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的母親:55歲談姐弟戀、迷上潛水,57歲學拉丁舞跳到深夜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葉曼至
這幾年,袁藝和王琴正在學着全心全意地對自己好。她們分別是57歲、55歲的母親,也分別經歷過抑鬱、中年離異的困境。
每天下午,袁藝會換上舞蹈服,穿上兒子給她買的7cm高跟鞋,與搭檔相約去跳拉丁舞。
她跳拉丁舞已經四年了。家附近的廣場周邊大多數人都認識袁藝,還給她冠上“拉丁女王”的稱號。“被人肯定,我很自豪。”這也讓袁藝在和兒子的視頻聊天中,顯得特別有精氣神,兒子因此放心不少。
袁藝的兒子長期在國外工作,丈夫又在幾年前離世,一度,獨居的她患上抑鬱症。好在拉丁舞成為她的“第二春”,將她解救出來。
王琴則更特立獨行。十年前毅然離婚、如今談着姐弟戀、沉迷於深海潛水、還計劃要重新參加高考。
對於王琴身上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女兒説媽媽高興就好,但兒子卻不同意,理由是男朋友的年紀比她小,還是外國人,而且,潛水太危險了。
但王琴不打算聽兒子的。因為剩下的人生,她要全部自己做主。
重新享受獨處
退休前,袁藝是一家國企的財務人員。她與丈夫很恩愛,原本計劃在退休後在海邊買個房子,安度晚年。但世事難料,丈夫竟在她退休不久後離開人世。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袁藝説。
兒子不在身邊,丈夫一走,袁藝便孑然一身了。“剛開始的那半年,晚上睡覺有時候會突然驚醒,對生活好像失去了信心,總是提不起勁。”對於那段日子,袁藝回想起來仍覺後怕。“後來看了醫生,才知道是抑鬱症。”
為了幫助母親擺脱抑鬱,兒子在2018年鼓勵她報讀老年大學。在眾多課程中,袁藝一眼相中拉丁舞。
“拉丁舞動作的張力、表達力很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這種熱情奔放也感染了我。”她説道。
(袁藝和她的舞友們 受訪者供圖)
與許多初學者一樣,最初袁藝也因舞姿動作僵硬、壓腿困難、節拍跟不上等情況吃盡苦頭,甚至還因練舞受過傷。
“有一次我穿着高跟鞋連續跳了三個小時,停下來的時候才發現腳踝被磨出血,腳趾頭還被磨出特別大的水泡,好幾個月都不見好。”袁藝跟時代週報記者形容,那水泡就像廣州人拿來煲湯的扁豆那麼大。
儘管如此,袁藝也不曾氣餒。白天,她堅持上課,在廣場練習舞姿;到了晚上,她把家中在客廳放置的茶几櫃子全部撤走,騰出一塊空地,戴上眼鏡綁起頭髮,觀看手機上的短視頻博主教學琢磨動作。
動力來自全身心的熱愛。在最後一次確認採訪內容時,袁藝提議打電話溝通,“我還在家裏跳舞,不方便看手機。”説這話時,已是深夜11點半。
功夫不負有心人,袁藝先後從老年大學的入門班、中級班順利畢業,但她還不滿足,又繼續在舞蹈機構報班學習。
“我跳的是國標,老年大學主要教的是倫巴和恰恰,我在舞蹈機構學的是牛仔、桑巴和鬥牛。”袁藝透露,老年大學拉丁舞的報名費一學期只需花費500元,舞蹈機構就貴得多,10課時就要收費3000元。
對於袁藝來説,舞蹈是慰藉的良藥,更是她獨處時的支撐。“三十多年以來,我是妻子、是母親,生活中的依靠是家人,後來突然就一個人了。有一段時間我很害怕一個人生活,但是現在我覺得也沒那麼可怕,我已經學會如何享受獨處的生活了。”
重新熱烈戀愛
袁藝正在享受獨處,找回只做自己的感覺。從某個層面講,王琴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條路,她在重新熱烈地戀愛。
“我在和男朋友看電影,晚上才能接受採訪。”王琴和時代週報記者説這話時,如同少女一般。
十年前,待兒女懂事理解後,王琴終於拿到離婚證。離婚後,她選擇獨自一人在一間三十多平米的小屋裏居住。
“早離早解脱。”王琴説女兒曾這樣描述他們的婚姻。她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自己和前夫總吵架,甚至還打過架,“實在是過不下去”。但更多的細節,她沒有往下聊。
(離婚後,王琴説她過得輕鬆快樂 受訪者供圖)
儘管如此,她也沒有不相信愛情。“離婚後頭幾年我沒有什麼消遣,經常在家看電視。我看着電視就想,年輕人可以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那我也可以。”
於是她主動尋求相親機會,最終在工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
“他叫Jayden,比我小五歲,我們戀愛三年了。他是馬來西亞籍華人,也是潛水教練,有着三十年的潛水經驗。2019年,我第一次深潛,就是跟他去馬來西亞的仙本那嘗試的。”王琴説道。
這在她前52年的人生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王琴之前很少進行水上運動,連游泳的次數都屈指可數。首次下水前,王琴惴惴不安:“怕黑,也怕有什麼東西突然衝出來。”
“但我下去之後,發現陽光照進海里,珊瑚、水草都清晰可見,美不勝收。魚兒也不怕人,還會向你游來。”王琴有些意料之外的欣喜。“在海里就好像與世隔絕一樣,特別安靜,能聽見氣泡的咕嚕聲。”
(王琴在海里拍下的畫面 受訪者供圖)
雖然一開始只能試潛十多米深,但那一刻,王琴感覺自己像條“美人魚”。
在這之後,王琴便跟着男友學習水肺潛水。2019年底,她在仙本那花了850馬幣(按當時匯率,摺合人民幣1300元)考了OW初級潛水員證。如今,她可以熟練地獨自一人帶着氣瓶下潛,最長潛水時間長達45分鐘。
王琴堅持每個月至少潛水兩次,在不潛水的日子裏,一週要有六天進行2000米蛙泳+自由泳訓練。
“不會游泳也能學潛水,但擅長游泳能克服深海下的恐水心理,關鍵時刻還能自救。”王琴向時代週報記者解釋,2000米的游泳訓練讓她的體力保持在良好狀態,能在水下待更長的時間。
今年7月,她打算去考AOW進階潛水員證。
不僅是潛水,王琴對開啓其他的人生新任務卡躍躍欲試。年輕時沒有條件上大學,有了孩子後更沒有辦法分精力去讀書,這一直是她最大的遺憾。“所以,明年我想坐在高考的考場上,我女兒是大學老師,她也鼓勵我去參加高考。”王琴説,她買了高考考題卷,打算報考東北大學的人文專業。
(王琴的備考準備 受訪者供圖)
至於男朋友?她完全沒有結婚計劃,一直能戀愛就夠了。“兒子見我過得比以前充實,也不怎麼反對了。”她説。
不聽勸的媽媽
袁藝選擇舞鞋,王琴選擇潛水鞋。還有更多“年過半百”的媽媽們,在通過不同的方式,開始自己的追夢人生。
(袁藝的舞鞋,王琴的潛水鞋)
某社交平台上,“媽媽退休以後可以做什麼?”的話題討論次數有3519次。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評論:“上午柔力球,下午打麻將,晚上模特班,週末還要和姐妹聚餐旅遊。”“我媽退休開始學薩克斯,此前跟着樂團在國外演出。”
在發展業務愛好上,中老年女性羣體似乎要比男性積極得多。《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19年我國老年大學(學校)的在校學員數約為1088.2萬人,與2017年同比增長33.8%,年均增長速度約為12.7%。女性學員約佔總數的71%,男性學員佔比約29%,男女比例約為3:7。
袁藝佐證了這個比例,她所在的老年大學一個班30人,男性一般不到10人。
願意花錢出門旅遊的媽媽也越來越多。攜程數據顯示,2021年50、60後女性用户預訂機票的數量較2020年實現雙位數增長,全年70歲+奶奶們的足跡,已遍佈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覆蓋千餘目的地。
樂於在愛好上花費時間,媽媽們自然也不吝嗇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但相比起年輕人,她們的消費更為理性:袁藝在報舞蹈班前會貨比三家,看準機構打折的時候才下手報名;王琴也結識了靠譜的潛水裝備商家,同樣的裝備,總能比市面上便宜不少。
不過,對於媽媽們的選擇,也存在反對的聲音。比如,袁藝的親戚們認為她應該培養一些“安靜”的愛好,王琴的兒子則認為潛水還是太危險了。
對此,兩位媽媽都默契地置若罔聞。
“怕這怕那的,人生還有什麼意思?”王琴説道。
(應受訪者要求,王琴為化名)