王三奶奶。有人説是一個人,也有人説是三個人,也有人説她們是姊妹三人…
用現在的話説,王奶奶就是舊社會的頂香弟子,苦了一輩子,但也沒停止過積德行善,死後被當地百姓奉為神靈。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胡黃白柳灰
根據以上多個信息,我們可以看出,出馬仙供奉五架娘娘並非空穴來風。但是否就像一部分朋友所説,“五架娘娘”其實應該寫作“五家娘娘”呢?
胡小仙認為,“五家”與“五架”都對,因為在天津天后宮的皇會大典中,五位娘娘分別乘坐五架寶輦出巡散福,祈佑國泰民安,百姓多福。
而且,媽祖祭典與祭孔和祭陵同為中華三大祭典,被稱為國家祀典,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津的娘娘廟,也就是天后宮,是現存的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總之,不管是“跑地府”的“五架娘娘”,還是百姓敬仰的“五家娘娘”,都是體現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抗艱難的決心。
我們在爭論神祇身份和作用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應該把這份文化傳承下去。
其實,遼寧地區的出馬文化與吉林和黑龍江的不同之處不止在於五架娘娘。
例如:
當地薩滿普遍使用太平鼓,而黑吉則多用手抓鼓;
當地祭祀一般被稱作“燒香”,而黑吉地區則就是叫祭神或跳神;
當地拜神有即興的“唱盤”,而黑吉地區很少能見到這種形態。
當我們看到不同的文化景象時,胡小仙希望大家能用接納,包容的心態來看待,而不是抨擊與自己不同的文化。
畢竟我們的前輩就是在香門文化的基礎上,兼容了薩滿文化,才有了今天的“出馬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